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格局转变农产品下行为主基调

 豆类
  市场将延续下行
  2012年国内外豆类市场先扬后抑,南北美天气和供应炒作主导市场走势。全年行情围绕供应炒作简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初至4月中旬的南美天气和产量炒作拉升的牛市行情,第二阶段为4月至6月初的牛市回落调整行情,第三阶段为6月初至9月初的美国天气炒作推动的牛市加速行情,第四阶段为9月初至年末的牛市结束后的振荡下跌行情。
  基本面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1.南美天气和供应炒作将成关键
  南美2011/2012年度大豆大幅减产,而美国2011/2012年度大豆亦减产导致全球大豆供应趋紧,因此南美2012/2013年度大豆供应量将决定全球新年度大豆供需格局。因此2013年第一季度前对南美天气和供应的炒作将是影响豆类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
  2.出口国物流运输将是后期潜在风险和障碍
  虽然预期南美新豆丰产,但新豆上市后可能出现的物流运输问题仍会困扰市场。
  巴西方面,每年谷物上市时均会出现港口拥挤现象,虽然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运输条件,但仍不能保证运输畅通。阿根廷每年也会出现罢工威胁,包括港口工人、卡车司机及政府和农民间的矛盾导致的罢工,这些均会使南美新豆上市时出现运输障碍。
  一旦如此,全球需求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依赖美豆,这将导致全球大豆供应在2013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偏紧。而今年夏季以来持续干旱的天气造成美国密西西比河部分河段冬季水位下降严重,这已开始影响年末美国谷物运输。全球出口国运输瓶颈问题或将成为影响明年农产品(5.82,-0.13,-2.18%)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3.明年春季美豆面积将增加
  继2012年美豆种植面积下降后,市场预期2013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恢复性增加。12月份高盛集团发布最新报告表示,如果2013年天气条件良好,那么美国大豆供应将显着恢复,从而导致下半年价格大幅下跌。高盛集团预计,明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900万英亩,比今年增长180万英亩。如果亩产接近趋势线水平43.8蒲,则足以推动大豆产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近34亿蒲。不过高盛也提醒,决定大豆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仍是大豆出口步伐。如果南美大豆产区天气恶劣威胁到大豆播种及生长并耽搁明年年初的收割及出口,则会导致美豆库存进一步下降,进而推动豆价再次飙升。
  行情展望
  2012年豆类市场经历了牛熊转换的大幅波动行情,从历史高点到大幅回挫行情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展望2013年,全球大豆供应和需求炒作仍将主导市场。预计第一季度前受2011/2012年度南北美大豆减产造成全球大豆库存紧张的提振,国内外豆类价格将保持相对坚挺,而第一季度之后,随着南美新豆上市,全球大豆市场供应格局将改变。另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蛋白油脂需求增幅下降将抑制大豆需求。除非南美天气和产量出现问题,否则第一季度后豆类市场将以振荡下行为主。2013年的关注焦点仍是全球性天气和供应炒作、中国需求、国内外宏观经济局势对美元及整体商品市场的影响。
  油脂
  季节性反弹后将延续下跌
  2012年国内三大油脂品种价格走势呈现出差异性分化特点。在菜籽减产基本面利多因素支撑下,菜油期价表现最为坚挺,菜油与豆油主力合约价差年内最低曾到148元/吨。受到马盘棕油高库存、国内散装油消费下降等利空因素影响,国内棕油库存一直居高不下。棕油在三大油脂中表现最弱,棕油与豆油主力合约价差最高曾达到2300元/吨。豆油夹在菜油和棕油之间,更多受到CBOT大豆和DCE棕油影响,其价格较菜油、棕油来说表现温和。
  后期潜在基本面影响因素
  1.南美天气及增产预期
  北美大豆减产因素炒作过后,国际豆类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南美大豆播种进度及产量预期。目前南美大豆仍处于生长初期,截至12月份第一周,阿根廷大豆播种完成58%,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6%。加之阿根廷产区持续降雨进一步延迟播种,这将导致原玉米播种面积转为大豆。巴西产区天气整体有利于作物生长,截至12月初,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完成84%,低于去年同期的93%。近期降雨缓解巴西南部旱情,产区播种进度加快,干旱天气有利于大豆播种。
  2.春节前国内油脂消费缓慢恢复
  春节临近,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般国内小包装油会提前准备货源上架。近期国内油脂现货市场跟踪数据显示,随着期货市场人气日渐聚集,国内主要港口豆油现货终端买盘开始放量。
