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陈化兰院士团队对H5N1禽流感疫苗使用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李呈军、步志高和陈化兰在cell子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发表的题为Avian influenza vaccines against H5N1‘bird flu’ 的综述非常经典。我们昨天介绍了H5N1禽流感疫苗的研制进展部分(研究进展|陈化兰院士团队综述最新H5N1禽流感疫苗及评价)。今天介绍疫苗使用部分。

H5N1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有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属于正粘病毒科,分为甲、乙、丙三属。到目前为止,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属可引起禽流感。

根据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甲型流感病毒属可分为不同亚型。已经鉴定出甲型流感病毒属有18种血凝素亚型(H1-H18)和11种神经氨酸酶亚型(N1-N11)。其中,H1-H16和N1-N9亚型都是从水禽中分离到的,而H7N10和H18N11病毒从蝙蝠中分离到。

已经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存在于3个大陆的60余个国家的家禽和野鸟中。需引起注意的是,H5N1禽流感病毒已经在孟加拉、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的禽类和野鸟中地方性流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禽类养殖体系不完善,几乎没有适当的生物安全措施。这种状况有利于不同来源的病毒重组,增加了病毒多样性,加速了H5N1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H5N1禽流感病毒给养禽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H5N1禽流感病毒在禽类和野鸟中的爆发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它们的广泛传播已经导致了641例人类感染的事件,其中380例是致死性的。

最近几个研究揭示H5N1禽流感病毒通过获得α-2,6-唾液酸结合能力或者和2009年H1N1流行毒株重组从而可在哺乳动物中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控制和阻止H5N1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对于保护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全球威胁,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制定了全面的策略来有效控制和阻止H5N1禽流感。

这些策略包括生物安全、扑杀病禽、诊断和监测、通报和宣传以及免疫。在被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60余个国家中,13个国家已经零星地或是规律地使用免疫策略来防控H5N1禽流感。

H5N1禽流感疫苗的使用

考虑到H5N1病毒的全球传播,仅通过扑杀来控制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许多感染国家实施免疫是全面控制措施里的一部分。当H5N1病毒高度流行时,疫苗被作为紧急预防措施。在H5N1病毒肆虐的国家,如中国、埃及、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已经实施大规模的免疫程序来应对禽流感,这些国家使用的疫苗数量占全球的99%。

灭活疫苗的使用

疫苗免疫首次于2002年在香港实施。一种由A/chicken/Mexico/232-CPA/94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在小范围内使用。

2003年起,香港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免疫程序。

2003年末,H5N1病毒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爆发。

从2004年起,基于反向遗传技术制备的灭活疫苗开始在中国大规模使用以控制H5N1禽流感。

在中国,由A/turkey/England/N28/1973制备的灭活H5N2疫苗在2004-2006年被使用(见表2)。

研究进展|陈化兰院士团队对H5N1禽流感疫苗使用的分析

最初的重组疫苗株(Re-1)由A/goose/Guangdong/1/96病毒制备。

中国已启动了全国性的监测,一旦出现疫苗毒株的抗原性与流行野毒毒株不符的情况,新的疫苗毒株就跟进研制并快速更新。

到目前为止,基于反向遗传技术制备的这种灭活H5N1疫苗种毒在中国大陆已经被更新三次,包括Re-1, Re-4, Re-5, Re-6。

值得一提的是,两种不同的疫苗种毒产生的三种结合,包括Re-1/Re-4, Re-4/Re-5, Re-4/Re-6, 已经在多种H5N1毒株爆发的地区生产和使用。

在中国使用的这种疫苗也出口到其他国家,包括埃及、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国、缅甸、蒙古,证实了这种疫苗能有效控制H5N1禽流感病毒。

2011年,一种具有A/chicken/Egypt/18-H/09 HA和NA基因的疫苗在埃及被生产和使用。

到目前为止,超过1000亿羽份的灭活疫苗已被使用。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使用

除了灭活疫苗,中国也使用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2005年,少量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被使用。

2006年初,一种二价重组新城疫载体H5N1禽流感疫苗rHL5-1在中国被批准使用于鸡。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由RNA病毒研制生产的活病毒载体疫苗。

目前为止,重组新城疫载体疫苗已经被更新两次,一次是在2008年,使用A/duck/Anhui/1/06的HA基因,一次在2012年,使用A/duck/Guangdong/1322/2006的HA基因。

2006-2012年间,中国生产了超过110亿羽份的二价重组新城疫载体H5N1禽流感疫苗,对鸡进行免疫。

总结

H5N1禽流感病毒给家禽和野鸟带来了严重的疾病。实施免疫在减少养禽业损失、降低环境中病毒浓度、确保生物安全、阻止病毒从禽类传播到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验告诉我们,现代生物技术,例如反向遗传技术,使得流感疫苗的研制更加容易,并可使疫苗具有我们想要的特性,如高繁殖率、低致病性、高免疫原性。

为确保免疫策略在将来依旧有效,必须加快研究不同种类的疫苗,建立最佳动物模型。建立动物模型应该考虑动物的种类、年龄、免疫后的状态以及不同疫苗联合使用的潜在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以及国际上,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措施,那么有效控制H5N1将成为一个难题。

在中国,国家和省级水平的控制措施已较完备。政府对扑杀的禽类进行经济补偿。在H5N1免疫方面,中央政府负担疫苗的费用,这些费用被分发给养殖户。和免疫一起实施的还有快速诊断和监测、扑杀、宣传以及不断改进的生物安全措施。

本文由白洁翻译,周盼伊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社

新媒体总监

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陈化兰院士团队综述最新H5N1禽流感疫苗及评价

研究进展|原来这种病毒数十年前就潜伏在猪群了!回顾性检测得知这些事情!

