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

我国目前非洲猪瘟疫情逐渐稳定,新发疫情逐渐减少,全国大部分省份解除封锁,生猪养殖进入补栏复养期。2018 年8 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极大损失,面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提振行业信心,以必胜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应打赢非洲猪瘟攻坚战。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非洲猪瘟唯一有效解决方法,生猪养殖企业只有真正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并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控制非洲猪瘟。

生物安全就是防止病原在地域、畜群间传播而采取的各种措施。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进场,内部生物安全措施降低场内传播可能性。而过去的生物安全管理不能胜任非洲猪瘟防控,只有不断转型升级才能真正防控非洲猪瘟。

一、生物安全要因“病”制宜

非洲猪瘟病毒不同于以往任何病毒,总结起来就是“病毒大,危害大;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无疫苗,无兽药;环境抗性强,生命力强;传染源复杂,传播途径复杂;排查难,清除难。”因此,非洲猪瘟防控难度较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刻认识到非洲猪瘟防控的难度才能因 “病”制宜。

二、生物安全要因“场”施策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养猪的环境及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养猪场的条件及问题也都不同,因此,强调生物安全管理要因地制宜。建立“一场一策”生物安全管理方案,因“场”评估后制定可操作的生物安全方案。

以场为单位的风险评估分为横向、纵向两个方面。横向评估包括非洲猪瘟病毒入场的可能风险,纵向评估包括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后防控效果的反馈。横向评估要求全员参与,目的是全面查找猪场横断面的管理盲点和漏洞,针对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评估,找出所有可能传入的管理风险漏洞,采取有效措施填补漏洞。通过纵向评估,对上一阶段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做出反馈以指导对管理制度的修改,修改后的落实情况在下一阶段评估中再进行考核。

三、生物安全要因“点”施策

猪场传入风险点无处不在,百密一疏,就可能引发非洲猪瘟。养猪场负责人必须高度警惕各个风险因素,按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风险高低逐项找风险点,因“点”施策。

1. 人员管理是核心。人员风险也是最高风险。先管好人心,再做好人事,才能真正落实生物安全各项措施,才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1)管好人心。人员应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非洲猪瘟, 通过内部培训,提高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及生物安全防控意识。

2)做好人事。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猪场与人员签订生物安全落实协议,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或未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的人员应立即得到相应处分。

3)人员管理制度要不断升级, 强调人员管理要点。人员出入管理原则是外部人员严禁入场,内部人员减少出入猪场的频次。任何人员入场必须经登记、洗消、更衣、换鞋等步骤。密切关注收猪人及拉猪司机的相关活动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

2. 车辆管理是重点。车辆流动是造成非洲猪瘟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划分猪场防控缓冲区,禁止外来拉猪车、拉料车、拉粪车进入猪场缓冲区,在缓冲区外建立车辆的清洗消毒站,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干燥。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车辆物流系统。猪场内部的运猪车、装料车、拉粪车、私人车辆严禁出场,尤其应注意拉粪车,以及道路上留下的猪粪便。

3. 环境管理是基础。密切关注猪场周边非洲猪瘟疫情流行环境, 加大猪场内外环境的清洗消毒力度, 科学使用有效的消毒药,如火碱、戊二醛等,圈舍消毒前进行彻底清洗。加强啮齿类、昆虫、鸟类的防控,场区安装防鸟网、猪舍安装纱窗等。

4.物料管理不容忽视。饲料、兽药、疫苗、饮水等物料的来源可靠(非疫区),选择熟化全价料,不使用含有猪血成分的饲料。每批次的投入品进行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定期对饮水进行检测。物料入场前进行严格消毒,严禁携带任何猪肉产品入场。

5. 复养需谨慎。我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下降,为了稳定市场生猪供应,科学复养和补栏迫在眉睫,但盲目补栏不可取,科学复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空栏时间。2)保证圈舍及周边环境清洗消毒彻底。3)保证复养前全面环境检测。4)保证对猪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科学评估。5)保证哨兵猪监测合格。6)保证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完善并落实到位。

