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违规售卖原料药喹乙醇监管存漏洞新药取代难

由于良好的抑菌促生长作用,喹乙醇在养殖业里风靡已久。但经过长期的养殖实践和实验探索,人们逐渐发现喹乙醇有中度至明显蓄积毒性和一定的遗传毒性,特别对禽类和鱼类的影响尤大。如果使用不规范,会对动物机体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害人体以及生态环境。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明文禁止喹乙醇使用于家禽和水产养殖,使用范围仅限于农业部在2001年第168号公告中规定的:只能用于体重低于35千克的猪,饲料中添加量为50ppm。
然而,记者发现,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严加监管、限制使用的药品,竟然在网上充斥着原料药的售卖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转账付钱——物流提货”的模式得到含量达98%的喹乙醇原料药。这种泛滥无序的销售渠道无疑增加了喹乙醇被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的可能性,给监管带来困难。
网售原料药
“掌柜”好淡定
经过简单的搜索,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网上销售的喹乙醇一般为含量98%的原料药,包装分两种:一种是10公斤一桶,一种为25公斤一桶,每公斤价格在40-80元之间不等,根据购买量的不同和邮寄成本来调节。
记者随后以养殖户买药的名义联系了几个商家,其中一个自称“武汉银河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李经理”的男子称,该公司以10公斤为单位卖,650元包邮。记者随后使用的剂量和休药期等问题追问,“李经理”承诺喹乙醇是一种很安全的原料药,没有休药期,使用剂量也可自由调整。记者继续表示自己有意做喹乙醇的经销,李欣然开出条件——进货100公斤以上可以优惠至50元/公斤。
网售喹乙醇原料药的商家云集景象让人吃惊,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将原料药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而实际上,网络销售已经成了部分商家销售原料药的重头戏,据一个叫徐洁的“掌柜”向记者介绍,他们使用网络销售的方式已经有七八年了,卖出去的喹乙醇范围很广,量也不少,每个月的销量以吨计,其中南方市场就占到半壁江山。
这种乱象想必是主管部门没有注意到的。据农业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加强了兽药监督执法力度,共检查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养殖场27万多个,查处案件2269起,查处假劣兽药约12万吨和56万支,货值金额1142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企业412个,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135个,整治重点区域2453个。没想到百密一疏,让钻空子的商家利用网络平台,借助金融和物流的便利,顺利地进行违规销售。
事实上,违规出售原料药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让人担忧的是销售人员对用药常识的漠视,比如上述“李经理”,对自己销售产品的使用剂量、范围和休药期毫无概念,如有缺乏喹乙醇使用经验的养殖户听信其言,难保不会造成滥用喹乙醇而不自知的后果。
国内喹乙醇用量增长快
食品安全存隐患
德国拜尔是最早研制喹乙醇的机构之一,1965年,该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喹乙醇,并用于仔猪腹泻的防治。1976年欧共同体批准喹乙醇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作猪、犊牛的生长促进剂。中国科技界从8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喹乙醇,进行研究后,将喹乙醇认定为抗菌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并大量进口、使用。国内的喹乙醇最早于1981年由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研制成功,并被定位和推广为动物生长促进剂。
由于毒副作用过大,喹乙醇很快在欧美遭受了被禁止使用的待遇。在中国情况却有所不同,使用量一直呈增长态势。据兰州牧药所副研究员周绪正介绍,国内使用喹乙醇的量几乎是“几何式”增长,他在2007年作相关研究的时候就粗略统计到每年的喹乙醇使用量在3000吨以上。
北京中农发药业有限公司也在2008年对喹乙醇进行了产能分析,数据显示,我国的喹乙醇生产能力大致保持在年产7000吨左右,受到使用范围的限定和畜禽中毒事件的消极影响,喹乙醇的市场有所萎缩,实际生产量不足3500吨,其中国内使用约3000吨,出口约500吨。
农业部在2001年的第168号公告中严格限定了喹乙醇的使用,然而由于获取渠道容易和监管难的问题,近年来,喹乙醇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比如2007年底,广东兴宁400头猪仔因食用喹乙醇超量的饲料致死;2009年,央视报道了一起饲料公司生产的鲤鱼饲料含有水产违禁药物喹乙醇,造成当地鲤鱼大量死亡的风波。
对于国内对喹乙醇“留一手”,允许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情况,华南农业大学动科院教授冯定远这样解释:中国跟欧美的国情不同,养殖过程中对药物的依赖性还比较大,禁止使用喹乙醇在一定时期内不太可能,而且喹乙醇比较便宜,规范使用的话能给养殖户在成本上减轻负担。
不过也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弊大于利,他早就希望能够把喹乙醇完全禁止了,他认为以现在国内的养殖规范程度和兽药监管水平来看,只要有一丝合法空间,喹乙醇就能毫无阻碍地到达养殖户手里,怎样使用完全是“见仁见智”、难以监管的,近几年的经验就是“不发生问题就没人问,有事故发生才有人管”。
新秀喹烯酮
想说取代不容易
鉴于喹乙醇在养殖业越来越尴尬的地位和行业对抗菌促生长的需求,一些机构迅速着手喹乙醇替代物的研制,其中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化学合成新兽药——喹烯酮就是其中的一个想要取而代之的新秀。
喹烯酮原料药和预混剂是中国乡镇企业总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新型兽药,2003年8月26日,农业部在第295号公告批准新兽药喹烯酮及喹烯酮预混剂为一类新兽药并颁发了两个新兽药证书。
同为喹恶啉类药物,喹烯酮同样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特性。而且在宣传中号称比喹乙醇更安全、无毒副作用。
兰州牧药所副研究员周绪正曾在2004-2007年间参与喹烯酮的研发和实验,他对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实验数据发现,喹烯酮在猪上面的使用相比喹乙醇而言,安全系数较高,毒性小很多。
记者随后发现,喹烯酮原料药也能够轻易在网上买到,价格在55元/公斤左右,与喹乙醇持平。但是对于它能否弥补喹乙醇的缺陷,甚至取喹乙醇而代之,业内有不同意见。
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实验并发表的《喹烯酮和喹乙醇对人源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显示,喹烯酮和喹乙醇对人的肝细胞均有一定的毒性,其中喹烯酮的遗传毒性比喹乙醇小,但在细胞生长方面的抑制作用比喹乙醇大。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743

