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对铜、锌的营养需求

20160307185052_kRNFE.thumb.224_0

作者:宋月峰

近年来,我国毛皮动物(水貂、狐狸和貉等)养殖日益兴盛,特别是人工饲养的毛皮动物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这也带动了皮革业的急速发展。越来越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人们对毛皮的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其中,铜和锌对于毛皮动物生长发育和皮毛成熟有着关键的作用,也对其毛皮质量、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3c0e247f075e6d751165256b0ecf512

在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始研究毛皮动物的营养,主要是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展开,而由于国内养殖业兴起的较晚,所以在毛皮动物的饲养上关于营养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近些年,因为饲养场的饲料品种过于单一,致使所饲动物营养并不均衡,不能完全满足动物生长、换毛以及繁殖等需要,最后直至影响机体免疫能力,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增加。因此,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

erbqdfxtlob

1 铜、锌在机体内的含量及其分布

在动物机体内,铜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肌肉和骨骼中,大约占机体铜总量的50%~70%;在肝脏内,大约占20%左右;只有少部分存在于血液中,只有大约5%~10%。

锌主要存在于肝、肾、胰、肌肉和皮毛细胞中,骨骼肌和骨骼中的锌占机体总锌量约90%,循环血液中的锌只占机体总锌含量的很小比例(约0.5%)[1],虽然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从骨骼和肌肉中所释放的锌元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重新被利用,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发挥了储备锌的作用。

2 铜、锌的生理作用

2.1 铜的生物学作用

铜作为血浆中铜蓝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红细胞生长成熟的过程,以此来完成机体的造血功能,如果机体铜缺乏,将会致使生长受阻、机体发育异常以及贫血等症状;铜元素通过影响组织脂类的新陈代谢来维持骨组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假使机体缺乏铜元素,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铜可以维持动物的妊娠过程并影响其繁殖率,如果母兽机体缺铜,则易发生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孕或流产的情况;铜参与毛皮动物色素沉着,间接地弥补含硫氨基酸的缺乏,如果机体缺乏铜元素,极易出现皮毛色泽减退甚至于脱色;除此之外,铜元素还参与形成了含铜的蛋白质,是超氧化歧化酶的辅基,具有抗氧化酶的功能。

2.2 锌的生物学作用

锌是促进被毛的健康生长和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的关键因素,严重缺锌会导致上皮细胞角质化甚至脱毛;锌通过参与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以此来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与生长发育;锌元素是雄性动物的精子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适量的锌元素有助于提高繁殖率,减少不孕症;锌元素还参与了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激活胸腺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合理的锌元素摄入可确保动物机体组织器官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其抗病能力显著增强。

3 锌、铜的吸收及代谢

锌元素被吸收主要是在小肠的上部,在十二指肠部分和小肠中的吸收比较少,锌元素在小肠中被吸收后与血清蛋白结合,通过血液的循坏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锌代谢主要通过锌稳衡调节机制来控制,并且在不同的器官中代谢周转速度也不同,锌元素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代谢速度比骨骼和神经系统中均快,而在毛发中的锌元素,基本是不存在分解代谢的。锌元素主要通过肝脏分泌胆汁来排泄,后以粪便形式被排出,少部分是通过肾脏过滤后以尿液形式代谢[2]

毛皮动物消化道短,小肠是铜元素的主要吸收部位,饲料中的有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离子含量与铜元素吸收有直接关系,但饲料中大部分铜元素是很难被吸收的,其主要以两种形式被吸收[3]:一是经由经肠道黏膜细胞被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被输运到肝脏及全身;二是与血液铜蓝蛋白结合。铜元素主要排泄是通过肝脏分泌胆汁后,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少部分铜元素是通过肾脏过滤成尿液代谢出去。

4 锌、铜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其他微量元素的作用

铜元素和锌元素分别作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辅助因子和调节因子,在维持机体内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其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可以清除由酶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其次可以降低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质的过氧化,起到抗氧化和防衰老的作用[4]。高锌的摄入会直接导致铜吸收的降低,高血铜含量同样也会导致肠道内锌吸收的减少。

锌和铜对于维持微量元素的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和锌的含量比率主要影响血浆中的脂蛋白的合成,假若机体摄入适量锌元素,可以起降低LDL胆固醇以及增加HDL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20160309104025_eyAPv

综上所述,从营养学角度来研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抗病力显得至关重要。其中,铜和锌对于保证毛皮动物的正常生长及其生理功能的过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旦缺乏将引发一系列相关疾病的产生,给养殖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养殖户更应该时刻警惕铜、锌缺乏症的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6059e90cf87aca952f7be1c4baec2bb

原创文章,作者:秋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4955

(0)
秋水编辑人员
上一篇 2016年5月10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