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优秀农耕文化新活力——写在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布之际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等21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包括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目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6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世代传承的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技术体系和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天人合一”“节用物力”等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些农业遗产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农产独特、民风淳朴、底蕴深厚,是我们今天三产融合发展的绝佳基础。加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对传承中华农耕文化精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彩的农耕文化风景线
各个遗产地独特的农业耕作方式,天人合一的村落形态以及与之相生的精神信仰、民风民俗等,展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广西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形成了垄稻沟养鱼、稻田坑沟养鱼、稻田深沟养鱼、田塘贯通养鱼和“稻-灯-鱼-菇”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充分利用水、土、热资源,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地农业特征。地处珠江口水乡的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巧妙构建了旱涝保收的“基围+水梪+高畦深沟+园艺作物+禽鱼养殖”生产模式及“水-果(菜)-草-鱼-鸟”完整的生态链。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游牧生产系统,孕育出大气辽阔、粗犷淳朴的游牧文化。“冬春-夏秋,逐水草而居”的四季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遗产地以“牧民-牲畜(五畜)-草原(河流)”为主体、和谐共生的游牧生产系统,产生了“蒙古族长调(乌珠穆沁长调)”“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搏克”“乌珠穆沁伊茹勒(祝赞词)”和“乌珠穆沁婚礼”“乌珠穆沁服饰”等灿烂丰富的文化形式。

西藏乃东青稞种植系统则展现出一幅壮丽的高寒农业景观。山南市乃东区是青稞的驯化起源地,拥有至少3500年的种植历史。这方土地上,开垦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块农田,建筑了第一座宫殿,书写了第一部经书。至今,为纪念西藏第一块良田“萨日索当”,每年春耕时节,雍布拉康宫殿山脚下的农户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萨日索当”田间,举行隆重的开耕仪式。

每一项农业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我们有效地留住美丽乡愁。其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堪称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

珍贵的农业种质资源库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个珍贵的农业种质资源库,对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安徽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内的各个村落,人们至今沿袭着传统的种养模式,保留了大量的传统作物和畜禽品种。在作物品种方面,保留有52个传统品种,其中,红米稻、丁香柿、米枣、八月瓜等属遗产地特有品种,黄金糯、黑节糯、红壳糯、雪花糯等属传统珍稀糯稻品种。在畜禽品种方面,保留有多项珍稀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品种资源,例如,太湖六白猪,太湖小黄花鸡,大别山牛等。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石榴栽培历史已有2000余年。山东峄城石榴种植系统区域内有着世界最大的石榴古树群落,园内树龄100年以上的石榴古树3万余株,地径20厘米以上的预备石榴古树资源达1.8万株以上。千年以上的青檀有36株,100年以上青檀古树群500余株。峄城“中国石榴种质资源圃”目前保存国内外石榴品种资源370余个,是国内最大、最丰富的石榴种质资源圃。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种植的百年蔗品种是目前世界上甘蔗寿命最长的品种。据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调查表明,百年蔗是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乃前村农民魏世早的先祖栽种的,一直未换过种,每年都会萌发新株,至今已有294年,在世界甘蔗栽培史上实属罕见。

只有土地才能保护种质资源,只有不断成长的活态保护才是最可靠的保护方式。遗产地多样的农业地理环境和多边的气候条件使得大量传统的农业品种在不断种植、养殖中得以延续。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护好遗产推进共赢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超越时间的重要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是祖先给我们的珍贵馈赠。它可以赋能乡村振兴。它是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和先天优势,又是发展乡村旅游极具魅力的看点。它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遗产地乡亲们致富的聚宝盆。广东茂名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依托古荔枝群落景观,重点打造全国首个荔枝主题的国家农业公园,宣传茂名“大唐荔乡”名片,促进荔枝种植生产和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相结合,拉长了产业链。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所在区域内有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蚕桑衍生产品生产企业40多家,茧丝及蚕桑副产品加工等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广西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在产业链的中段涌现出大批稻(米)鱼食品加工企业,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稻花鱼与糯米食品,深受市场青睐。

