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中科基因

       2017年中科基因对河南、湖南、四川等主要养殖地区送检的猪群样品进行了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PR)和猪O型口蹄疫(FMD-O)等常发疫病的免疫效果评估、感染状况监测和(或)疫病检测诊断。结果显示,除PR外,其它几种病原的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送检样品PRV野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率达到77%,而CSFV和PRRSV的抗体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疫病的检测诊断的案例看,PRV和PEDV等病毒性病原以及葡萄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性病原的危害较大。以上结果可为我国猪群常发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抗体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017年我们共检测猪瘟(CSF)抗体18510份、猪伪狂犬病(PR)gE抗体18783份、gB抗体15456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20331份、猪O型口蹄疫(FMD-O)抗体3870份。下面对检测结果做一简要统计与分析。

1.1  猪瘟

       汇总后的CSF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各阶段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总体阳性率为87.5%,免疫效果良好(表1)。但检测中发现个别猪群在猪瘟疫苗首免时,母源抗体偏高,阻断率多数在70%以上,导致免疫后抗体不升反降。对这些猪群调整免疫程序,待抽检猪只抗体一半阳(阻断率不高于70%)、一半阴,或80%以上猪只阻断率降至50%~60%时进行猪瘟疫苗首免,后续跟踪二免后一个月猪群阳性率即可达到70%以上。说明猪群需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时间,以确保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表1  2017年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注:阻断率≥40%判为阳性。

1.2  猪伪狂犬病

1.2.1  PRV gE抗体

       从2011年至2016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看,重点监测的100家原种猪场,gE场阳性率由64.3%下降到13.7%,个体平均阳性率由17.8%下降到13.7%。而我们2017年PRV gE抗体检测场阳性率为77.0%,个体平均阳性率为43.3%(表2和表3),其中个别阳性种猪场的个体阳性率超过60%,表明PRV野毒感染在部分猪群中仍比较严重。在原种猪场gE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种猪场与商品猪场gE抗体阳性率仍居较高水平,提示引种企业在引进PRV阴性种猪前后,需做好本场的净化维持工作,尤其是后备种猪,必须逐头检测,剔除阳性猪,不能留作种用。根据我公司的监测结果,辽宁、吉林和福建等地多个种猪场采用该法维持了引进阴性种猪群的伪狂犬阴性状态。

表2  2017年检测PRV gE阳性场分布情况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表3  2017年不同阶段猪群PRV gE抗体检测结果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1.2.2  PRV gB抗体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在售PRV gB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评价,我们在检测中采用了与攻毒保护效果相关性良好的试剂盒(购自普莱柯万泰公司和荷兰BioChek公司)对样品进行PRV gB抗体检测。

结果表明,2017年PRV gB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3.6%,总体水平较高,但在保育和育肥阶段,抗体阳性率为60%左右,不尽如人意(表4)。

表4  2017年不同阶段猪群PRV gB抗体检测结果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对使用两种试剂盒检测的结果分别进行统计,总体阳性率均在80%以上,总体效果较好;其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商品猪,抗体阳性率均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而处于伪狂犬野毒感染预警值范围的样品比例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5和表6),证实了在gB抗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产生了伪狂犬野毒的感染。综合分析认为,对于这些猪群,应根据母源抗体水平调整免疫程序,以提高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尽可能延缓野毒的再次感染时间,并减少伪狂犬感染后可能引起的发病损失。

表5  2017年使用普莱柯万泰试剂盒检测PRV gB抗体结果(A值)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注:临界值≤A值<0.8在正常的疫苗免疫抗体范围,A值≥0.8或短时间内抗体水平急剧升高,提示可能存在伪狂犬野毒感染。

表6  2017年使用BioChek试剂盒检测PRV gB抗体结果(ELISA滴度)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注: 1071≤ELISA滴度<8000在正常的疫苗免疫抗体范围,ELISA滴度>8000或短时间内抗体水平急剧升高,提示可能存在伪狂犬野毒感染。

       另外,从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对于不同阶段的猪群,普莱柯万泰试剂盒的检测阳性率均稍低于BioChek试剂盒的阳性率,根据前期的评价结果以及试剂盒供应商的说明,主要原因在于普莱柯万泰将试剂盒阳性判界设置在用新流行毒株攻毒后也可完全保护的滴度,因此略高于BioChek试剂盒的阳性判界。同时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检测数据指导生产时,要根据不同检测试剂的特点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017年检测的PRRSV抗体阳性率为84.3%。其中包被N蛋白的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率为76.4%,S/P值高于3.0的样品占5.4%(表7);包被糖蛋白的试剂盒检测样品阳性率为90.8%,未出现IRPC值大于180的情况(表8)。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均表明本年度绝大部分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发病猪群较少,主要见于引种、转群等猪只移动后的点状发生。

