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后动物疫病防控二十六法

一、冻雪因素容易造成哪些动物疫病的流行?答:当前,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灾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后,容易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链球菌病、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随着春天的到来,胃肠道传染病、血吸虫、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也会蔓延扩散。
二、灾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答:一是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在雪灾中家畜舍大部分毁坏,灾后恢复较慢,农民急于养猪、鸡等,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农户缺乏饲养管理技术。二是病原大量扩散。雪水融化后,粪便漫溢,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雪水流动,水源等环境受严重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雪水冲出来,使病原大量扩散,疫病极易流行。三是畜禽免疫力下降。雪灾过后,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需要按要求和免疫程序加强免疫。一些在正常年份不易发生的疫病,如炭疽病,也有可能发生。
三、受害地区的农牧民为什么要及时处理病死畜禽?答:受灾过程中,不少畜禽被冻死和倒塌的房屋砸死。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菌会到处扩散,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
四、如何及时处理病死畜禽?答:首先要及时处理病死禽。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深埋,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在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盖厚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焚烧。
五、如何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答: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当前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是及时处理病死畜禽;二是对饲养场和畜禽舍消毒;三是加强免疫接种;四是防止畜禽采食霉变饲料中毒。
六、为什么对死因不明的畜禽要立即上报?答:对死亡不明的家畜,要主动立即上报。一是对死亡畜禽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诊断,确定死亡原因,排除重大动物疫病;二是做到对疫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减少经济损失;三是杜绝病原污染环境,造成疫病流行。一旦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就要严格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由兽医主管部门及其疫控机构进行处理。
七、如何预防家畜发生冻伤?
答:冰雪(冻雨)对家畜的伤害主要是因严寒引起的冻伤、冻僵、冻昏迷和冻死。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畜禽舍保暖和增加采暖设备,以及正确救治冻伤的家畜,一是畜禽舍保暖;二是尽量保持畜舍干燥;三是尽量多饲喂高热量的饲料,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四是多喂热食,保持体温。
八、为什么要进行卫生大消毒?答:主要是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用消毒方法与措施,消灭自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冻雪融化后,粪池漫溢,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受严重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雪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进行兽医卫生大消毒。
灾区的兽医部门要指导受灾养殖场(户)消毒工作;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落实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防止发生疫情。
九、怎样确定消毒范围?答:雪灾过后要指导灾区养殖场(户)做好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一要做好畜禽舍积雪的清扫工作。二要对所有圈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消毒重点是畜禽舍、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加工销售场地、仓库、中转场地、牲畜市场、农贸市场、饮水源、畜禽运输车辆、用具等。三要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组织养殖场(户)及时处置死亡畜禽,对在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未完待续)
十、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答:除了清扫、冲刷、洗擦、日晒、焚烧、堆积发酵等物理消毒和生物学消毒方法以外,化学消毒应用最广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消毒药品及其使用方法。 ⑴石灰水:用新鲜石灰配成的10%~20%的石灰水,可用来消毒场地,粉刷棚圈墙壁、桩柱等。石灰水的配制方法:1公斤生石灰加4~9公斤水。先将生石灰放在桶内,加少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足水量。石灰水现配现用,放置时间过长会失效。  ⑵草木灰水:适用于对棚圈、用具和器械等消毒。草木灰水配制方法:在10公斤水中加2~3公斤新鲜草木灰,加热煮沸(或用热水浸泡3昼夜),待草木灰水澄清后使用。将草木灰水加热后使用才有显著的消毒效果。  ⑶烧碱:2%烧碱溶液可用来消毒棚圈、场地、用具和车辆等。3%~5%的烧碱溶液,可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地面。消毒棚圈时,将家畜赶(牵)出栏圈,经半天时间,将消毒过的饲槽、水槽、水泥地或木板地用水冲洗后,再让家畜进圈。  ⑷过氧乙酸:2%~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喷雾消毒棚圈、场地、墙壁、用具、车船、粪便等。  ⑸复合酚:复合酚100~300倍液适用于消毒畜舍、场地、污物等。  ⑹百毒杀:用百毒杀3000倍稀释液喷洒、冲洗、浸渍,可用来消毒畜舍、环境、机械、器具、种蛋等。百毒杀2000倍液可用于紧急预防畜禽舍的消毒。百毒杀10000~20000倍稀释液可预防储水塔、饮水器被污物堵塞,可以杀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  此外,可选用蓝光A+B、灭毒杀、杀毒霸、杀毒先锋等药品,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后对环境、器械等进行消毒。