  自12月初开始,国内主要港口豆油现货成交量由11月上旬日成交不足3000吨回升至10000吨左右水平。受成交回暖刺激,国内部分油脂贸易商开始进行试探性补库,市场期待元旦、春节前备货需求逐步回暖。乐观人士也预期,在渐入冬季后,国内植物油消费逐步向豆油转移,春节前油脂现货市场采购需求正逐步好转。
  3.豆棕价差有利于消费替代
  自2012年6月份开始,国内豆油与棕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突破振荡区间后迅速扩大,10月中旬国内豆油、棕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最大达到2300元/吨,其后在马盘棕油触底反弹因素带动下,两者价差回落至1650元/吨。截至12月7日收盘,大商所豆油与棕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再次收高于1936元/吨,油脂现货市场中豆油与棕油价差也达到2400元/吨。虽然2012年国内豆油、棕油价差接近历史高点有其基本面因素,但如此高的价差更多为2013年度豆油与棕油的消费替代埋下伏笔。
  4.关注2013年油脂新政策
  2013年国内外油脂新政主要包括马来西亚棕油出口关税调整、中国进口棕油质量标准调整及油脂限价令等相关政策。
  首先,马来西亚棕油出口关税下调,有利于棕油出口。其次,中国修改棕油检验标准,贸易商先观望后采购。第三,2013年国内油脂限价令或转向宽松。与2011年相比2012年国内油脂限价令已出现松动迹象,考虑到国内油脂压榨行业长期经营亏损,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恢复、企业经营效益好转,国家发改委将适度放开油脂限价令的约束,这将有利于国内油脂消费恢复及行情走好。
后市行情展望
  2012年上半年,北美大豆产区干旱导致美豆减产,推升国际豆类、油脂期价振荡走高。下半年南美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产量预期创记录,国际豆类市场基本面供应偏紧转向宽松,原料成本迅速下调导致国内豆油、棕油、菜油趋势反转。
  2012年12月国内油脂消费迎来元旦、春节备货周期,在需求转好利多因素刺激下,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油价企稳反弹。随后需重点关注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全球油脂消费及棕油进口新政对油脂市场的影响。预计2013年国内三大油脂期货指数合约振荡区间:豆油为7500—9000元/吨,棕油为5500—8000元/吨,菜油为8500—10000元/吨。
  玉米
  阶段性供应偏紧
  2012年国内玉米期价走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月份玉米期现报价快速拉升,第二阶段是4—10月份玉米期现报价区间振荡,第三阶段是11—12月份玉米期现报价企稳反弹。
  后期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1.南美玉米丰产预期加强
  在北美玉米单产下降、价格居高不下因素的刺激下,新年度南美玉米播种积极性提高,市场预计南美玉米产量将大幅提高。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报告预计2011/2012年度和2012/2013年度巴西玉米产量分别为7300万吨和7000万吨,较2010/2011年度的5740万吨明显提高。同时,预计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分别为2100万吨和2750万吨,2012/2013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较2011年大幅提高。
  2.农户惜售影响玉米销售节奏
  2012年12月我国玉米产区低温、降雪天气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户惜售心理。产区调查显示,11月中旬开始,我国东北玉米产区普降大雪。随着预报雪情的不断加重,当地农户卖粮进度放缓,惜售心理加强,当地玉米批量供应延迟,进而导致北方市场玉米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同时,北方港口贸易商开始担心降雪可能会使一些已经开启的烘干塔面临断粮而暂停运转。
  3.明年饲料及深加工玉米需求仍不乐观
  进入12月份,我国生猪屠宰数量有所减少,肉价出现止跌趋稳迹象,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目前已进入消费旺季,但由于供应充足、需求恢复缓慢,未来国内生猪市场总体行情仍较为疲软。
  供给方面,目前国内母猪存栏量较高,预计在2013年2月份之前,生猪市场供给总量将呈稳步增加态势。市场需求,今年受欧美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的不利影响,加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立冬后,本应是猪肉消费旺季,但猪价却萎靡不振。随着深冬来临,市场本应出现转机,但猪价上行表现仍未达到预期,这说明国内消费动力不足,并直接影响新年度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深加工消费方面,由于2012年玉米深加工扩建及新建项目已经投产,这导致前几年一向利润较好的淀粉糖、氨基酸等玉米深加工产品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在玉米深加工行业整体利润被摊薄的情况下,预计2013年玉米深加工产能继续扩大的潜力将非常有限,这也就意味着玉米深加工产业淘汰整合压力不断加大。
