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对猪沙门氏菌病的疗效试验

仔猪副伤寒( Paratyphus suum) 主要由猪霍乱沙门菌( S. cholerasuis ) 、猪伤寒沙门菌( S. typhisuis) 、鼠伤寒沙门菌( S. typhimurirum) 、德尔陴沙门菌( S. derby ) 和肠炎沙门菌(S. enteritidis) 等几种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引起[1],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该类病原菌主要侵害1~4月龄仔猪,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发病时常引起高死亡率(败血型90% , 慢性型25%~50%), 并且该病时常与其他病毒性疾病(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或其他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病、副猪血杆菌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等)混合感染而造成更高的死亡率,对生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猪感染沙门氏菌的发生措施,主要依赖加强消毒措施和饲养管理,在源头净化,仔猪出生1个月注射猪副伤寒菌苗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药物主要是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和氟喹诺酮类[3,4]。  酰胺醇类动物专用药氟苯尼考为广谱类抗生素,针对多种临床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DSEF)由湖南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武汉天种科学研究院创制[6],李孝文等[7]关于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体外药效学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发现该氟苯尼考新制剂在体外能够减小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几率,明显延长对该细菌的后效应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其抗菌效果。本试验通过人工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保育猪沙门氏菌病理模型,以氟苯尼考注射液为药物对照,进行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治疗评价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1.1 药品及试剂  20%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20%氟苯尼考注射液均由本课题组研制;琼脂粉(批号100225)、蛋白胨(批号080410)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酵母粉(批号20110801)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麦康凯琼脂(批号20090528)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1.2 菌种及血清  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C77-31,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沙门氏菌A-F多价血清,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1.1.3 仪器  超级洁净工作台(DL-CJ-1N型)北京东联哈尔仪器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HPS-250型)哈尔滨市东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冷冻离心机(Z323K型)德国Hermle公司;电子天平(AY22O型)日本Electronic Balance公司;微量移液器,德国艾本德公司。1.1.3 试验动物  健康大约克小肥猪70头,体重12±1.5kg,均有武汉天种畜牧有限公司提供。正式试验前观察1周,记录耳号,选取血清学试验沙门氏菌抗体阴性的猪只,饲喂该生长阶段的全价无抗菌药添加的饲料,自由饮水。1.2 方法[8-10]1.2.1 菌液培养  取冻干菌种,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18 h涂麦康凯琼脂划线、验纯并分离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18h,平板计数法确定细菌数量,根据结果决定攻菌量。1.2.2 最小致死量测定[11]  随机取7头猪,分为3组,用不同数量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液分别接种试验猪,观察和记录各试验组猪只的临床表现:精神状态,饮食情况,排便情况和呼吸变化以及死亡的时间等情况,观察并记录7d,对死亡猪剖检并取新鲜的肠系膜淋巴结、脾、肝、肾等病料,无菌涂麦康凯琼脂平皿检查是否有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此同时使用沙门氏菌A-F多价血清试剂进行血清学鉴定。根据试验组发病和死亡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该细菌对猪只的最小致死量。1.2.3 分组情况  选择上述大约克小肥猪60头,每组10头,随机分为6组并隔离饲养。所有猪只均给予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饮水。设立低剂量组(10mg/kg·bw)、中剂量组(20mg/kg·bw)和高剂量组(30mg/kg·bw)的20%氟苯尼考双混悬型注射乳剂试验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以及药物对照组。每种试验药品组均为肌肉注射, 采用72h/次,连用2次的程序,药物对照组按20mg/kg·bw肌肉注射20%氟苯尼考注射液(FI),采用48h/次,连用3次的程序,停药后观察3天。相关分组情况见表1。1.2.4 人工感染及给药方式   将试验组用含菌量为7.5×108cfu/mL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液按5mL/头的用量经口接种。阴性对照组口服接种5mL/头0.9%氯化钠注射液。人工感染6h左右,发现2~6组部分猪只出现精神稍沉郁等非健康状态时,使用DSEF和FI按照试验分组情况肌注治疗,持续观察至人工感染后15d。具体处理情况见表1。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6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177

