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桂林地区肉鸡免疫接种的一些探讨

笔者曾于2007年在本刊发文“必须重视对鸡的新城疫和低致病性禽流感(H9)的防制”,一年多来困扰本地区肉鸡业的仍主要是这两种病毒性传染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根据我们的追踪调查收集的病例和有关资料,凡是发生这两种病的鸡群,深入了解还主要是在免疫接种未做完或未做好,包括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的选择和具体操作运用等。因此有必要对此两病及其它一些主要病毒病的免疫接种作一些具体分析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尽可能减少鸡群主要病毒病的发生,将肉鸡业的疾病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制度免疫程序的基点:
1、必要性和针对性、母源抗体水平。
2、越简单越好,以尽量减少免疫接种应激(尤其是抓鸡接种),并避免多次重复接种某一种活疫苗产生的免疫麻痹。
3、针对某一特定传染病来说,单苗比联苗的效果更好。剂量要够。二、禽流感(AI)的免疫接种应意事项:
1、最好是用H5和H9单灭活苗。而且H9要尽可能早些接种,因为H9的发病日龄早且母源抗体水平很不一致。
2、如用H5+H9二价苗,则应接种两次以加强免疫,且剂量宜加大,每次注射最少0.5ml。
3、有的鸡群只注射一次新支流(H9)灭活苗,还时有发生H9病,是抗原浓缩,剂量问题,或须二次加强免疫,值得进一步探讨。三、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
通俗来说,ND的免疫系统可分为两部份:
1 呼吸系统免疫(局部粘膜免疫),用弱毒疫苗滴眼鼻或饮水,产生局部粘膜抗体(分泌抗体)。
2 循环系统免疫(体液免疫):肌注Ⅰ系或灭活苗,产生循环抗体。(通常测定其HI滴度间接反映)。
(1)、当前最主要的还是缺乏局部粘膜免疫的概念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如果局部粘膜抗体水平低,就难以抵抗ND野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的入侵而致病,往往这是发生非典型新城疫(CND)最重要的原因。局部粘膜免疫一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二是目前尚无法测定其抗体水平。所以仅以HI的滴度作为ND的抗体水平高低是不全面的。
(2)、ND灭活苗的毒株多为Ⅳ系,只接种ND灭活苗(多数还是ND联苗)而不接种Ⅰ系,能否抵抗ND强毒的感染也值得考虑。
(3)、由于对IBD和AI的免疫接种没有做好,或者感染了其它免疫抑制病毒,均会影响ND的免疫接种效果而降低其保护力。
(4)、法氏囊病(IBD):选择适当毒力的疫苗是关键:一 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二 能抵抗IBD强毒的攻击且不会对法氏囊造成较大损伤,不至于造成免疫抑制。其接种途径以滴口为宜。
五、传染性支气管炎(IB):
1、IBV是鸡群中的常在病毒,很容易分离到但其致病力不强,尤其是呼吸型IB。有权威人士指出,对一般商品肉鸡用IBV攻毒,只要保温通风良好,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则很难见到人工发病鸡有肉眼可见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IBV往往不是鸡群呼吸道病的主要原因。
2、对IB的免疫接种重点是肾型IB,应选用带肾型的新支二联三价弱毒苗(可避免ND疫苗对IB的干扰)。如乾元浩研制的W93肾型IB疫苗只接种一次就有很好的保护力。3、IB弱毒疫苗和ND弱毒疫苗要么同天接种(最好用新支二联三价苗),要么间隔7-10天,否则会对ND免疫有干扰。
六、免疫接种的具体操作应注意:
1、活疫苗饮水免疫一定要操作得当,否则其效果不确实。如水质、剂量、饮水器数量、停水和饮用时间、并添加保护剂或用0.2-0.5%的脱脂奶粉来稀释疫苗和作为饮疫苗水。
2、如人手不足可请人帮忙抓鸡,但禽主本人最好亲自接种或全程监督检查,以减少漏接或剂量不足等弊病,以保证接种的可靠性。
七、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我们曾向一些养鸡场推荐如下免疫程序,实践证明还是比较简便易行而又相对保险可靠,特此介绍以供参考和逐步完善。
肉鸡参考免疫程序(出壳鸡苗已接种MD疫苗)

日龄 疫苗 剂量免疫途径 5-7日龄///①新支二联三价弱毒疫苗(ND+H120+肾型IB)///1.5-2头份滴眼鼻//②禽流感灭活苗H9N2或H5+H90.3或0.5ml颈背皮下注射 10-14日龄// ①法氏囊中等毒力活疫苗// 1.5-2头份滴口// /②禽流感灭活苗H5N1 0.3-0.5ml颈背或大腿内侧皮下注射
20-24日龄//①新城疫弱毒苗二免(以补充局部粘膜免疫抗体)//1.5-2头份或2头份滴眼鼻加0.2%脱脂奶粉饮水//②禽流感灭活苗H5+H9二免 0.5ml颈背或大腿内侧皮下注射 30-40日龄//新城疫Ⅰ系(以保证循环系统免疫抗体并抵抗ND强毒)//1.5-2头份加青链霉素各2-3万U肌注
注:饲养期长的鸡在60日龄后每隔一个月再用2头份ND弱毒活苗(如ZM10、或克隆30或Ⅳ系)饮水免疫一次(加0.2%脱脂奶粉),以保证长期有较高的局部粘膜抗体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黄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921

(0)
上一篇 2008年9月17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08年8月15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