  行情展望
  2012年美国玉米减产、中国玉米丰产的供应炒作即将过去,进入12月份以后,国际玉米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南美玉米供应及全球玉米需求,国际玉米市场需密切关注南美玉米生长期天气及因欧债危机、美财政悬崖可能导致的全球玉米需求放缓。
  中国作为世界玉米消费大国,2012年春节前因农户惜售、国储托市收购等因素导致玉米阶段性供应偏紧,预计春节前国内玉米期现报价将延续振荡上行,其价格运行期间在2400—2550元/吨。进入2013年4月份后,国内玉米市场关注焦点将转至玉米饲料及深加工消费。在全球玉米消费增速放缓因素影响下,预计玉米期价或再次下跌,2013年全年国内玉米主力合约期价运行区间将为2350—2550元/吨。
   棉花
  高库存时代价格压力大
  2010年棉价上涨之后,2011年纺织成本压力向后移,拖累棉价,为稳定棉价,国家以19800元/吨的价格敞开收购。在2011年的政策退出后,2012年的收储政策出台,收储价提高600元/吨。然而在收储价稳定了产业链上游的同时,下游纺织服装行业却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加之下游行业步入寒冬,整个产业链价格传导失衡,使棉价中长期内继续在低迷中运行。
  影响市场的因素分析
  1.2013年国内种植情况
  虽然2012年棉价受收储支撑,籽棉价格相对稳定,但由于农药、化肥等价格上涨,使得种棉成本大幅提高。目前种棉收益基本和种粮持平,调查显示,全国2013年植棉意向面积为6751.5万亩,同比减少427.2万亩,减幅为6%。如果明年单产和今年持平的话,2013年的棉花总产量不超过650万吨。
  2.收放储政策将影响棉价
  由于2013年国内库存压力大,政策将对棉价产生巨大影响。2012年度收储已成交498.27万吨,到2013年3月31日收储结束,收储量有望在520—550万吨。在国家掌握大量可供资源的前提下,国家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后期的棉花市场供给政策将成为影响棉价的关键因素。
  3.进口棉政策
  在国内现货销售不畅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棉花进口大幅增长,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进口大增的直接原因是国内外棉的价差持续扩大,国外低价棉直接冲击国内市场。根据2013年进口棉计算公式,新公式下其滑准税率普遍提高,最高为6个百分点,其中对54—86美分/磅报价的棉花,折算滑准税后人民币价格提高了200—500元/吨不等。由此可见,此次政策调整意图较为明显,后期在政策上是否还有新的调整和变动也值得关注。
  投资策略及操作建议
  今年9月份开始,纺织行业需求较年初有所增长。预计随着国内经济环境逐步企稳,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国际经济环境虽不确定,但继续恶化的可能性较小,国际市场需求有望筑底。
  由于纺织服装出口利润率较低,对成本较为敏感。从出口成本上看,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孟加拉等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也比较活跃,其商品与我国较为相似,但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低,所以价格上有相对优势,从而导致部分订单向这些国家转移。如果明年国际棉价长期继续低位运行,内外价差无法消除,国内纺织行业出口份额将受到挤占。
  2013年政策上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收储政策是否持续尚不确定,但为缓解国内用棉需求,抛储势在必行,棉价的下跌也很难避免。
  根据目前的棉纺织行业产业链的情况及棉价的波动规律看,棉价在2013年3月份收储政策退出前将维持窄幅振荡走势。收储政策退出后,棉价将展开下跌,预计4—9月份棉价的运行区间在17000—19000元/吨。收储结束后建议以偏空思路操作,上游加工及贸易企业则可以在收储结束前从盘面上找到较好的卖出保值的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王 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528

(0)
上一篇 2013年1月1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3年1月11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扼守动物源饲料安全,责任大于“天”

    尽管自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后,欧洲各国纷纷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1989年它还是攻破了英国近邻爱尔兰的大门。瑞士和葡萄牙1990年也相继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此后,疯牛病席卷整个欧洲,法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相继发现疯牛病。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再次暴发,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