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与猪副嗜血杆菌病混感病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孙晓兰

伪狂犬病由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毒(PRV)引起,是一种可导致人、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妊娠母猪会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现象,所产仔猪3 h内出现呕吐和腹泻、角弓反张等症状,死亡率高;患病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公猪睾丸肿胀、萎缩,性欲下降、种用能力降低或完全丧失,哺乳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具有向同一方向无目的的转圈,叫声嘶哑,站立不稳,肌肉震颤等症状,死亡率可达100%。生长育肥猪主要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病率一般高达100%,死亡率低。除猪外,其他动物表现为发热、奇痒致死性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是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及高热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仔猪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近几年来,猪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发病率、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了经济损失。2015年7月3日,笔者对我县某猪场发生的一例猪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诊治,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以期为广大养殖朋友们提供借鉴。

1 发病情况

我县某规模养猪场引进1 400头25 kg左右的育肥猪,进场后除一次猪瘟疫苗防疫外,未进行其它疫苗免疫,饲料和饮水中也未添加抗生素和抗应激药。起初,猪群采食量一直不高,个别猪出现轻微的咳嗽气喘,间或呕吐、腹泻,养殖户认为猪群因为是长途运输原因再加上环境和饲养管理的变化而引起的不适应,凭以往经验在饮水中加入了维生素C、黄芪多糖等抗应激药物。15 d后猪群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并呈蔓延趋势,养殖户又在饲料中添加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连用7 d,无明显效果,且有50多头猪只死亡,遂前来就诊。

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在41~42 ℃之间,被毛粗乱,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可视粘膜苍白或发黄,严重者出现结膜炎,病猪拉灰色稀便,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四肢无力、关节肿胀或跛行。部分病猪表现口吐白沫、叫声嘶哑、盲目转圈、脑膜炎、后躯摇摆等神经症状,发病后期表现四肢末端及耳尖发绀,腹围增大,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个别猪会无明显症状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3头,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高度肿胀、坏死、切面多汁,颌下淋巴结肿胀、充血、坏死;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脾脏凝固性坏死,呈小米粒状;肾脏大小不对称、畸形,出现白色斑点状坏死;严重的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心包内充满大量豆腐渣样干酪物;胸腔和腹腔大量积液,呈淡黄色透明状或灰白色浑浊状,内含中等量的纤维素渗出物;胸腔粘连,肝脏和心脏表面布满一层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纤维蛋白绒毛;脑有脑膜炎病变,伴有严重的充血、出血、脑脊髓液增多;扁桃体出现黄色溃疡病灶;气管内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的水肿液,可见出血班或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肺脏、淋巴结、心包液、关节液及气管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接种在加入小牛血清及萘乙酰胺(NAD)的胰蛋白大豆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12 h,可见培养基上长出灰白色半透明露珠状菌落,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单个的从球杆状到细长、甚至丝状等多种不同形态的菌体;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常有荚膜。在培养皿上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划线,于37 ℃培养箱中培养24~48 h,发现越接近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线附近的菌株,菌落越大、越多,而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线越远,菌落越小、越少、甚至不生长,呈现典型的“卫星现象”。实验结果发现,本菌的生长严格需要NAD或V因子,若菌落在没有加NAD的培养基上培养24 h则无菌落生长。

4.2 PCR诊断

无菌采集病猪的大脑、肺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或血清,采用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上述组织或血清中的伪狂犬病毒gE基因,发现被检样品阈值≤30并出现特定扩散曲线的PRV阳性。说明该猪感染伪狂犬病毒。

至此,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诊断该猪群为猪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针对发病的全群猪进行紧急接种伪狂犬疫苗;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甲磺酸培氟沙星、卡巴西林钙、甘草等药物连用6 d;为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和葡萄糖连用6 d;用药后3 d,猪群精神逐渐好转,采食量增加,病情逐渐得到控制。

6 诊治措施与体会

伪狂犬病的病毒随着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液中排出,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在易感猪中传染。因此,要想控制和消灭该病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免疫预防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定期检测,及时淘汰阳性猪并做好净化工作。

同时,还要防止场外病源的进入,一定要从非疫区的健康猪场引进猪只,在引种前要对该厂进行全面考察了解,不能盲目引种。严禁非工作人员和车辆等进入场内,避免人员和机械带毒传入。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尽可能的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最大限度的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一旦发病,在明确病原后,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病死猪要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消除猪病中的病原。对有治疗价值的病猪群进行对症治疗,投喂干扰素、黄芪多糖等药物,对无治疗效果或价值的应及时进行淘汰处理;对健康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将猪伪狂犬病的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体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菌群,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最易发病,在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保温和通风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促使了该病的流行与蔓延。本病以感染2周龄至4月龄的猪和青年猪居多,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所以,预防本病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养密度、严格消毒、加强通风换气、减少有害气体和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外,还应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免疫注射。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3714

(0)
双鱼女女订阅者
上一篇 2016年2月19日
下一篇 2016年2月19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