非洲猪瘟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中国动物保健·官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60939

(0)
上一篇 2019年6月24日 下午8:54
下一篇 2019年6月24日 下午8:50

相关推荐

  • 喜讯!田克恭团队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普莱柯公司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

    2019年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表彰了2018年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工匠精神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研究员主持申报的“猪禽重要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普莱柯公司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
    (长按图片扫码阅读更多详情)

    2019年1月7日 资讯
  • 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牦牛新品种填补无角舍饲化国际空白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联合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发布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该成果填补了牦牛无角舍饲化国际空白。兰州牧药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阎萍研究员带领科研成员,历经20余年自主创新、联合攻关,继成功培育大通牦牛之后,再次培育出牦牛新品种,对满足牦牛产区多元化饲养模式,降低草原载畜量,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

    2019年6月28日
  • 《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2.0版,增加了操作流程图等内容,更加直观展现技术要点

    3月13日,中国农科院组织召开支撑生猪恢复生产研讨会,发布《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2.0版等3个技术指南。 相较去年9月发布的1.0版,《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2.0版根据推广应用中的实际操作,增加了操作流程图,优化了部分操作流程和细节,增加了口服碘常用消毒药。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介绍,2.0版更科学有效、更容易理解和操作,有助于提高养殖场户的…

    2020年4月6日 资讯
  • 国务院就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条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提问。饲料质量安全面临更高要求问:为什么要对现行条例进行修订?答:现行条例自1999年公布施行以来,对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讯 2011年12月5日
  • 犬细小病毒酶免层析检测试纸条获得新兽药证书

    近日,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宠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利用免疫层析方法成功研制了犬细小病毒酶免层析检测试纸条,并获得三类新兽药证书(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6号)。 据悉,犬细小病毒酶免层析检测试纸条利用快速的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犬粪便、肛拭子和病毒培养物等样品中犬细小病毒。该试纸条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特点,检测犬细小病毒病毒时,20~30分钟内凭目测便可得出可靠结果…

    2019年1月15日
  • 非洲猪瘟检测试剂剔除机制及价格规范,农业农村部明确要加强管理

    农业农村部将在质量,价格,期限等方面严格监管非洲猪瘟现场快速检测试剂。

    2019年1月22日
  • 提高农村母牛繁殖力的措施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牛业、乳业的发展速度及农户自家的经济收益。为了提高母牛的生产力,已广泛乳肉兼用、肉用牛品种,应用这些优良品种的冻精,进行杂交改良当地母牛,已取得一定效果。2008年,我们通过对全县8个乡,6个镇进行了深入调查后,采取以下措施,配种率达95%,受胎率92%,犊牛成活率达98%。一、改善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的膘情(1)母牛的营养是提高母…

    资讯 2010年7月22日
  • 饲料所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走进青藏高原开展科技扶贫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走进西藏和青海,针对牦牛养殖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中国有牦牛约140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居世界第一位。青海有牦牛约500万头,是牦牛资源第一大省。牦牛在高寒草地畜牧生产系统具有不可替代性,是高原肉牛产业的基础。西(青)藏高原海拔高、寒冷、缺氧、干旱导致天然草场退化、青草生长期短、牧草产草量低、营养供…

    2019年1月25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5月21日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5月21日15时,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石嘴山市惠农区河滨街道办事处某养殖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该养殖户存栏生猪40头,发病4头,死亡3头。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当地。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

    2019年5月22日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赴京闽督导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时强调 坚持疫病防控和生产供应两手抓 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11月23-24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赴福建莆田市、北京市房山区督导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并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对非洲猪瘟防控有关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他强调,要统筹兼顾,坚持疫病防控和生产供应两手抓,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措施落地,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于康震对北京市迅速果断处置疫情、全面开展监测排查和溯源追踪、生猪调运监管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一要提高…

    2018年11月2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