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司动物保健工厂在深圳竣工投产

动物保健业务在华扩大投资
2008年3月26日,中国深圳-杜邦动物保健业务今天在设于广东深圳的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动物保健亚太地区第一工厂竣工投产盛典。新建成的生产线将生产畜牧行业首选的消毒杀菌剂-卫可®,并计划在将来扩大生产杜邦动物保健的其他产品。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先生、杜邦清洁及消毒业务部全球业务总监白毕瑞先生、杜邦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国区总裁苗思凯先生、深圳市政府相关机构的官员、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的主要领导及来自国内20多个省、区的地区经销商共同出席了剪彩仪式。
广东省一直是中国动物保健的核心市场,投资组建新工厂有利于实践杜邦对于中国市场之承诺,共同推动应用于养殖市场的高效生物安全产品,协助完善中国食品安全保障,并积极服务这一核心市场的客户。
杜邦动物保健产品厂于2007年初落成启用,并完成第一次产品量产。本GMP规格工厂建构有粉体与液体产品生产线,兼备符合多元化包装需求,尤其提供各种产品包装,以符合广大小众养殖业者之需求。借着本驻地工厂,杜邦将提高交货率予中国暨亚太地区客户,并得在紧急疾病发生时提供第一线协助。
杜邦大中国区总经理苗思凯先生在开业庆典致辞中强调,这是杜邦动物保健在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我们的着眼点在于我们相信亚太地区的畜牧业是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我们希望能够顺应这种快速发展,通过更紧密的合作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杜邦清洁及消毒业务部全球总监白毕瑞先生在致辞中说到:“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注意到,中国农牧行业对生物安全产品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生物安全的状况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市场也对杜邦产品及服务有更高的需求。本工厂正式投产后,杜邦能够为地区客户对产品及快速服务的需要做出更快捷、更有效地响应。当然,也能够更有效地抵御疫病的爆发。”工厂的建成投产不仅能使客户产品供应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加强杜邦公司生物安全行业的联系。而生物安全正是全球动物保健行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
卫可®广谱消毒杀菌剂拥有独特的专利配方,已在世界范围内被行业专家及政府认可,被认为是预防及控制畜禽疾病的首选消毒剂。同时,无论是正常使用,还是按指示废弃不用,卫可®都被公认为是对人、畜均安全,对环境也没有任何污染的消毒剂。杜邦动物保健还计划在亚太工厂扩大杜邦清洁与消毒产品线,生产销售如全清®等配方清洁剂以实现针对高油污、高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更好的清洁效果。工厂将在地方法规的批准下及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并生产更多的粉剂及液体消毒剂、清洁剂产品。
杜邦是第一个把生物安全(减少动物致病病原)概念引入中国动物保健行业并付诸实施的公司。生物安全是保护畜禽健康的有效形式,尤其在使用现代生产技术的农场更是如此。标准的持续生物安全程序的目的就是首先控制生产现场的病原,其次是减少病原在农场内的传播。
杜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经营业务,1988年在深圳设立了第一家全资投资实体-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杜邦在华持续投资的开始。经过不懈努力,杜邦目前在中国拥有39家独资及合资企业,产品和服务涉及化工、农业、食品与营养、电子、纺织、汽车等多个行业。迄今为止,杜邦在华投资超过8亿美元,拥有6000多名员工。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学为基础的产品及服务企业。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致力于利用科学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让全球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杜邦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广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涉及农业与食品、楼宇与建筑、通讯和交通等众多领域。

原创文章,作者:laoni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207

(0)
laoniulaoniu订阅者
上一篇 2008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08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