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控

作者:段张秀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又称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或脂肪肝综合征,主要是因为蛋鸡采食了高能量的日粮,以及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引起机体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大量脂肪沉积于肝脏的一种营养代谢病[1]。其特征就是患鸡的肝脏肿大和出血,表面有大量脂肪且易碎。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较肥胖的蛋鸡,火热夏季较为多见,其病因较为复杂,可造成产蛋量下降,死亡率高,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养鸡业追求更高效益的驱动下,部分养殖户为追求更大经济利益,私自提高日粮能量、蛋白质和激素水平,导致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 发病情况

河南新乡某养鸡场共养海兰褐壳蛋鸡1.5万只,正处产蛋高峰期,饲养一切正常,突然有几只体形较肥大的鸡精深沉郁,嗜睡,手触摸腹部膨大柔软且下垂,鸡冠、肉髯苍白,随后有几只鸡也出现类似症状,产蛋量开始下降,第2天早晨发现死亡,使用乳酸环病沙星拌料饲料,但效果不明显。现场了解得知,饲料是主人购买的蛋鸡浓缩料回来后自行配制,剖检后发现肝脏、心脏、肠系膜上沉积大量脂肪,最后诊断为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2临床症状

该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长期饲喂碳水化合物过高的高能量、高蛋白饲料,或机体缺乏运动及气候炎热引起,另外,饲料中若缺乏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H、蛋氨酸、微量元素硒等嗜脂因子,使肝脏从中性脂肪合成磷脂的过程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脂肪在肝脏内大量积淀。该病主要是鸡多数过于肥胖,腹部膨大,鸡冠、肉髯颜色变淡,个别严重者呈苍白色,精神沉郁,喜卧地,排粪迟滞或粪便稀软,暴发时产蛋量突然下降,产蛋率由80%下降至40%,病程1~2 d,若受到应激因素刺激后,立即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见可皮下、腹腔、肠系膜等均有大量脂肪沉积,肝脏和心脏上脂肪占整个肝脏和心脏50%~60%,肌肉白嫩,肝脏肿大,极易碎,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边缘钝圆,表面有出血点,个别病例肝包膜破裂形成腹腔内血凝块,肝脏直接破裂,肾脏变黄,脾脏有出血点,肌胃外也包着一层脂肪,腺胃溃疡,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它器官无明显病变。

4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心脏及肠系膜上有大量脂肪沉积即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取剖检的肝脏制作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肿大且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脂肪滴,个别可见局部肝细胞坏死,周围还可见单核细胞浸润,间质内充满大量脂肪组织,然后取部分肝脏组织接种营养肉汤,置入37 ℃培养24 h,仍未见肉汤混浊,即可确诊为蛋鸡脂肪肝。

5 防控对策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控制好饲养密度,保持栏舍干燥卫生,特别是炎热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控制好饲养密度和通风,保证有充足干净的饮水,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刺激。

2)夏季连阴雨较多,要保管好饲料,严禁因节约成本将霉变的饲料搅拌在饲料中进行饲喂,以避免饲料霉变引起鸡群中毒,另外,要及时接种疫苗,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禽霍乱等传染病对鸡肝脏的损害。

3)给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在炎热的夏季尽量要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蛋白水平提高2%,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确保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确保饲料中胆碱、蛋氨酸、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的含量,另外,蛋鸡在育成阶段,要注意进行限饲,以保证蛋鸡性成熟和体成熟协调一致。

4)在不改变饲喂次数的情况下,降低10%的饲喂量,用麸皮替代10%玉米,以降低饲料中能量水平及增加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蛋白水平提高2%,每公斤饲料中添加蛋氨酸1 000 mg,氯化胆碱1 000 mg,肌醇900 mg,亚硒酸钠维生素E 500 mg,维生素B12 200 g,维生素C粉500 mg,混合均匀后,连续饲喂10 d。

5)在每升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粉300 mg,或0.03%氯丙嗪,再或0.1%延胡索酸等,进行自由饮水,连续用10~15 d。

采取以上综合防控措施7 d后病情得到控制,除个别严重鸡死亡,其余基本恢复,15 d后,产蛋量逐渐提升,各项生产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原创文章,作者:下一站天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5033

(0)
下一站天后
上一篇 2016年5月20日 上午11:57
下一篇 2016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