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商品蛋鸡场霉菌的危害及防控

1概述
霉菌生长与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称为霉菌毒素,是一类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对畜禽的影响依照摄入量、体内累积毒素量、动物的种类、年龄及性别皆不相同。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分泌: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A、B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Fumonisin毒素等),乞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鉴于目前对霉菌毒素中毒尚无好的治疗方法,“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禽病防控策略对于标准化商品蛋鸡场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只有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禽群进行综合保健,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
2标准化商品蛋鸡场霉菌的来源
2.1饲料中霉菌
各种饲料原料如玉米、谷类、豆类、花生饼粕、及豆类饼粕,在收获时或由于保管贮存不当,极易被各种霉菌污染并生长。
2.2养禽场舍内空气中霉菌孢子
平时禽舍通风不良、潮湿等均有利于霉菌的滋生。空气中也会有霉菌孢子漂浮。
2.3养禽场水中霉菌
养禽场水源受到霉菌污染或水线中滋生的霉菌。
2.4养禽场垫料中霉菌
由于禽舍内潮湿,垫料不卫生或更换不及时导致霉菌滋生。
3霉菌的危害
3.1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
霉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分泌多种酶消耗饲料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从而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
3.2饲料的适口性差
饲料发生霉变后,会在感官上有一些变化,如颜色异常、霉味、黏稠、结块等,使饲料适口性降低,霉变严重的饲料家禽拒食。
3.3损害禽类内脏器官
禽类霉菌毒素中毒会表现:肝肿大、苍白、变脆、脂肪肝等;胃底部黏膜大片出血或形成溃疡;肠道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出血,肠壁水肿、增厚;心包腔积水、心外膜出血等病变。
3.4影响免疫功能
霉菌毒素可导致免疫抑制,表现为法氏囊、胸腺和脾脏质量降低,T、B淋巴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受到抑制,补体和干扰素活性明显降低,损害巨噬细胞功能[4]。
3.5消化道机能降低
霉菌毒素刺激腺胃和肌胃粘膜,使之发生炎症,并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使肠道粘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3.6影响生殖和内分泌机能
如黄曲霉毒素可使公禽睾丸萎缩、质量降低、精子生成量减少,繁殖力和受精率下降;对母禽可引起卵巢囊肿、雌性激素分泌量和产蛋率降低[5]。
4规标准化商品蛋鸡场霉菌综合防控策略
4.1饲料中霉菌的预防
4.1.1保持饲料及原料的干燥
水分是引起饲料霉变的一个主要因素,当饲料中水分含量达17%~18%时,真菌极易繁殖产毒。因此控制饲料水分在安全线以下、并保证干燥均匀一致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4.1.2缩短饲料的储藏时间
有调查表明,饲料的储藏时间超过45d就容易引起霉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饲料的霉变程度越大。因此购进饲料原料要减少库存时间,加快周转,减少流通环节。
4.1.3添加化学防霉剂
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5%、储存环境不良、运输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饲料会滋生霉菌,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又会生成水,使饲料霉变加剧,所以添加饲料防霉剂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常被用作防霉剂的有丙酸及其盐类、其次是山梨酸及其盐类。
4.2禽舍内空气、禽饮用水、垫料的霉菌预防
4.2.1加强鸡舍内通风、消毒
定期用空气暴露法对禽舍内空气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一旦发现霉菌超标,立即查找原因,消除引起霉菌滋生的因素,同时加强禽舍内通风换气,加强消毒,可以选择用0.5%过氧乙酸(或10%百毒杀1:600)每天带鸡消毒2次,每天监测,直到空气质量达标,然后确定在此季节的消毒间隔。
4.2.2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
定期用倾注法对禽饮用水的水源、水线中的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一旦发现霉菌超标,立即查找原因。如果水源被污染,则要更换水源,如果水线被污染,可以定期用“荷兰肯特斯水线清洗剂”清洗水线,并监测效果,确定清洗间隔。
4.2.3及时更换垫料或清除粪便
鸡舍内垫料、粪便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容易滋生霉菌,因此要及时更换垫料、清除粪便,以免造成环境的霉菌污染。
4.3发生霉菌病禽群的治疗
用0.05%硫酸酮溶液饮水,连饮5d,停饮3d,再饮3d;用制霉菌素混料饲喂,每千克饲料添加100万单位,连用1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略
本文原文刊于本杂志2011年10月刊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842

(0)
上一篇 2011年11月14日 下午2:20
下一篇 2011年11月14日 上午11:13

相关推荐

  • 马疥癣

      由蜻类侵袭体表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剧烈痒觉、炎症、脱毛为特征。治宜杀虫。  【处方1】   伊维菌素0.6g   用法:按1kg体重0.Zmg一次皮下注射。   说明:注射局部可能出现暂时性水肿和疹痒。   【处方2】   2。%氰戊菊醋乳油适量   用法:配成0.05%-0.1%溶液喷洒体表,隔周重复1次。   【处方3】擦疥方   狼毒500g …

