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遇龙院士 营养免疫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

非洲猪瘟的防控主要依赖于生物安全体系,但饲料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那么营养免疫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中可以起到多大作用呢?

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表示,可以通过饲料调控生猪免疫状态来保护易感动物、防控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强毒型致死率可达100%,防控上仍无有效疫苗,只能依靠检测和扑杀。印遇龙院士对非洲猪瘟病毒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非洲猪瘟病毒是相关病毒科唯一成员,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有着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而且具有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并且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非常复杂。

众所周知,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是预防传染病的三大要素。印遇龙院士认为,保护易感动物可通过饲料调控生猪免疫状态!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非洲猪瘟自身免疫特点异常复杂。强毒型非洲猪瘟致病猪在3-4天死亡的可能因为细胞因子风暴。在5-7天导致病猪死亡的可能因为免疫复合物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器质性病变加重,主要器官出现循环衰竭而死。而10-15天死亡的可能因为免疫复合物-III型超敏反应。

另外,在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反应中,抗体和T细胞在病毒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保护ASFV中的起了关键作用;CD8+T细胞在感染中细胞优先增殖。

在没有非洲猪瘟疫苗的情况下,通过改善抗体、细胞因子和T细胞活性来提高生猪存活率是否可行呢?

印遇龙院士认为这是一个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表明,精氨酸等多种功能性氨基酸具有激活肠道天然免疫反应而预防仔猪ETEC感染的功能效应;天然植物提取物激活相关非特异免疫因子,对畜禽养殖可起到提高免疫、抗菌防病、抗病毒等作用;混合肌注白细胞介素-4、转移因子、生理盐水,能有效提高猪的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

印遇龙院士强调,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功能性氨基酸、免疫因子添加剂、饲料预消化技术等可以调控生猪免疫状态,对疫病预防是有帮助的。

除了营养免疫方面的内容,印遇龙院士还就饲养管理方面的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

饲养管理:要保障精确营养安全、生物防控安全及环境控制安全。精确营养上,要确保饲料、猪舍内的空气以及猪舍内用水的安全性,并确保猪舍内能接受到阳光照射。

生物防控:要求猪场严格管控人流、物流、车流、猪流;建立针对老鼠、苍蝇、蚊子、鸟类、蛇类的防控体系。

环境控制:猪场外要做到远离、隔离、阻断、中转;猪场内要做到独立、干燥、通透、阳光照射。

自从去年我国在血浆蛋白粉原料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后,饲料生物安全已然变得尤为重要。当然,也有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既然血浆蛋白粉是高危带毒原料,那以后不用含血浆蛋白粉的饲料就没事了。但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饲料由于其生产、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繁多,污染的机会实属不少。尤其是自配料养殖户使用的原料,大多都无来源追溯,也无用前检测,只是简单的粉碎混合,其感染风险极大。

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污染,如:原料带毒、人员和车辆携带病毒、虫害鼠害、以及有害微生物发酵等。饲料产品的制成从原料的筛选到一定的生产工艺,最后出厂运输到养殖户手里,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是精髓。无论哪个环节出现污染,必将后患无穷。

虽然,非洲猪瘟病毒的宿主是家猪和野猪,主要通过间接和直接接触传播。但是发病猪、隐性感染猪、病猪排泄物和污染物、以及软蜱等吸血昆虫媒介都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这些传染源可以通过车辆、人员、甚至空气等媒介传播开来。

因此,饲料厂虽然没有猪群,但是人员和车辆的流动、生物媒介等,都有可能造成饲料携带非洲猪瘟病毒。

文章来源: 中国猪业

印遇龙院士  营养免疫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中国动物保健·官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60202

(0)
上一篇 2019年5月17日 上午9:48
下一篇 2019年5月17日 上午9:40

相关推荐

  • 省局发布《2018年山东省饲料兽药管理工作要点》

    近日,省畜牧兽医局制定印发《2018年山东省饲料兽药管理工作要点》,内容涵盖6大类、14项工作措施,以有力推动全省饲料、兽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全文内容如下。 2018年山东省饲料兽药管理工作要点         山东作为饲料与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大省,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市场高层次需求之间的矛盾、个体数量多与著名品牌少之间的…

