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宠物行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大多数兽药企业只生产畜禽用药,宠物医药作为兽药的一个细小分支因市场需求较小并未有效发展起来。中国缺少前沿、高效的宠物专用药,国内宠物医药市场的70%被国外产品垄断。而发达国家宠物行业已比较成熟,宠物药种类齐全。据资料显示,美国约有400种药物用于犬、猫,其中抗微生物药物70种,抗寄生虫药约30种。随着中国优秀的动物医药企业对宠物药品的关注和开发,国内优质正规的宠物药品数量不断增长,宠物医疗行业违法使用人药、畜禽药和走私药的情况得到改善,假药、套文号药等不法产品通过网络和无GSP资质经销商销售的行为得到抑制,宠物医院和公众对药品的合规性、安全性认识提高。
监督管理部门为进一步规范动物医药行业不断改革。建立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系统,使公众在用药时可自行鉴定产品的合规性;建立兽药举报、曝光台,可对兽药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鼓励公众监督;2016年10月,农业部出台兽医处方格式和应用规范,加强了对兽医执业行为的管理,规范用药信息的记录,保障用药的可追溯性及安全合法性。此外,为促进宠物药品的开发,2017年4月份,农业部从已有的兽药品种中,整理并公布了可用于宠物的药品目录,共计182个品种(包含中药)。但这些药物与国外产品相比,多为老药,成分单一,效果不甚理想。而养宠人士对国外先进产品多有了解,对高端宠物药品的需求大。因此,宠物新药的品种急需得到丰富和补充。
与人用药研发注册情况相似,宠物新药的研发上市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新兽药评价体系,在质量可控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系统的试验数据保障。理想情况下,成功研发注册一个新兽药需要大约5年的时间,进行批准文号的申请也需要很长的行政时间,成本高、投入大、风险高,因而国内进行宠物新药研发注册的企业并不多。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中国农业部共批准27个宠物类新药,第1个宠物新制剂于2010年获得批准。去除3个重复品种,共计24个新制剂品种,其中23个品种为化药制剂,1个为中药制剂。获得宠物新药证书数量最多的前3名企业依次是上海汉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正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青岛康地恩药业有限公司。



来源:汉维宠物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柒柒,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4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