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线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陈秀梅,刘帮兰

牛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放线菌引起的以化脓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疾病。以头颈部、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其病原体依侵害的组织不同而异,侵害骨质的多为牛型放线菌,侵害舌肌和皮肤的多为林氏放线杆菌,葡萄球菌有时参与致病。治疗宜切开或切除硬结,处理创腔,抗菌消炎,预防本病主要是防止皮肤黏膜发生损伤,现介绍如下:
  牛放线菌病在临床上发病率不高,偶有发生,本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均有分布。牛型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皮肤和舌等软组织的放线菌病。本病主要侵害牛,特别是2~5岁的牛易感。

1.病原体
  牛型放线菌是主要侵害牛骨骼的放线菌,是一种不运动、无芽胞的杆菌。林氏放线杆菌是侵害牛皮肤和软组织的主要病原菌,无芽胞、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能参与致病,加重炎症的发展[1]。

2.流行特点
  放线菌存在于外界土壤、饮水、饲料中,为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的常在菌,谷草上也广为存在,但是其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感染牛[2]。当牛换牙、咀嚼饲料损伤口腔黏膜而使被感染的几率增加,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即可能引起发病。由于本细菌一般作为正常菌群常存在于健康牛的口腔,因此,内因性感染是发生本病一个原因。

3.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本病侵害部位主要是颌骨、唇部、舍、齿龈及头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发生顽固的、界限明显的、无热痛感的硬结,即放线菌肿。侵害舌和咽组织时,变硬如木板,称为“木舌病”,出现流诞、咀嚼困难。常见上、下颌骨肿大、界限明显,一般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现坚实的肿大硬块,有时肿大发展很快,波及整个头骨。有时皮肤病变部位化脓破溃,流出脓汁,脓汁中有坚硬光滑、黄白色的奶酪样颗粒,似硫磺颗粒。有的形成瘘管,经久不愈。侵害乳房时,呈弥漫性肿大或有局部硬结,乳汁黏稠混有脓汁[3]。
  检查肿胀部位,即脓肿和肉芽肿。可见脓肿中的脓液乳黄色,含有硫磺样颗粒,受侵害的骨骼肥大,骨质疏松。舌放线菌的肉芽肿呈圆形隆起,黄褐色、蘑菇状,有的表面溃疡。

4.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如下颌骨显著肿胀膨大,组织疏松,肿块中央往往由于坏死化脓破溃而形成窦或瘘管,流出颗粒状黄绿色脓液。舌黏膜上和舌肌肉形成大小不等的散在白色肿瘤样增生物,舌质变软,并有混浊黏液样脓液。如整个舌受到弥漫性损害,以后逐渐纤维化,舌质硬如木。头、颈、颌部软组织常发生硬结,可初步诊断。
  确诊本病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变部位脓汁中的硫黄颗粒于试管中,加生理盐水溶解,再将其中的颗粒放于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浓度为15%氢氧化钾溶液,盖上厚盖玻片,压片后镜检。镜检可见放线菌菌块较大,压平后呈菊花状,菌丝末端膨大,呈放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林氏放线杆菌菌块较小,放射状排列不明显,革兰氏染色阴性。

5.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防止皮肤、黏膜的损伤,减少使用过长、过硬的干草喂饲牛。舍饲的牛最好将干草、秸秆等浸软,或者切短、制成青贮饲料再饲喂。平时要加强牛的管理,及时发现皮肤黏膜的损伤及时处理。

6.治疗
  早期治疗可限制肿块的增大,病灶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碘酊治疗对本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又对侵害的部位起腐蚀作用,可促进局部脓肿成熟破溃,使病菌不至于大面积扩散。
  放线菌病的软组织经一定治疗比较容易恢复,但病程较长时,骨质发生改变时,预后不良。一般骨放线菌病变由于骨质的改变,既不能截除,又不能自然吸收,往往转归不良。软组织病变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后,容易治愈。硬结较大时,可以使用外科手术切除,创口撒布等量混合的碘仿和磺胺粉,然后缝合,创围注射10%碘仿醚溶液。同时内服碘化钾,成年牛每日5~10 g,犊牛2~4 g,连用2~4周。重症的病牛,可使用10%的碘化钠静脉注射,每日50~100 mL,1次/d,使用3~5次。在用药过程中个别病例可能出现碘中毒,症状有皮肤发疹、流泪、脱毛,食欲减退等,应立即停药5~7 d。硬结较小的可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将青霉素、链霉素注射于患部周围,青霉素200万IU,链霉素100万IU,1次/d,连用5 d,用碘化钾进行全身治疗,效果显著。肿胀块开始化脓,在破溃前最好进行外科手术。切开肿胀部位,排净脓汁,注意切口选在脓肿部位的重心端,以利于排出脓液,用碘酊浸纱布填入,每天换1次,连换3 d即可痊愈[4]。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外科手术法操作难度较大、费用较高。抗生素治疗治愈率低,因此,有人建议采用中药疗法,也可以参考。如:芒硝90 g(后冲),黄连45 g,黄芩45 g,郁金45 g,大黄45 g,栀子45 g,连翘45 g,生地45 g,玄参45 g,甘草24 g,水煎,一次灌服。或砒霜15 g,白矾60 g,硼砂30 g,雄黄30 g,共研细末,与黄蜡油混合,均匀地涂在纱布条上,塞入创口。配合针灸通关穴位,针法是放血,也可火针肿胀周围或火烙创口及其深部放线菌肿。

总之,虽然牛放线菌病临床发病不多,但是如果发病其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生产中应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经常巡视牛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峰.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兽医,2015,3:141.
[2] 刘振华.牛放线菌病的诊治[J].辽宁畜牧兽医,2001,3:33.
[3] 齐亚银,剡根强.一例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及治疗[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4:63.
[4] 宣华.牛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03-105.

原创文章,作者:下一站天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4394

(3)
下一站天后
上一篇 2016年4月5日 下午5:15
下一篇 2016年4月1日 下午5:30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