事实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文化遗产所体现的生态理念与实践,提供的绿色食品,蕴含的丰富农耕文化、怡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等,无一不高度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优秀农耕智慧,对今天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一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遗产地不同程度存在农业物种、传统技术、农业景观、文化表现形式等不断减少、减弱的问题。因此,在发掘认定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必须压实遗产地保护传承责任,提升遗产地居民传承保护意识,强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让农业文化遗产之花更加娇艳美丽、生机勃勃,真正推动遗产地以文育人建设文明乡风,产业创新支持农民就业增收,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作者:程天赐,周涵维,转自:畜牧大集网)

本文来自畜牧大集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动保视界:关乎动物健康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站长站长
上一篇 2021年11月22日 下午3:36
下一篇 2021年11月24日 下午5:27

相关推荐

  • 中农华威游锡火博士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4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中农华威游锡火博士获此殊荣。

    2025年1月26日
  • 中国兽药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中国兽药企业TOP50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5年1月12日,中国兽药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中国兽药企业TOP50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黄伟忠,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处长卢旺,中国兽药协会会长才学鹏,中国兽药协会名誉会长冯静兰,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劲松,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向东,中国兽药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蔡尔问,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杨松沛,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薛廷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原调研员、中国兽药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耿玉亭及中国兽药协会会员参加了会议。

    2025年1月17日 资讯
  • 2024年度生猪行情盘点

    在这一年中,生猪行业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变化、市场需求波动以及疫病管理等。

    资讯 2025年1月13日
  • 聚焦新时期下布鲁氏菌病防控!第三届布鲁氏菌病防控与净化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会议旨在尽快达到布病防控整体目标,争取早日实现净化,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协作,总结布病防控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与应用,构建更加坚固的布病防控屏障,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1月11日 资讯
  • 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招商热潮涌动,展位预订过半!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世界猪博会预计展示面积12万平方米,展会招商工作于2024年11月22日启动,火爆氛围迅速席卷全球,众多企业争相预订展位。仅一个月时间,展位预订已经…

    2024年12月30日 会讯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组织召开口蹄疫疫苗投标者会议(BIDDERS CONFERENCE)

    2024年12月1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以下简称FAO)组织召开了口蹄疫疫苗投标者会议(BIDDERS CONFERENCE)。 中国兽药协会(China Veterinary Drug Association(CVDA))受FAO邀请参加了…

    2024年12月18日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1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严海军教授应动物科技学院邀请来校学术交流,在耕读楼正大鸿福报告厅作了题为“大型喷灌机技术研究进展与苜蓿精准水肥管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李俊杰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70余人参加。 报告会上,严海军结合课题组近几年的科研情况,详细解析了苜蓿需求现状与生产特点、分享了大型喷灌机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苜蓿精准水…

    2024年12月9日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学校第四届 草业科学技能大赛

    为激发学生对草业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12月1日,由河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主办,动物科技学院承办的学校第四届草业科学技能大赛在耕读楼举行。生命科学学院李明教授、动物科技学院王云玲博士应邀担任评委,来自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的6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 比赛共设置三个环节,分别…

    2024年12月9日
  • 相约星城 | 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招商全面启动,2025年10月18-20日长沙见!

    2025年金秋,相约湘江之畔,共聚星城长沙。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本届展会,展示面积预计1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预计1000余家,专业观众预计超过15万人次,参会代表预计达到10000人,演讲嘉宾120余位,…

    2024年11月26日
  • 第30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 暨第9届哈尔滨奶业博览会

    牧博会概况 “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哈尔滨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牧博会)自1992年开始,立足东北,辐射全国。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9届,累计服务了参展企业一万多家,接待了专业观众近百万人次,已在全国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承载着畜牧行业东北风向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牧博会紧跟时代发展,第30届牧…

    2024年11月26日 会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