十一、如何预防动物霉饲料中毒?答:雪灾后,易引起饲料霉变。霉饲料中霉菌能引起动物中毒。中毒后,一般动物体温正常,粪便干燥,有呕吐症状。母猪不孕并有流产现象。有的出现神经症状,严重的出现死亡。全身多处部位包括内脏出血,肝脏有坏死。
霉菌饲料中毒没有有效治疗方法,重在预防,严禁饲喂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饲料。注意饲料的保质期,防止食用过期饲料。
十二、灾后引进种畜禽应注意什么?答:目前由于灾区种猪种禽普遍不足。灾后农民急需补栏,可能需要到外地调运,稍有不慎,就会带进疫病,引起疫病的流行和传播。灾后补栏需要及时防疫,注意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畜禽。
十三、为什么要做好畜禽免疫工作?答: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如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等,也会因此发生。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如炭疽病,也有可能发生。灾后畜禽的抵抗力下降,不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对于没有进行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接种的畜禽,要立即补免。对已进行了免疫接种的畜禽,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周边疫情情况,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灾后补栏增养也需要及时防疫。因此,当前必须突击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也要根据疫情动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十四、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答:雪灾期间,温度降低,有些畜禽舍利用煤炉等取暖,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煤炉或燃气炉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如果动物长期吸入少量或一次性吸入较大量的一氧化碳,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动物舍内用煤火炉要安装烟道密闭完全的烟囱,用炭火盆取暖时要注意空气流通。一旦发生煤气中毒时,应迅速将病畜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严重者到兽医院救治。
十五、为什么要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答:冻雪后,气温变化很大,动物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老弱家畜更容易患病。因此,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通风。
十六、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答:一是加强对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技术的指导;二是要突出抓好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三是要全力以赴,帮助灾区农牧民恢复畜牧业生产,减少损失。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当前,应该及时处理病死畜禽,对饲养场和畜禽舍消毒,免疫接种,加强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和疫情监测,防止畜禽特别是仔畜冻伤。
十七、如何加强疫情监测工作?答: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防止疫情发生。
十八、如何加强检疫工作?答:各级动物检疫机构要切实履行检疫职责,严格执法,确保病死畜禽不出场、不出户。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严格对病(冻)死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
十九、“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是什么?答:四不准是“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一处理是“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十、为什么不能食用未经检疫的肉制品?答:灾区更要重视食品卫生安全,要食用有检疫证明的肉类。食用未经检疫的肉类容易引起中毒等公共卫生事故,极易造成疫病流行。
二十一、如何强化监督工作?答: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对畜禽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加大对农贸市场、冷库等经营、储藏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各地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采取措施,确保持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快速通行,确保进出灾区的动物及其产品及时调运。严防病死畜禽流出,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二十二、如何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答: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一是储备防护服;二是储备免疫用疫苗;三是储备消毒用药品;四是储备应急治疗用药品。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能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和处置突发疫情,防止扩散蔓延。
二十三、雪灾后如何饲养畜禽答:饲养畜禽:一要加强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畜的产房和仔畜保育舍,防止寒风进入畜舍,但要留出一些通风孔。二要适当增加饲料能量,在大雪和严寒条件下,动物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如果饲料供给不足,可导致畜禽的生长性能降低,生长停滞甚至变成僵猪或死亡。三要加强防疫工作,在严寒的季节,某些病毒性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增加,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强化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疫病的防控。四要加强消毒和隔离工作,严防传染病进入养殖场。五要保持畜禽舍环境干燥,有利于保温,注意通风。

原创文章,作者:黄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896

(0)
上一篇 2008年2月1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08年2月15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