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上涨或近尾声反转时机在下半年

近期,受天气和节日等多因素的推动,全国多地肉类、蔬菜等价格一路暴涨。截至1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为209.2;“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1.3,均创历史新高。据商务部监测数据统计,自去年11月以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11周上涨。其中,猪肉批发价格连续9周上涨。
  肉价季节性上涨几近尾声
“猪肉这波上涨行情超乎了我们的预期。”一位资深农林牧渔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极寒天气把生猪的出栏等生产环节节奏打乱了,同时在需求端,消费小高潮提前来临。第二就是鸡肉的消费在下降,猪肉对鸡肉的替代在增加。主要在于‘速生鸡事件’不断升级,导致人们减少了对鸡肉的消费,增加了猪肉的消费,与季节性的上涨叠加在一起,猪肉价格超预期就不足为奇了。”
  本轮猪价季节性反弹幅度已超20%,对于反弹的持续性和空间,不少机构表示已经“接近顶部”。“肉价季节性上涨已接近尾声,1月底2月初或开始明显回调。我将此波上涨定义为反弹,主要原因在于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还是比较高的。猪价的反弹也将调动补栏的积极性,供给量不断在增加,消费旺季一过,价格就会明显回落,预计毛猪价格或从现在的18元/千克回落至13元/千克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2013年农业板块景气度或呈V字形
  一个月以来,农业板块以11.61%的涨幅位居23个申万一级行业第八位,略微跑赢大盘 ,其中与通胀预期抬头不无关系。数据显示,12月份CPI环比和同比涨幅比11月份扩大0.7个和0.5个百分点 ,呈现加快回升的态势。农产品被誉为具有天然的抗通胀属性,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看,农业板块不失为2013年较好的投资标的。但是从自下而上的视角研究,如果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再存在,似乎以上结论便失去了最强有力的支撑。猪价占整个食品的权重为30%,食品占CPI权重的32%,如果市场正如机构分析师所言,二月初猪肉价格开始明显回落,CPI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那么,因畜禽价格上涨而调高盈利预期的相关上市公司表演的时刻还远未到来。
  “2013年农业板块的景气度将呈V字形。”银河证券分析师吴立认为,农业板块2013年上半年关健词为去库存(产能),下半年关健词才为关注子行业拐点。“从供求基本面来看,2013 年度农业板块如种子、粮油、畜禽养殖等重要子行业均出现供大于求格局。价格方面,猪价上半年仍处下跌通道,预计三季度见底回升;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上半年也存在下行风险,建议下半年根据猪价反转的时机,再选择生猪养殖行业高弹性标的。”
  短期关注“一号文件”政策主题行情
  虽然,基本面不支持农业板块上半年出现系统性机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季度中对农业板块有巨大影响的政策事件。近6年历史走势显示(见附表),农业板块跑赢大盘主要在一四季度。四季度行情主要由季节性需求旺盛所引发,而一季度主要是“中央一号文件”政策主题行情。
  目前,市场预计“一号文件”将于1月底至2月初之间发布,或将重点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内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四化”主要是指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未来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主要方向。“我们认为拥有农业资源、创新农业经营机制、重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企业将有更长远投资价值。”吴立建议,现代农业主题投资可重点关注掌控342万亩土地资源、经营模式转变提升土地产出效率的亚盛集团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将使得农机迎来更好的黄金十年。”国泰君安农机行业分析师吕娟指出,过去十年,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刺激下,农机行业连续两位数增长,但是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只有小麦基本完成机械化过程,2012年玉米机收率、水稻机播率分别只有40%、30%,经济作物机收率更低。大型化或机械化程度高的农机将有更快发展,相关公司她重点推荐新研股份和一拖股份。

原创文章,作者:郭 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361

(0)
上一篇 2013年1月2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3年1月21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