表7  2017年检测PRRS抗体结果

(包被N蛋白的试剂盒检测)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注:根据试剂盒供应商说明及前期检测数据,S/P值>3.0,或短时间内抗体抗体水平急剧升高,提示猪群可能处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状态。

表8  2017年检测PRRS抗体结果

(包被糖蛋白的试剂盒检测)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注:对于商品猪群,IRPC值>180或短时间内抗体水平急剧升高,提示猪群可能处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状态。

1.4  猪口蹄疫

       2017年检测FMDV(O型)抗体阳性率为82.2%(表9),免疫效果较为理想。但鉴于猪群中O型口蹄疫仍时有发生,提示我们应做好猪群中O型口蹄疫的抗原监测,并对当前疫苗对流行株的攻毒保护效果进行进一步评估。

表9  2017年FMDV(O型)抗体检测结果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

病原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1  病毒性病原

       2017年进行了猪的常见病毒病的核酸检测,其中PRRSV、PCV2和PEDV的检出率较高,均在15%以上,PRV和PoRV次之,结果见表10和表11。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虽然核酸检出率较高,但根据血清学监测结果,PRRS在猪群中处于总体相对稳定的状态,发病猪群较少,发病猪群主要见于引种、转群等猪只移动后的点状发生。为了确定当前PRRSV的优势基因型,我们对其中78株PRRSV进行了进一步鉴定,6/78为经典株,18/78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株,其余的54株均属于NADC30-Like。结果表明,NADC30-Like毒株为当前的优势流行株。由于NADC30-Like毒株的高变性以及现售疫苗不能对其完全保护 [1-2],因此除了考虑疫苗防控外,重要的是应做好引种监测及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1.2  病毒性腹泻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在出现腹泻的猪群中,大部分检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PoRV)这三种病原,但亦有部分腹泻猪群未能检测到这三种病原。说明除了检测这3种主要病原外,我们还应关注其它与腹泻相关的原因。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1.3  猪圆环病毒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PCV2检出率总体较高,由于PCV2在猪群中感染较为普遍,所以抗原检出率较高也与目前的临床实际情况相符。鉴于PCV2对猪场的危害相对较轻,同时高抗体情况下病原可同时存在,难以净化,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PCV2在国内猪群中将持续存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CV3目前已在我国十几个省份检出,感染猪主要表现为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繁殖障碍等。由于PCV2与PCV3的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有30%左右,推测目前的PCV2疫苗对PCV3不具有交叉保护性[3]。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猪场应做好引种监测及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以防引入PCV3。

2.1.4  猪伪狂犬病毒

       临床送检样品均为经临床诊断初步怀疑为伪狂犬发病的猪场。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17年送检的猪场中,有17.2%的猪场出现了伪狂犬发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伪狂犬发病猪脏器呈灶性病变,取材不到位易导致无法检出,另外,因病毒血症时间短,血液中病原检出率较低,因此,临床送检时,取样必须准确,否则易出现临床症状典型、但实验室核酸检测无法检出的情况。

2.1.5  其他病原

       对PPV、JEV、SIV、PDCoV等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均未检测到(数据未显示)。

表10  2017年常见猪病毒病的检测量统计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表11  2017年常见猪病毒病的检出率统计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2.2  细菌病

       对细菌的分离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见图1。结果显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均达到了20%以上,葡萄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率也都在10%以上,分离率均较高。对部分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链球菌主要对头孢噻呋、阿莫西林、杆菌肽等高敏;大肠杆菌主要对头孢噻呋、硫酸黏菌素等高敏;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噻呋、甲砜霉素、硫酸粘菌素等高敏。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图1  2017年主要细菌病的病原分离率统计

2.3  混合感染

       对2017年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混合感染病例中,PRRSV、PCV2和PRV三种病原的检出率最高,均在15%以上,结果见图2。这些病原可与病毒(PEDV、CSFV)和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混合感染(数据未显示)。

【大数据共享】2017年中科基因对我国猪群常发疫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图2  猪病的混合感染情况统计

