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农医发〔2007〕22号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
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
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各地组织完成了2007年第三季度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除外,下同)质量监督抽检计划,现将抽检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本次抽检兽药产品4169批,合格3244批,合格率77.8%,比2007年二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环节抽检686批,合格率97.8%, 比2007年二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经营环节抽检2967批,合格率73.5%,比2007年二季度下降3.6个百分点;使用环节抽检516批,合格率76.0%,比2007年二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水产用兽药抽检137批,合格率80.3%,比2007年二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蚕、蜂用兽药抽检27批,合格率55.6%(不合格产品汇总表见附件l一1、1—2),比2007年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本次共抽检30个省份的兽药产品,各省兽药质量抽检合格率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疆、辽宁、湖南等地兽药产品合格率达90%以上,河南、广东、山东、广西等地兽药产品合格率在70%以下(见附件2)。
根据重点监控企业划分原则,确定天津市必佳动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为重点监控企业(附件3)。
抽检结果显示,本季度兽药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法生产问题依然突出,假兽药所占比例增大,925批不合格产品中有597批假兽药,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64.5%,比2007年二季度增加3.3个百分点。其中75家非法企业(见附件4)生产的假兽药9l批,占假兽药总数的15.2%;假冒合法企业产品、合法企业套用文号产品、擅自改变产品配方及鉴别不合格等属于假兽药产品506批,占假兽药总数的84.8%(见附件1—2);二是蓄意造假问题突出,含量不足仍是产品不合格的主要成因,阿莫西林、青霉素等产品含量严重不足;三是注射用复方青霉素钾、混感贝尼尔等废止地标产品至今仍在生产;四是经营和使用环节假劣兽药比例较高。
二、对不合格产品及相关企业处理意见
(一)对列入附件l一1、1—2的假劣产品,各地要立即组织清缴销毁。
(二)对列入附件l一1的生产企业,请所在地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企业进行自查整改,对存在恶意造假、违反GMP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要监督销毁库存不合格产品,监督企业按销售记录召回、销毁已售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销售信息及时通报购买方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购买方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相关信息后,要立即组织清缴。
(三)对列入附件1—2的产品,各地要进行立案排查,经核实确认属于假冒企业或假冒产品的,要建立追踪机制,捣毁造假、售假窝点。对跨省作案的,应及时通报涉案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开展案件协查工作。经核实确认属于套用文号、改变产品配方及鉴别检查项不合格的企业,各地要结合兽药市场整治行动,对企业进行GMP飞行检查,对其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
(四)对列入附件4的非法企业,各地要加大清查力度,组织清缴销毁该类企业所有产品。凡抽检到该类企业产品的相关省份,要组织立案调查,以被抽样单位进货渠道为突破口,捣毁非法企业,并于12月底前将立案查处结果报我部兽医局。抽样单位要积极会同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五)对列入附件1-1、1-2的兽药经营使用单位,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执法检查,对恶意经销假劣兽药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要及时清缴和销毁本通报所列假劣兽药,同时要追踪非法供货渠道和销售流向。
(六)对列入附件3的重点监控企业,请各相关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对本辖区重点监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其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12月底前将调查处理结果上报我部兽医局。鉴于天津市必佳动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在2007年第一期质量通报中已列入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不合格产品累计12批次,我部将组织立案查处。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兽药监督抽检效能,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非法活动,今后请各抽样单位在向标称企业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核实相关信息的同时,要通过现场核查被抽样单位的兽药进货记录和帐目,核实该批兽药供货来源。凡属经营使用假冒产品的,各检验单位应报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立案查处,并将有关线索反馈标称企业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上报检验结果时,应同时报送立案查处结果。

附件:1.2007年第三季度全国兽药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汇总表1-1、1-2
2.各省兽药抽检合格率汇总表
3.重点监控企业清单
4.非法兽药生产企业名单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附件1:

2007年第三季度全国兽药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汇总表.doc
2007年第三季度全国兽药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汇总表1-1.doc
2007年第三季度全国兽药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汇总表1-2.doc
附件2:

各省兽药抽检合格率汇总表.doc
附件3:

重点监控企业清单.doc
附件4:

非法兽药生产企业名单.doc

原创文章,作者:laoni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232

(0)
上一篇 2008年1月7日
下一篇 2007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2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