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考试训练]《兽医传染病学》新城疫(4)

(本资料出自《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1+1=3”读练一本》通辅导教材举例,由中国执业兽医考试训练网提供并授权转载。)

 

(1)正确选择疫苗  新城疫疫苗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活疫苗接种后疫苗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灭活疫苗接种后无病毒增殖,靠注射入体内的抗原刺激产生体液免疫,对细胞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无大作用。目前,国内使用的活疫苗有Ⅰ系苗(Mukteswar株)、Ⅱ系苗(B1株)、Ⅲ系苗(F株)、Ⅳ系苗(LaSota株)和V4弱毒苗。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疫苗,ICPI为1.4,绝大多数国家已禁止使用,我国家禽生产中也逐步停止使用。Ⅱ、Ⅲ和Ⅳ系苗属弱毒疫苗,各种日龄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但气雾免疫最好在2月龄以后采用,以防止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V4弱毒苗具有耐热和嗜肠道的特点,适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散养的鸡群。灭活疫苗的质量取决于所含有的抗原量和佐剂,灭活疫苗对鸡安全,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但是注射后需10~20d才产生免疫力。灭活苗和活苗同时使用,活苗能促进灭活苗的免疫反应。

 

(26~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V4弱毒株     B.LaSota株

C.F株          D.B1株

E.Mukteswar株

26.新城疫Ⅰ系苗所使用的毒株是E

27.新城疫Ⅱ系苗所使用的毒株是D

28.新城疫Ⅲ系苗所使用的毒株是C

29.新城疫Ⅳ系苗所使用的毒株是B

 

30.2月龄以内的鸡不能使用新城疫的A

A.Ⅰ系苗        B.Ⅱ系苗

C.Ⅲ系苗        D.Ⅳ系苗

E.V4系苗

31.具有耐热和嗜肠道的特点新城疫弱毒苗是E

A.Ⅰ系苗        B.Ⅱ系苗

C.Ⅲ系苗        D.Ⅳ系苗

E.V4系苗

32.当前可通过气雾免疫预防的疾病是【2011年真题】

A.新城疫         B.马立克氏病

C.产蛋下降综合症 D.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E.传染性法氏囊病

33.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后,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的时间是E

A.1~3d          B.4~5d

C.5~7d          D.7~9d

E.10~20d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主要根据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以及根据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和鸡群生产特点,确定加强免疫的时间。一般母源抗体HI在23时可以进行第一次免疫,在HI高于25时,进行首免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

34.第一次免疫鸡新城疫的母源抗体HI滴度是C

A.21              B.22

C.23              D.24

E.25

35.进行首免鸡新城疫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的最低母源抗体HI滴度是E

A.21              B.22

C.23              D.24

E.25

(3)建立免疫监测制度  在有条件的鸡场,定期检测鸡群血清HI抗体水平,全面了解

鸡群的免疫状态,确保免疫程序的合理性以及疫苗接种的效果。

鸡群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封锁鸡场,禁止转场或出售,可疑病鸡及其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应焚烧或深埋,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对鸡群进行紧急接种。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2周,不再有新病例发生,并通过彻底消毒,方可解除封锁。

36.对发生新城疫鸡群应采取的措施是E【2009年真题】

A.疫苗紧急接种       B.环境清洁消毒

C.病健鸡隔离饲养     D.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E.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37.对受威胁鸡群应采取的最有效防控措施是(D)【2014年真题】

A.加强饲养管理     B.鸡舍消毒

C.抗病毒药物预防   D.疫苗紧急接种

E.注射卵黄抗体

 

(未完待续……)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1719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5年6月18日
下一篇 2015年6月18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