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天水市某县城郊散养的32只奶山羊发生传染性眼角膜炎,经过1月治疗,无一病死,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一只外地购进的奶山羊患眼病,眼睛发红,本村的一只种公羊与其接触后最先发病,眼睛变红,接着出现白色角膜翳,并传染给同群的其它奶山羊。公羊在发病期间先后与另外两户饲养的2只母羊交配,结果这两只的受配奶山羊及同群羊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共发病32只,发病率86.5%,发病羊全是新品种,同群5只本地土种奶山羊没有发病。经过治疗,除1只羊因眼睛失明摔死外,其余全部治愈。据养羊老人讲,这次发生的角膜炎病程长,病情重,多年来罕见。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8~10 d,最初眼结膜发红,流泪,眼眵多,2~3 d后眼球红肿,突出眼眶,并出现较厚白色角膜翳,覆盖全部眼球,此时病羊失明,眼闭难睁。发病期间多数羊吃草、喝水正常,少数病羊在角膜炎严重阶段饮食减少,但能很快恢复。病羊精神较好,失明期间行动小心,听觉敏锐,也没有出现咳嗽、腹泻等并发症状。 病羊结膜炎症状有轻有重,有的病羊角膜翳薄,经冲冼、点眼药治疗后消散快,眼球红肿消退,有些角膜翳较厚,恢复慢。 恢复期角膜翳由厚变薄,再从眼球周围向中心逐渐缩小,角膜中心留下白斑,斑点越变越小,最终消失。病愈后山羊眼睛明亮,视力恢复,无后遗症,病程约30~40d。
3 实验室诊断 3.1细菌培养 用消毒棉签擦取眼结膜分物、眼眵,分别接种普通营养琼脂,37℃培养24h。长出灰白色、扁平、不透明、直径1mm的圆形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 3.2药敏试验 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作药敏试验,37℃培养24h,观察结果。该菌对螺旋霉素耐药,对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林钠、庞大霉素、新霉素、阿莫西林敏感。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6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