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秀梅,刘帮兰
牛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放线菌引起的以化脓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疾病。以头颈部、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其病原体依侵害的组织不同而异,侵害骨质的多为牛型放线菌,侵害舌肌和皮肤的多为林氏放线杆菌,葡萄球菌有时参与致病。治疗宜切开或切除硬结,处理创腔,抗菌消炎,预防本病主要是防止皮肤黏膜发生损伤,现介绍如下:
牛放线菌病在临床上发病率不高,偶有发生,本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均有分布。牛型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皮肤和舌等软组织的放线菌病。本病主要侵害牛,特别是2~5岁的牛易感。
1.病原体
牛型放线菌是主要侵害牛骨骼的放线菌,是一种不运动、无芽胞的杆菌。林氏放线杆菌是侵害牛皮肤和软组织的主要病原菌,无芽胞、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能参与致病,加重炎症的发展[1]。
2.流行特点
放线菌存在于外界土壤、饮水、饲料中,为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的常在菌,谷草上也广为存在,但是其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感染牛[2]。当牛换牙、咀嚼饲料损伤口腔黏膜而使被感染的几率增加,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即可能引起发病。由于本细菌一般作为正常菌群常存在于健康牛的口腔,因此,内因性感染是发生本病一个原因。
3.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本病侵害部位主要是颌骨、唇部、舍、齿龈及头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发生顽固的、界限明显的、无热痛感的硬结,即放线菌肿。侵害舌和咽组织时,变硬如木板,称为“木舌病”,出现流诞、咀嚼困难。常见上、下颌骨肿大、界限明显,一般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现坚实的肿大硬块,有时肿大发展很快,波及整个头骨。有时皮肤病变部位化脓破溃,流出脓汁,脓汁中有坚硬光滑、黄白色的奶酪样颗粒,似硫磺颗粒。有的形成瘘管,经久不愈。侵害乳房时,呈弥漫性肿大或有局部硬结,乳汁黏稠混有脓汁[3]。
检查肿胀部位,即脓肿和肉芽肿。可见脓肿中的脓液乳黄色,含有硫磺样颗粒,受侵害的骨骼肥大,骨质疏松。舌放线菌的肉芽肿呈圆形隆起,黄褐色、蘑菇状,有的表面溃疡。
4.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如下颌骨显著肿胀膨大,组织疏松,肿块中央往往由于坏死化脓破溃而形成窦或瘘管,流出颗粒状黄绿色脓液。舌黏膜上和舌肌肉形成大小不等的散在白色肿瘤样增生物,舌质变软,并有混浊黏液样脓液。如整个舌受到弥漫性损害,以后逐渐纤维化,舌质硬如木。头、颈、颌部软组织常发生硬结,可初步诊断。
确诊本病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变部位脓汁中的硫黄颗粒于试管中,加生理盐水溶解,再将其中的颗粒放于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浓度为15%氢氧化钾溶液,盖上厚盖玻片,压片后镜检。镜检可见放线菌菌块较大,压平后呈菊花状,菌丝末端膨大,呈放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林氏放线杆菌菌块较小,放射状排列不明显,革兰氏染色阴性。
5.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防止皮肤、黏膜的损伤,减少使用过长、过硬的干草喂饲牛。舍饲的牛最好将干草、秸秆等浸软,或者切短、制成青贮饲料再饲喂。平时要加强牛的管理,及时发现皮肤黏膜的损伤及时处理。
6.治疗
早期治疗可限制肿块的增大,病灶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碘酊治疗对本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又对侵害的部位起腐蚀作用,可促进局部脓肿成熟破溃,使病菌不至于大面积扩散。
放线菌病的软组织经一定治疗比较容易恢复,但病程较长时,骨质发生改变时,预后不良。一般骨放线菌病变由于骨质的改变,既不能截除,又不能自然吸收,往往转归不良。软组织病变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后,容易治愈。硬结较大时,可以使用外科手术切除,创口撒布等量混合的碘仿和磺胺粉,然后缝合,创围注射10%碘仿醚溶液。同时内服碘化钾,成年牛每日5~10 g,犊牛2~4 g,连用2~4周。重症的病牛,可使用10%的碘化钠静脉注射,每日50~100 mL,1次/d,使用3~5次。在用药过程中个别病例可能出现碘中毒,症状有皮肤发疹、流泪、脱毛,食欲减退等,应立即停药5~7 d。硬结较小的可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将青霉素、链霉素注射于患部周围,青霉素200万IU,链霉素100万IU,1次/d,连用5 d,用碘化钾进行全身治疗,效果显著。肿胀块开始化脓,在破溃前最好进行外科手术。切开肿胀部位,排净脓汁,注意切口选在脓肿部位的重心端,以利于排出脓液,用碘酊浸纱布填入,每天换1次,连换3 d即可痊愈[4]。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外科手术法操作难度较大、费用较高。抗生素治疗治愈率低,因此,有人建议采用中药疗法,也可以参考。如:芒硝90 g(后冲),黄连45 g,黄芩45 g,郁金45 g,大黄45 g,栀子45 g,连翘45 g,生地45 g,玄参45 g,甘草24 g,水煎,一次灌服。或砒霜15 g,白矾60 g,硼砂30 g,雄黄30 g,共研细末,与黄蜡油混合,均匀地涂在纱布条上,塞入创口。配合针灸通关穴位,针法是放血,也可火针肿胀周围或火烙创口及其深部放线菌肿。
总之,虽然牛放线菌病临床发病不多,但是如果发病其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生产中应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经常巡视牛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峰.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兽医,2015,3:141.
[2] 刘振华.牛放线菌病的诊治[J].辽宁畜牧兽医,2001,3:33.
[3] 齐亚银,剡根强.一例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及治疗[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4:63.
[4] 宣华.牛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03-105.
原创文章,作者:下一站天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