研究进展|非洲猪瘟病毒在中国变异了?饲料传播风险有多高?.

“ 

您对哪方面内容感兴趣?请文下留言,或者加微信18602027919,兽医学习小组将同您一起学习,分享探讨研究进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中国动物保健·官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8995

(2)
上一篇 2019年3月7日 下午7:21
下一篇 2019年3月7日 下午6:58

相关推荐

  • 浅论饲料状态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长期以来,乳仔猪开食料的研究偏重于饲料营养、饲喂方法以及添加剂等方面,而忽略了饲料状态方面的研究。在仔猪断奶时的各种应激中,食物由液态母乳向干粉饲料的突变对仔猪的影响较大。这种应激会导致仔猪的采食量和消化率下降、肠道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近年来,随着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的推广,这些不良的影响更愈严重。因此,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降低…

    资讯 2012年6月5日
  • 河南温县召开2019年生猪经纪人及备案车辆管理工作会议

    寒冬已过,大地回春。为提高经纪贩运人非洲猪瘟防控意识,做好贩运车辆备案管理工作,温县动监所由温县农业农村局畜牧部门牵头在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19年生猪经纪人及备案车辆管理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温县农业农村局畜牧部门局长、动监所所长、动监所区域所长、经纪贩运人共30余人。 会上强调: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2019年3月5日
  • 海南省儋州市、万宁市、海口市秀英区、澄迈县、保亭县、陵水县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

    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过15天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后,再引入哨兵猪继续饲养15天,哨兵猪未出现临床症状并且病原学检测为阴性。5月21日至23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疫区进行现场评估验收,验收结果符合关于疫区解除封锁的有关规定,上述非洲猪瘟疫情已被扑灭。当地政府分别于5月22日20时、5月23日零时、5月24日零时、5月24日8时、5月24日12时正式对儋州市、万宁市、澄迈县和保亭县、陵水县、海口市秀英区疫区解除封锁。

    2019年5月26日
  • 峰回路转铸利剑 一念花开满目春

    ——记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畜牧业就是这一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疫病防控就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生猪产业与发达国家主要差距所在。中国工程院陈焕春院士认为“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是压在养猪业头上的三座大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2019年1月9日 资讯
  • 解读《中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北京共识》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北京共识》是一份来自我国参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兽医专家根据我国近30年来畜禽水产动物源性食品生产新特点,研究国外近百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的成功与失败,从技术可操作性、行政的可实施性、法律法规的完整性等方面,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而提出的纲要性建议,是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形成的中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政策大纲。前不久,…

    资讯 2011年8月22日
  • 大连三月份可能进入流感高发期市民注意防范

    冬春之交,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不过记者昨天从市内几家三甲级医院了解到,春节前后的感冒多发趋势日趋平稳。有专家预测,本市三月份可能将进入流感的高发期,提醒广大市民做好流感预防。  现象:门诊患者较春节前有所下降  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以及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统计数字显示,三家医院每日的感冒患者接诊量分别为90人、50人和100人左右,这…

    资讯 2011年3月7日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发生一起牛O型口蹄疫疫情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月20日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发生一起牛O型口蹄疫疫情。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检测确认,巴林左旗一养殖小区饲养的牛发生O型口蹄疫疫情。该养殖小区存栏牛85头,发病45头,死亡35头。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已扑杀50头发病牛…

    2019年2月21日
  • 【专业知识】疫苗免疫发生过敏反应原因及应对措施

    1  疫苗免疫发生过敏反应原因 动物免疫系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基础,其作用是抵抗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保证动物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这也是动物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必然选择。随着环境变化,动物免疫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免疫系统,只有相对比较适应环境而更容易让动物活下去的“免疫系统”。动物的免疫系统精确打击异己的能力很强。针对物理,化学,病原生物伤害,免…

    资讯 2018年1月4日
  • 疫情快讯! 湖北省洪湖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8月1日发布,湖北省洪湖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8月1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洪湖市万全镇一养殖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时,该养殖户存栏生猪32头,发病9头,死亡3头。   疫情发生后,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猪和…

    2019年8月2日
  • 直播|国新办就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扫码观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请来了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先生和其他几个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他们分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先生,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先生,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先生,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负责人高永先生,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先生。请这些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为大家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2019年9月11日 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