    兽医 2011年4月6日
  • 犬螨病

    由犬疥蜡和犬耳蜻或蠕形蟠寄生所致。临床上以皮肤剧痒、皮肤增厚和脱毛为主要症状。治疗以驱杀瞒虫为主。   【处方1】   伊维菌素1.0-8.0mg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按1kg体重0.2mg用药。   【处方2】   蜡净适量   用法:按1:200比例稀释,患部剪毛后擦洗。   【处方3】   百部500g 蛇床子250g 土荆皮250g   用法:共…

    兽医 2011年4月6日
  • 国际小动物兽医师大会邀请函

    大会概况 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宠物饲养与宠物消费已成为城市消费的新亮点。随着饲养宠物的增加,小动物医疗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是全美一家领先的兽医学院,致力于为当前和未来培养兽医和生物医学科学家,探索和研究新的知识和技能。学院由全美认证,已培养近4000名兽医及数百名科学家,学院师资团队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得…

    兽医 2016年1月7日
  • 坚持治未病理念,防控猪的腹泻病

    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这些因素包括: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猪生物学性状、病原微生物等。特别是由于细菌、寄生虫、病毒及真菌等病原体和营养代谢因素引起的肠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目前引起腹泻的常见致病因子。通常将这些因素分为非传染因子和传染因子。  1 非传染性致病因子  1)仔猪胃肠道的不成熟,特别是胃酸分泌量比成年猪低得多,杀…

    兽医 2012年12月13日
  • 牛食道梗塞是如何发生的?

    牛食道梗塞是如何发生的?   该病又称为食管阻塞,是由于吞咽物过于粗大和/或咽下机能紊乱所致发的一种食管疾病。常因采食胡萝卜、白薯类块根或未被打破和泡软的饼类饲料所引起。突然发生采食中止,头颈伸直、流涎、咳嗽,不断咀嚼伴有吞咽而不能的动作,摇头晃脑,惊恐不安。可分食道前部与胸部食道阻塞两种。食道前部阻塞可以在颈侧摸到,而胸部阻塞可从食道积满唾液的波动感诊断。

    兽医 2011年6月9日
  • 犬肠梗阻的诊疗体会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运行发生障碍,不能顺利通过。本病由管腔内的原因(肿瘤,息肉,异物,肠套叠)、管壁内的原因(血肿,脓肿,先天性狭窄,炎症损害)、管壁外的原因(粘连,外科手术后狭窄,因肠系膜撕裂所致狭窄,邻近脏器异常)和功能性原因(血钾过低,急性病毒传染抑制肠道蠕动)等原因所致。根据本病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便秘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和肠套叠三类)。  1 就诊…

    兽医 2012年11月19日
  • 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3一20日龄雏鹅的败血性传染病。以小肠渗出性炎,小肠中段、后段形成蜡肠状栓子为特征。治宜消除病原,做好免疫预防。   【处方】   抗小鹅瘟血清1-2ml   用法:一次皮xia注射。15日龄以下1ml,15日龄以上2ml。   说明:预防量0.5ml。饲料中加入葡萄糖、维生素B1、维生素C,可增强抗病力。  

    兽医 2011年4月6日
  • 浅谈猪呼吸道疾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为代表的呼吸道疾病是导致近几年来猪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一个病因,可以说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了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除了可以造成直接死亡,影响成活率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猪只增重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 出栏时间推迟,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和治疗费用,降低了养殖效益,导致养猪户损失巨大。从病因来看有病毒引起的、细菌引起…

    兽医 2012年8月16日
  • 犬胃肠溃疡

    临床可见慢性顽固性呕吐,吐血、便血和贫血等症状。治疗以加强护  【处方】   元胡3g木香3g,香附4g 佛手4g乌药3g乳香4g 没药4g海缥峭5g贝母2g 吴茱英3g砂仁3g甘草2g   用法:煎汤取汁,加入2mg阿托品分上、下午2次服完,连用5剂。

    兽医 2011年4月6日
  • 一周兽医要闻纵览—161期(国际版)

    【国际疫情动态】   非洲猪瘟 拉脱维亚发生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5月3日,拉脱维亚农业部兽医服务局通报,坎达瓦市等5地发生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5头野猪感染,2头死亡,3头被销毁。 乌克兰发生2起家猪和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5月3日和8日,乌克兰国家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部通报,基辅州和敖德萨州各发生 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5头家猪感染死亡,390头被销毁…

    2018年5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