禽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养殖企业利润越来越低。一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扩大养殖规模,进而分摊成本,以数量乘低利润,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经验,谈一下禽场设计与建设中的注意事项,以求为一些要建场或改造旧场的同仁以借鉴。
一、系统、全面规划与设计
1.要在明确养殖目的的情况下,选址必须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家禽的生理和行为需求、卫生防疫条件、生产工艺、饲养技术、生产流通、组织管理和场区发展等各种因素,科学和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是非专业人士,建议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指导,以求周密考虑,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2.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应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与畜牧专业人员合作完成项目的总体设计,这样不但符合畜牧方面的要求,同时在房舍建设方面有所保障。
3.在规划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以实现节约土地的使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机结合。
4.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土地的拥有量,进行全面、总体的土地规划,然后根据资金和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期建设,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在日后二次规划的麻烦,同时可以一定量的减少资金的浪费。
5.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环保和循环利用等因素,避免因此方面出现问题后,难以解决。
二、畜禽场设计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畜牧场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1.考虑工作操作便利: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其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以有大幅提高,而且由于养殖环境较其他工作差,如果要留住或吸引强壮劳动力就要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同时,通过养殖工艺的优化和选取先进设备,也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的需求量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例如,在规模化鸡场可采取自动供料和供水系统进行配送。
2.禽舍设计应合理:从饲养角度讲,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要符合工艺流程要求,同时充分考虑环境的可控性,如北方的冬季保暖问题,就要使用保温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同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方面的考虑都很重要。另外根据不同是饲养方式,应采取不同的设计。
3.建立严格的防疫体系:作为养殖场来讲,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主风向、功能分区排列、净道与污道、污水排放管道等有可能带来的防疫问题。另外,可以运用先进的设备提高防疫水平。例如,在传统场区门口防疫,房舍消毒的技术措施外,采用一些电子监控设施,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防疫不到位问题。供水系统设计为统一供水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设计,不但可节约正常供水的需要,而其可以通过分级管理,可以对单个用水房舍进行单独投药或防疫,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的效率。还有就是使用先进的设备进行防疫,如美国最新的空间静电系统(ElectrostaticSpaceChargeSystem,ESCS)用于孵化场消毒除尘。据报道ESCS能够在孵化过程中将大量的负静电荷传递给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并吸附带电荷的尘埃粒子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能降低孵化场77%~79%的尘埃;降低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水平上与甲醛基本一致,对照组比过氧乙酸组低93%~96%;空气中沙门氏菌含量也降低33%~83%。而且可在孵化器运转期间长期使用。
4.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禽场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意绿化。首先,家禽对某些颜色比较敏感,如红色。因此在使用中应避免使用,由于养禽场多远离居民区,可选用白色、蓝色等其他颜色。其次,加大绿化面积。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绿色植物,不但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绿色植物拥有净化场内空气,降低场区环境温度的作用。再次,对于场区外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要设立安全措施、警示标志,同时通过绿化或其他方式,使其不暴露,避免影响美观和整体效果。
5.预留应急空间
由于禽类市场波动较大,突发事件较多,如无法按照预期出栏或淘汰、场内或周边发生较为严重的疫病等,因此,在禽场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突发事件这一因素,预留一部分的饲养空间,以备应急使用。这部分预留空间在平时除不用用于饲养外,可以用于其它功能使用,例如储备一些物品等。
三、禽场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
……
……
本文全文刊于杂志2010年第7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115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0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10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