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回盛的“新华星连锁模式”

传统营销渠道由独立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每个成员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实体追求自己利润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损害系统整体利益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垂直营销是目前较先进的渠道模式,它是由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所组成的一种统一的联合体,渠道所有成员的利益是共同的。
垂直营销系统包括公司式垂直营销系统、管理式垂直营销系统、合同式垂直营销系统,其中合同式垂直营销系统又可分为特许经营系统、批发商倡办的自愿连锁、零售商合作社。
新华星创建连锁经营模式,确立了以垂直营销模式建立供应链基础,以回盛、施比龙、泱盛及各级经销商为成员共同组建一个垂直营销系统,再依托系统整合更多有利资源,从而稳定产品供应渠道及价格,共同享用与维护终端网络,达到以强扶弱、以系统应对群体及个体竞争、强势适应市场的目的,最终实现系统所有成员的共赢。所谓“共同的平台、最大的价值”,目的正是要建立一种先进的垂直营销系统,将统盛集团旗下的生产企业、连锁经营商、二级分销商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准确地讲,新华星连锁是对垂直营销模式的一种创新,打破了垂直营销理论的分类,它所要建立的是一种多模式并存的垂直营销系统。具体分析如下:
(1)公司式垂直营销系统。这种模式即新华星全额投资、自主经营,主要针对空白市场。所谓空白市场,即回盛、施比龙产品在当地无代理商或无销售。这种形式的投资主体是新华星,经营权也由新华星派人负责。从连锁的概念来讲,这就是直营店模式。直营店模式是连锁的基础,也是开展商业特许经营的基础。直营店的开办目的,一是作为样板店,在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进货方面起到探索与带头作用,积累经验;二是作为连锁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店员及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基地。直营店的开办是连锁发展的必要过程,不是连锁发展的主要方向,当然也不是新华星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新华星不会大规模开办直营店,具体一点新华星也只打算在湖北本地自主投资不超过3家的连锁店,在外省不自主投资建连锁店,否则就失去了新华星连锁的初衷。
(2)管理式垂直营销系统。这种模式没有具体的形式,但系统每一个成员都可感受到它的存在与价值。新华星在经营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店面管理、促销管理、技术服务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会加大投入,并无偿为加盟商与合作商提供支持和服务,旨在提升系统内每一个成员的软实力,提高连锁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
(3)合同式垂直营销系统。这种系统有两种形式:一是合作经营,不针对具体市场,以合作人意愿为主,这种形式会将经营权交给合作人。二是加盟经营,主要针对不匹配市场。所谓不匹配,即市场容量与回盛、施比龙产品销售量不匹配,市场容量巨大而销量却很小。这种形式由新华星特许授权,允许加盟商使用“新华星”商号及代理回盛、施比龙产品,所有投资由加盟商负责,所有权与经营权都属加盟商,加盟商自主经营,自负赢亏,这是新华星连锁发展的主流。这两种形式的建立都是以合同为基础,即新华星与加盟商或合作商之间通过合同来约束双方,以期达到利益共享,这就是连锁加盟店形式,这种连锁加盟模式将会是新华星创建垂直营销系统的主流。
新华星对加盟商进行特许授权,特许加盟商无偿使用“新华星”品牌,并作为新华星上游品牌产品(如武汉回盛产品、长沙施比龙产品、湖北泱盛产品等)的区域代理,在区域内受到体系内所有成员的保护。新华星对加盟商的原则是,你的地盘你做主。
另外,新华星还将定期为加盟商提供市场促销、会议营销、猪病课堂、专家技术培训等服务,并免费为连锁店提供店面管理、仓库管理、装修方案、人员培训、GSP认证指导、营销策划等多方面的支持。
这种模式的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加盟商与公司签订一份《特许加盟合同》,并按公司提供的装修方案对店面形象及招牌进行统一改造,即可享受新华星为加盟商提供的一切支持与服务。
为回馈多年以来关心和支持回盛、施比龙发展的经销商伙伴,新华星对经销商的加盟会有更贴心的加盟政策及量身定做的服务。
由此可见,在垂直营销系统中,新华星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一个让经销商与生产企业面对面交流、捆绑式经营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生产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更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而经销商将获得更优质的产品供应渠道,即更多的品牌产品资源、更稳定的产品供应保障即安全感、更优惠的产品供应价格。
综上所述,连锁经营模式不会给代理商产生任何利益损害,相反会给代理商带来更多赢利的机遇、更多赢利的资源、更大赢利的空间、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对聚集人才、培训人才、规范经营行为等会有巨大的帮助,会让代理商实现发展与壮大的美好愿景。(

