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部分养殖户饲养的牛出现疑似口蹄疫症状,发病牛14头。1月18日,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疫情。1月26日,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O型口蹄疫疫情。
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已扑杀和无害化处理35头只家畜。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任裕其
我国从2013年9月1日起将口蹄疫疫苗效力检验标准由每头份3PD50提高到6PD50,但由于疫苗有效抗原含量都是在1ug/mL以下,达不到机体产生有效抗体的要求,大部分猪只需连续3次以上免疫才能产生一定水平的抗体,但维持时间也非常短,这种情况已被广东省连续6年的评价试验结果所验证。最近几年,厂家承诺供应广东省的口蹄疫疫苗有效抗原含量在1.5ug/mL以上,我们对政府采购疫苗质量加强监管力度,对口蹄疫全病毒灭活疫苗调前调后每一批必须检验,146S有效抗原含量低于1.5 ug/mL的不能调入,调入后复检达不到要求的全数退货。近年广东省政府采购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二免后21天抗体合格率基本能达到70%以上。但我们实验检测证实,大部分猪只在150天龄时抗体水平已下降到1:32以下,难以抵抗口蹄疫野毒的攻击。
从2012年开始,生产口蹄疫苗的五大厂家,陆续向市场推出效力检验标准每头份12PD50以上的O毒株和双毒株(O+A)口蹄疫疫苗。经市场使用后验证,146S单毒株有效抗原含量>6ug/mL的口蹄疫疫苗在猪只二免后21天抗体合格率能达到100%。我们从2015开始对在广东省有流通的这类市场疫苗进行了监测与比对后发现,免疫效果总体上比政府采购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要好。原因是它的有效抗原含量是政府采购苗的3倍以上。一些质量稳定的市场疫苗在二次免疫后,猪只185天时抗体合格率依然能达到80%以上,但也有一些厂家的市场苗与我们近2年政府采购的疫苗差不多,还有一些厂家的市场苗(或不同批次)甚至比政府采购的要差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口蹄疫疫苗在浓缩和杂蛋白去除过程中,由于各个厂家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使用的原材料有所差异,因此,有些疫苗有效抗原含量在有效期之前还保持一定的水平,但有些疫苗或批次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后,有效抗原含量有可能就下降到难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水平。导致不同市场苗免疫效果有差异,甚至比政府采购的疫苗要差。
另外,在流行的口蹄疫毒株方面,中国猪O型口蹄疫疫苗毒株主要有五个,分别是OR/80(广西融水)、OZK/93(河南周口)、OS/99(陕西泛亚株)、JMS/00(黑龙江佳木斯)、BY/2010(广东白云区)也叫MYA/98(缅甸/98),从我国参考实验室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流行的口蹄疫O毒株主要是MYA/98株(缅甸/98)。对于A型口蹄疫,2013年2月18日茂名市某猪场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当年2月27日,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后,近年多个省份也有出现了猪A型口蹄疫疫情,原本对猪不敏感的A型毒株,通过变异和毒力增强,对猪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了。据我们了解,去冬今春以来,广东省一些猪场使用了单毒株(O型)口蹄疫疫苗后,O抗体合格率100%,但依然出现疫情,使用O+A疫苗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虽然没有进行病原确诊,但我认为A型口蹄疫病毒已经对猪群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口蹄疫在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国家推荐的口蹄疫免疫程序是4~6周为首免1mL/头,相隔3~4周再进行二免2mL/头,这是许多学者、研究单位根据我国当时猪群的现状和检测结果而制定的免疫程序。但我认为在目前大多数规模场高母源抗体情况下,采取这种免疫程序是否适合值得探讨。根据猪群的中和抗体确定首免日龄无疑是最科学的方法,但有多少养殖场(户)能做到呢?况且在一个猪群中总有相当部分猪只母源抗体消退得较快,我们对近年评价试验的猪群免疫前进行检测,32天龄前母源抗体阳性率接近100%,但54天龄时则下降到70%左右,假如该猪群首免日龄设定为70天龄,要在100多天龄时才能产生有效免疫抗体,在50~100天龄这段时间,该猪群已有30%以上的猪只存在感染口蹄疫野毒而暴发疫情的巨大风险。我们多年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疫苗中抗原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干扰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在疫苗使用方面,我个人认为:如果猪场防控条件非常好,周边一直以来又没有出现过疑似A型疫情,可以选择政府采购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成本可减少80%),母猪4次/年,肉猪3次(60、81、130天各一次),剂量均为2mL/次,也可以选择评价较好的厂家市场苗,免疫次数可减少一次。如果猪场防控条件非常差,区域养殖密集,周边又经常出现过疑似疫情,同时感觉会受A型口蹄疫威胁,那么可以考虑免疫O+A的口蹄疫市场疫苗,母猪3-4次/年,肉猪2次(60-70、90天各一次)。
另外,除口蹄疫之外,引起口、蹄出现水泡的还有水泡病、水泡性口炎和水泡性疹等。去年至今我们又发现多例非以上病原引起的以口、蹄出现水泡或溃疡为特征的临床病例,最后确诊是由塞尼卡病毒引起的。因此,当猪群口、蹄出现以水泡性为特征的临床病例时,除了检讨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外,应尽快确认病原,以免误判、延误和采取不必要的防控措施,造成更大的损失。
原创文章,作者:柒柒,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