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农业专家:养牛使用抗生素,牛奶安全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经成为耐药菌产生的原因之一。
养殖中为什么要使用抗生素?动物产品中为什么会有残留?会不会给食用这些动物产品的人群带来危害?一时间,关于动物产品抗生素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
对话人:专家沈建忠(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编辑苗苗
一问:
抗生素一点都不能用吗
编辑:为什么在养殖中要使用抗生素?
沈建忠:目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部分产品同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作用。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不仅普遍,而且也是必要的。即使在发达国家,无论养殖管理水平多么先进,也要用抗生素对畜禽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如鸡猪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奶牛乳腺炎等发生频率国内外都很高,常需要使用青霉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在目前情况下,抗生素是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如果不用抗生素治疗,不但动物会死亡,更重要的是病菌在动物中传染,会在环境中更大量释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另外,少量的抗菌药物,如杆菌肽、黄霉素等,在亚治疗剂量下对动物还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国内外养殖业至今仍将它们作为抗菌促长剂使用。可以说,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动物产品的极大丰富,抗菌药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那么,具体到我国,目前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是什么状况呢?
沈建忠:目前,我国批准作为兽药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是作为治疗药物使用,严格控制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截至目前,只批准了土霉素、黏杆菌素、杆菌肽等20多种抗生素可作为饲料药物添加使用,并严格规定了使用的动物品种、生理阶段、最低用量和最高用量、使用方法、停药期和注意事项等。这些品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允许在饲料中作为添加剂使用。
二问:
抗生素残留一定有危害吗
编辑:之前有媒体报道说,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经成为耐药菌产生的原因之一。抗生素残留是怎么产生的?
沈建忠:畜禽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并不一定产生残留危害,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所谓科学合理的使用,就是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产品必须是国家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允许使用的品种,并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书使用,包括使用动物对象、适应症、用法和用量、休药期或弃奶期等。也就是说,只要在畜禽养殖中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严格执行休药期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等规定,药物残留危害就不会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畜禽养殖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肉蛋奶中出现一定的残留,但残留不等于一定产生危害。抗生素残留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直观地说,我们要喝几万升牛奶,抗生素含量才相当于感冒时经常服用的抗菌药一小粒的含量,残留量是极其微小的。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欧美发达国家根据抗生素的种类、使用目的等制定了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安全限量标准,即最高残留限量。我国农业部于2002年发布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并适时参照国际标准和欧美标准进行修订。在实际生产中,只要肉蛋奶中抗生素残留量低于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该畜禽产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编辑:也就是说,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养殖中使用抗生素关联不大,是吗?
沈建忠:世界卫生组织和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得出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养殖业使用抗菌药物有可能引起动物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弯曲杆菌)耐药性的升高,但共栖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的耐药性,虽然人们担心其风险,但目前仍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表明其可以由动物沿食物链传递给人并造成危害。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2009年度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人源细菌耐药普遍较为严重。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单位监测表明,当前我国人源细菌对新型抗生素严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人医临床不合理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而非由养殖业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动物源耐药细菌传播引起。
三问:
怎么用才能保证安全
编辑: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始终会让人心存忧虑,担心会影响健康。国家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监管手段?
沈建忠: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兽药监管的规定,尤其是对抗生素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措施。目前,兽用抗菌药物从研制、审批、生产、销售到临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自1999年起启动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年均检测1万余批。检测结果显示,兽药残留超标率逐年下降,其中2009年残留超标率仅为0.28%。2008年起,我国启动了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检测,年均完成3000余批,并建立了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监测数据库,掌握耐药性动态和发展趋势。
在药物使用上,国家也在不断加强用药监管,严厉打击制售禁用药物违法活动,积极开展兽药安全使用科普教育活动,指导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动物用药记录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有关规定,养殖安全用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总的来看,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兽药使用已逐步规范,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动物感染性疾病日趋复杂,防治难度不断增加,兽医临床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动物源病原菌耐药性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兽用抗菌药物从生产到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尽快实行兽用抗生素处方药管理,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做到科学合理用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残留监控网络,加强和拓宽对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领域的现场监控,尤其是对县级及乡镇畜禽产品市场的现场监控等,以避免养殖业使用抗生素造成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转移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19

(0)
上一篇 2010年12月11日 上午6:33
下一篇 2010年12月8日 上午9:52

相关推荐

  • 农业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要求,农业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制定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农业部   环境保护部               …

    资讯 2018年3月22日
  • 2019第七届上海生物发酵展,见证了生物发酵行业成长与发展

    生物制药展,生物饲料展,生物技术等特色展

  • 如何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是动物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给养殖业生产、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如何做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是当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一项紧迫任务。  1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交易市场管理滞后  1.1.1 交易市场建设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目前,乡镇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普遍存在选址不…

    资讯 2012年8月22日
  •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境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综述

      展开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我国的国际形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党的十…

    资讯 2008年2月18日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最新研究进展

    一、研究和利用现状研究发现天然中草药中的多糖类、有机酸、生物碱、甙类、挥发油类有增强免疫作用。如黄芪含多糖、皂甙、黄酮为主的多种天然成分,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体液、细胞免疫,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使血清中IgA、IgM、IgC水平和T、B淋巴细抱,NK细胞增强,提高免腋球蛋白中IgA、IgC的含量。抑制细菌繁殖,且具有抗肿瘤作用。单闻或复方的黄芪…

    资讯 2011年7月11日
  • 我国获得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疯牛病风险可忽略认证

    2014年5月27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82届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认可我国内地达到疯牛病风险可忽略标准,5月29日,OIE主席施瓦本博尔博士和总干事瓦拉特博士向中国代表团颁发证书,并表示祝贺。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对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能力的认可,标志着我国疯牛病防范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保障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牛肉国际贸易具有重…

    资讯 2014年6月4日
  • 国际视野|借着今天,细数欧洲4国猪业考察干货!

    导读: 11月15-23日,普莱柯借Euro Tier在德国汉诺威举办之际,邀请30余位国内大型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深入考察荷兰GD、Cargill、Nedap及比利时CID Lines等欧洲养猪产业链相关企业。各方就疫病监测、营养、养殖设备、生物安全、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考察团一行受到德国农协、荷兰农协、丹麦农协、比利时农协及比利时东弗拉芒省…

    2018年12月11日 资讯
  • 猪场应高度重视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猪伪狂犬病给养殖业的危害可谓触目惊心,此病的发生已无明显的季节性,近年来发病率攀升,以成为危害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病,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一大杀手。该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易被临床诊断忽略,延误治疗,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抓好其防控工作,提高母猪生长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势在必行。   一、主要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6天,少数达10天。主要引起母猪顽固性不发情,母猪…

    2019年6月29日
  • 因疯牛病被禁时隔七年加拿大牛肉将重回京城

    加拿大牛肉的引进,将打破澳洲牛肉在进口高端牛肉产品中的垄断局面曾因疯牛病被禁入境时隔七年后重回京城昨天上午,加拿大牛肉出口协会在其主办的研讨会上透露,中加两国政府已在今年6月24日达成合作协议,中国将有条件分阶段开放对加拿大牛肉的进口。时隔7年后加拿大牛排、肥牛有望端上中国人的餐桌。■有条件放开:进口牛龄30个月以下的牛肉加拿大牛肉出口协会总裁泰德·汉尼先生…

    资讯 2010年7月5日
  • 高鸿宾解读《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为了帮助公众和媒体更深入地了解规划,今天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应邀对《规划》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规划》编制背景与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在部分…

    资讯 2012年6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