原创文章,作者:段, 艳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173

(0)
上一篇 2012年1月3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2年1月31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疫苗生产企业亟待“添加”管控“功能”

    鉴于目前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方面,国家尚缺乏具体针对疫苗规模生产环境下的管理规定,企业多是参照对相应实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为此,专家指出,事实上,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要比实验室环境的生物安全控制重要的多,控制难度也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大环境下控制的环节很多,在人、物、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远比实验室要求复杂。因此,对动物疫苗生…

    产品 2007年11月14日
  • 将动物安全推入“深渊”

    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早就联合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规定了五大类40种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除上述药物外,国家质检总局和外经贸部规定出口肉禽禁止使用的药物33种,其中抗菌素类包括:二甲硝咪唑、痢特灵(呋喃唑酮)、甲硝唑、洛硝达唑、氯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都…

    产品 2007年12月14日
  • 掌握规律与差异性,辨清“蓝耳病”

    防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在全国统一用NVDC-JXA1株,对变异毒株有较高保护力(该疫苗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超过80%,据农业部对疫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健康猪场经合格疫苗免疫注射后,均未新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但其对经典毒株有无交叉保护力,目前有关疫苗研制单位正进行后续试验。笔者指出,现在许多养猪场(户)在听说有国家调拨苗后,就放松了对经典毒株的免疫,…

    产品 2007年12月14日
  •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农医发〔2007〕22号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各地组织完成了2007年第三季度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除外,下同)质量监督抽检计划,现将抽检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抽检兽药产品4169批,合格3244批,合格率77.8%,比2007年二季度…

    产品 2007年12月17日
  • 奶牛效益要算安全大账

    未来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都将大幅度发展和提高,奶牛饲料资源及其安全性问题将是首先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农业部于1992年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2004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乳及乳制品外,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随着近期饲料原…

    产品 2008年1月14日
  • 动物细菌病也“疯狂”——洞察探索诱发耐药菌的人为成因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

    产品 2008年1月14日
  • 农业部捐赠兽药运抵广西助恢复畜牧业生产

    记者今天从农业部获悉:为帮助灾区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首批捐赠的2020多万头(羽)份动物疫苗和20多吨消毒药品已陆续运抵广西,其余疫苗和药品将于近日运往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西等地。2月3日,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发起“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倡议大型兽药企业为灾区捐赠疫苗和消毒药品。有关兽药生产企业迅速响应,积…

    产品 2008年2月15日
  • 选择使用兽药确保动物食品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倍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普遍关注,人类已进入“食品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食品安全,健康第一”已成为当今饮食文化的最高准则和至上追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问题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工程,影响动物源食品的因素很多,农药、工业污染、兽药、饲料添加剂、病源微生物、寄…

    产品 2008年2月18日
  • 兽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目前兽药行业的特点:1、 药GMP认证生产企业大量减少。根据农业部相关规定,2005年12月31日为兽药GMP报名的最后截止日期,2006年6月30日为验收通过的最后日期。2006年4月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通过兽药GMP的企业共有1232家(另有200多家正准备通过验收)。这样通过兽药GMP验收的厂家约为原来2600家生产企业的53%左右,生产企业…

    产品 2008年2月20日
  • 兽药GSP将引发经营领域新变革

    近来农业部兽药监控企业屡屡上榜曝光,屡屡弹奏出诸多不和谐音符,但应清醒的看到,随着GMP在生产领域的实施,生产领域兽药生产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生产组织及质量控制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也有目共睹,GMP相当于在生产领域做了一次大手术,企业由原先两千多家,整合至一千多家。2006年抽检结果显示,兽药生产环节兽药合格率94.9%,经营环节合格率为71.8%,使用环…

    产品 2008年2月2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