    2018年4月26日
  • 哈兽研发现马传贫病毒致弱引起细胞线粒体反应新机制

    近日,我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晓钧团队首次证明了不同毒力的马慢病毒,即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传贫病毒,EIAV),感染细胞后通过引起线粒体不同反应从而产生炎症或细胞凋亡,该发现为解释慢病毒致弱和慢病毒活疫苗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成果以“Attenuation of Equine Lentivirus Alters Mitochondrial Pr…

    2019年8月26日
  • 亚洲动物健康创新论坛将于10月在香港召开

    转发会议消息:由英国Kisaco 主办的”亚洲动物健康创新论坛”议程已经公布。在过去的两年里,论坛得到了众多知名国际、国内动保公司和金融投资机构的关注和支持。这个论坛给国内外动保企业提供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为大家带来前沿科技和宝贵的合作商机。中国兽药协会才学鹏会长将为论坛作开幕演讲。 (来源:中国兽药协会)

    2018年8月1日 会讯
  • 中兽药生产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中兽药提取物委托加工生产有关事宜的通知》(农办医[2010]8号)发布后,引起了中兽药生产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为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对该规定的意见和建议,为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间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协会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兽药生产企业座谈会”。农业部兽医局药政处耿玉亭副处长、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科技处顾进华副处长、化药审评处巩忠福博…

    资讯 2010年5月26日
  • 宠物疫苗成长空间巨大 猪用动保产品增幅最小

    养殖规模 中国养殖业规模发展空间较大。中国大陆的人均肉类消费量目前约为40公斤/年(不含水产品约为30公斤/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肉类消费量达120公斤/年,为中国的3倍。即使是饮食习惯与中国大陆较为接近的香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不含水产品)也分别达到了133、43、59和70公斤/年,是中国的1.4~3.3倍…

    畜牧 2014年8月19日
  •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要求 猪肉制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

    针对媒体报道水饺等猪肉制品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已要求企业立即追溯猪肉原料来源并对猪肉制品进行了处置。两部门已派出联合督查组调查核实相关情况,要求猪肉制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猪肉原料的管控,落实检验检疫票证查验规定,完善非洲猪瘟检测和复核制度,防止染疫猪肉原料进入食品加工环节。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要求各地全面落实防控…

    2019年2月18日
  • 中国农科院发布猪场复养技术要点及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相关附件(可下载) 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以大北农集团为例
    非洲猪瘟检测与诊断技术要点
    非洲猪瘟防控清洁消毒技术要点

    2019年9月10日
  • 2018畜牧养殖设备展览会

    养猪设备  禽业设备 牛羊设备 环保设备 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国家有关一系列养殖的政策法规也纷纷出台,自从禁养限养法规出来后,许多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逐步退出规定区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养殖场成为现阶段养殖业发展的主流。 未来养殖模式也向着“规模化、无污染、分区集中养殖”的方向发展。养殖企业对畜牧设…

    会讯 2017年11月8日
  • 奶牛优质高产饮水管理措施

    产奶期的奶牛比不产奶的奶牛需水量要大很多。如日产奶30千克,日供水量90升~110升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青年奶牛和犊牛的日需水量也有差异。1月龄的犊牛,其需水主要来自奶中的水分,1月龄~3月龄的犊牛日供水量要求在10升左右,3月龄~6月龄的犊牛则需水15升左右,青年母牛平均日需水量在30升左右。有条件的养牛场(户)可在牛舍内安装自动饮水器,让牛随时饮水。也可…

    资讯 2010年7月7日
  • 买团享实惠 任性逛展会

    ——青岛高烽0元飞重庆提前引爆畜博会   2015年5月18日~20日,第十三届(2015)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作为畜牧行业的重要会议,畜博会一直以来均着力于优化行业产销对接环境,提供业界人士交流合作的理想渠道。   为更好地突出畜博会主题,凸显畜博会的重要意义,帮助更多畜牧人士更好地利用此平台,赛尔传媒已经连续4届在畜博会上组织买家团…

    畜博会专题 2015年2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