3

总结

       2017年猪的病毒病仍以猪伪狂犬病和猪病毒性腹泻为主要问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个别猪群存在危害,而猪瘟及猪圆环病毒2型处于总体稳定状态。对于猪伪狂犬病,在原种场净化已见成效的情况下,下游引种企业应做好本场的阴性群维持工作,及时剔除阳性猪;同时,对于商品猪场,应采取适当措施,例如根据抗体监测情况,选择合适的首免日龄,调整免疫程序,以尽可能延缓野毒感染的时间。对于猪病毒性腹泻,目前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并且在表现腹泻的猪群中,除了检测PEDV、TGEV和PoRV这3种主要病原外,我们应同时关注其它腹泻相关的病因。

猪细菌病中,链球菌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保育及育肥猪喘气、咳嗽、消瘦等多见,部分有神经症状或猝死。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除做好日常保健、环境控制,使用敏感药物控制症状外,还需找到其原发性病毒性病原,做好免疫预防,提高机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Bai Xiaofei, Wang Yuzhou, Xu Xin et al. Commercial vaccines Commercial vaccines provide limited protection to NADC30-like PRRSV infection. Vaccine, 2017, 34 (46): 5540-5545

[2] Li Chunge, Zhuang Jinshan, Wang Juan, et al.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NADC30-Like PRRSV in South-East China. Transbound Emerg Dis, 2016, 63 (5): 474-479

[3] 湛洋, 王东亮, 王乃东等. 猪圆环病毒3型检测及其Cap结构序列和抗原性预测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6(48): 1076-1084

来源: 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作者:柒柒,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50932

(0)
柒柒订阅者
上一篇 2018年2月5日 下午2:55
下一篇 2018年2月5日 下午3:25

相关推荐

  • 中农华威游锡火博士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4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中农华威游锡火博士获此殊荣。

    2025年1月26日
  • 中国兽药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中国兽药企业TOP50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5年1月12日,中国兽药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中国兽药企业TOP50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黄伟忠,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处长卢旺,中国兽药协会会长才学鹏,中国兽药协会名誉会长冯静兰,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劲松,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向东,中国兽药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蔡尔问,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杨松沛,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薛廷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原调研员、中国兽药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耿玉亭及中国兽药协会会员参加了会议。

    2025年1月17日 资讯
  • 2024年度生猪行情盘点

    在这一年中,生猪行业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变化、市场需求波动以及疫病管理等。

    资讯 2025年1月13日
  • 聚焦新时期下布鲁氏菌病防控!第三届布鲁氏菌病防控与净化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会议旨在尽快达到布病防控整体目标,争取早日实现净化,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协作,总结布病防控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与应用,构建更加坚固的布病防控屏障,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1月11日 资讯
  • 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招商热潮涌动,展位预订过半!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世界猪博会预计展示面积12万平方米,展会招商工作于2024年11月22日启动,火爆氛围迅速席卷全球,众多企业争相预订展位。仅一个月时间,展位预订已经…

    2024年12月30日 会讯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组织召开口蹄疫疫苗投标者会议(BIDDERS CONFERENCE)

    2024年12月1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以下简称FAO)组织召开了口蹄疫疫苗投标者会议(BIDDERS CONFERENCE)。 中国兽药协会(China Veterinary Drug Association(CVDA))受FAO邀请参加了…

    2024年12月18日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1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严海军教授应动物科技学院邀请来校学术交流,在耕读楼正大鸿福报告厅作了题为“大型喷灌机技术研究进展与苜蓿精准水肥管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李俊杰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70余人参加。 报告会上,严海军结合课题组近几年的科研情况,详细解析了苜蓿需求现状与生产特点、分享了大型喷灌机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苜蓿精准水…

    2024年12月9日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学校第四届 草业科学技能大赛

    为激发学生对草业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12月1日,由河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主办,动物科技学院承办的学校第四届草业科学技能大赛在耕读楼举行。生命科学学院李明教授、动物科技学院王云玲博士应邀担任评委,来自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的6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 比赛共设置三个环节,分别…

    2024年12月9日
  • 相约星城 | 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招商全面启动,2025年10月18-20日长沙见!

    2025年金秋,相约湘江之畔,共聚星城长沙。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本届展会,展示面积预计1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预计1000余家,专业观众预计超过15万人次,参会代表预计达到10000人,演讲嘉宾120余位,…

    2024年11月26日
  • 第30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 暨第9届哈尔滨奶业博览会

    牧博会概况 “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哈尔滨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牧博会)自1992年开始,立足东北,辐射全国。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9届,累计服务了参展企业一万多家,接待了专业观众近百万人次,已在全国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承载着畜牧行业东北风向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牧博会紧跟时代发展,第30届牧…

    2024年11月26日 会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