(0)
上一篇 2012年8月16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2年8月1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疫苗生产企业亟待“添加”管控“功能”

    鉴于目前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方面,国家尚缺乏具体针对疫苗规模生产环境下的管理规定,企业多是参照对相应实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为此,专家指出,事实上,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要比实验室环境的生物安全控制重要的多,控制难度也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大环境下控制的环节很多,在人、物、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远比实验室要求复杂。因此,对动物疫苗生…

    产品 2007年11月14日
  • 将动物安全推入“深渊”

    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早就联合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规定了五大类40种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除上述药物外,国家质检总局和外经贸部规定出口肉禽禁止使用的药物33种,其中抗菌素类包括:二甲硝咪唑、痢特灵(呋喃唑酮)、甲硝唑、洛硝达唑、氯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都…

    产品 2007年12月14日
  • 掌握规律与差异性,辨清“蓝耳病”

    防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在全国统一用NVDC-JXA1株,对变异毒株有较高保护力(该疫苗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超过80%,据农业部对疫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健康猪场经合格疫苗免疫注射后,均未新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但其对经典毒株有无交叉保护力,目前有关疫苗研制单位正进行后续试验。笔者指出,现在许多养猪场(户)在听说有国家调拨苗后,就放松了对经典毒株的免疫,…

    产品 2007年12月14日
  •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农医发〔2007〕22号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各地组织完成了2007年第三季度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除外,下同)质量监督抽检计划,现将抽检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抽检兽药产品4169批,合格3244批,合格率77.8%,比2007年二季度…

    产品 2007年12月17日
  • 奶牛效益要算安全大账

    未来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都将大幅度发展和提高,奶牛饲料资源及其安全性问题将是首先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农业部于1992年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2004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乳及乳制品外,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随着近期饲料原…

    产品 2008年1月14日
  • 动物细菌病也“疯狂”——洞察探索诱发耐药菌的人为成因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

    产品 2008年1月14日
  • 农业部捐赠兽药运抵广西助恢复畜牧业生产

    记者今天从农业部获悉:为帮助灾区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首批捐赠的2020多万头(羽)份动物疫苗和20多吨消毒药品已陆续运抵广西,其余疫苗和药品将于近日运往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西等地。2月3日,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发起“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倡议大型兽药企业为灾区捐赠疫苗和消毒药品。有关兽药生产企业迅速响应,积…

    产品 2008年2月15日
  • 选择使用兽药确保动物食品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倍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普遍关注,人类已进入“食品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食品安全,健康第一”已成为当今饮食文化的最高准则和至上追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问题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工程,影响动物源食品的因素很多,农药、工业污染、兽药、饲料添加剂、病源微生物、寄…

    产品 2008年2月18日
  • 兽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目前兽药行业的特点:1、 药GMP认证生产企业大量减少。根据农业部相关规定,2005年12月31日为兽药GMP报名的最后截止日期,2006年6月30日为验收通过的最后日期。2006年4月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通过兽药GMP的企业共有1232家(另有200多家正准备通过验收)。这样通过兽药GMP验收的厂家约为原来2600家生产企业的53%左右,生产企业…

    产品 2008年2月20日
  • 兽药GSP将引发经营领域新变革

    近来农业部兽药监控企业屡屡上榜曝光,屡屡弹奏出诸多不和谐音符,但应清醒的看到,随着GMP在生产领域的实施,生产领域兽药生产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生产组织及质量控制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也有目共睹,GMP相当于在生产领域做了一次大手术,企业由原先两千多家,整合至一千多家。2006年抽检结果显示,兽药生产环节兽药合格率94.9%,经营环节合格率为71.8%,使用环…

    产品 2008年2月2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