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农业科技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本网讯 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专家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农业科技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努力夺取今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座谈会上,李宁、万建民等专家围绕促进农业产学研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肖世和、赵久然、陈温福、陈瑶生、张国范等专家分别就小麦、玉米、水稻、生猪、水产等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听取他们发言后,回良玉指出,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八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能够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科技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大批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要破解难题、突破约束、消除瓶颈,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好农业科技和生产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解决好农业科技资源协同不够、科研院所改革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三不够”的问题。

  回良玉强调,夺取今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现今年农业发展目标任务艰巨,农业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务必强力推进、取得成效。一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立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特别要重视攻克种业科技难题,抓紧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二要加大重大技术的推广力度,良种良法要配套,关键技术要组装,农机农艺要融合,各种措施要协调。对今年可能发生的灾害和动植物疫情,要提早拿出技术方案,早做准备,主动应对,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三要加强推广示范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四要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以专家包县包乡、农技人员包村包户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指导和技术培训。
  回良玉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要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央要求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协作配合,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努力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条件、机制“四到位”。要切实调动和发挥好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下乡进村创造良好条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座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通报了农业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的工作安排。种植、畜牧、渔业等行业的科技专家代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原创文章,作者:段, 艳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8971

(0)
上一篇 2012年2月6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2年2月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