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臭名昭著,但它偏偏死而不僵,更准确地说,也许它根本就没有死去,一直在蠢蠢欲动、伺机而出。这起问题玉米奶事件,犹如一张试纸,再次检测出了渔网般的制度漏洞。
日前,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紧急要求排查湖北远山乳业生产的50件有毒乳酸玉米奶。检测结果表明,这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了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三聚氰胺已凝结为国人集体的灰暗记忆,但任凭舆论口诛笔伐,它就是魂灵不死,还“常回家看看”,或者和监管部门戏耍着捉迷藏的游戏!
三聚氰胺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三聚氰胺何时、何地出没,因为它总是出其不意地抛头露面,湖北这起三聚氰胺风波即是如此。就在人们渐渐淡忘三聚氰胺时,它重现魅影——该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
发现了问题玉米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玉米奶,否则它就会荼毒消费者。因此,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生产企业,都应该尽快找到购货人——根据厂家的出货记录显示,这50件产品通过一名姓周的人销到襄樊,而周某留给厂家的电话竟是空号。根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很显然,建立销售记录不能走形式,如果当初这家生产企业仔细核对周某的联系方式,也就不会查无此人了。
应建立记录的不止是企业。根据中央规定,三聚氰胺销售实行实名登记——三聚氰胺从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要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试问,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哪里来的三聚氰胺?相关监管部门哪里去了?如果监管部门严密盯查,严加防范,三聚氰胺也许不会流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可以说,如果这一中央精神得到了有效落实,50件问题玉米奶也就不会面世更不会流入市场。
三聚氰胺,臭名昭著,但死而不僵。更准确地说,也许它根本就没有死去,一直在蠢蠢欲动、伺机而出。这起问题玉米奶事件,犹如一张试纸,再次检测出了渔网般的制度漏洞。
“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曾有人如此叹息,也许这是一种悲观的牢骚,但的确令人深思和感同身受。问题食品逍遥于世,凸显职能部门的监管乏力。如果监管依然脆弱,过不了多久,三聚氰胺还会冒出来。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