(0)
上一篇 2011年9月6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1年9月5日 下午2:21

相关推荐

  • 反受其害的祸根:疏忽“度”的控制

    尽管人们认识到砷对有些动物可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目前尚未见到在生产中由于缺砷而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的报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于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科学把握住有机砷添加剂“度”的分寸,把合理利用有机砷添加剂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及控制其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结合起来,已刻不容缓!专家提出,由于对有机砷的促生长效果和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

    监管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 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

    监管 2007年11月13日
  • 农业部公告第965号(关于兽药GMP合格企业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65号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监管 2008年1月7日
  • 抑制病毒复制的“新式武器”:RNA干扰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人畜共患疾病不仅威胁畜牧业发展,更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例如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又如在猪、牛、羊中传播极快的口蹄疫病毒,也是对人类健康潜在威胁。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一旦在家畜中疾病暴发后,先采用干扰技术抑制病毒快速传播,减少大牲畜的屠宰数量,降低经济损失,为随后大规模免疫接种争取时间,提高免疫效率。还有些动物可能是人类病毒天…

    监管 2008年1月14日
  • 有机砷制剂的“入骨”之毒——砷制剂在养殖生产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有机砷制剂有氨苯胂酸(商品名:阿散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商品名:洛克沙生),由于其确实存在药物残留和环境毒性,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规则》中,已明确将二者列为禁用品。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有机砷虽然无急性毒性,但长期使用或过量添加会引起动物组织器官崩溃,同时抑制多种组织酶的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砷化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本质上是相同的,砷能杀灭细菌和寄…

    监管 2008年1月14日
  • 农业部公告第973号(关于兽药GMP合格企业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73号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经现场检查及审核,现批准北京生安药业有限公司等16家兽药生产企业为兽药GMP企业(见附件),核发《兽药GMP证书》。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生物药厂等2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兽药GMP复验(见附件),核发《兽药GMP证书》。 特此公告 附件:兽药G…

    监管 2008年1月16日
  • 农业部公布2007年全国农业系统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2007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3.6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3280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春耕生产和春季动物疫病防控顺利进行,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7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5起假劣…

    监管 2008年3月27日
  • 农业部公告第101l号(关于进口兽药注册目录等)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核,批准匈牙利诗华一费拉西亚兽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在我国注册,现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产品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批准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美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等2种进口兽药产品在我国再注册,现核发《…

    监管 2008年4月18日
  • 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第二十二批 2008年4月22日至2008年4月28日)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农业部派出的专家组对以下2家企业实施GMP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现将检查情况在中国兽药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08年4月22日至2008年4月28日,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八号中国兽药监察所质量监…

    监管 2008年4月23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17号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空衣壳复合型)制造及检验暂行规程(附件1)、暂行质量标准(附件2)及标签和说明书(附件3),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1.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   2.质量标准   3.标签和说明书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四日

    监管 2008年4月3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