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考点:(1)四诊法、察口色的内容,切脉及脉象变化;(2)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辩证的主要内容,辩证要点;(3)治未病、主要治则、八法的主要内容。
中兽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一)察口色
正常口色 | 有病口色 |
一般是舌质淡红,不胖不瘦,活动灵活自如;微有薄白舌苔,稀疏均匀;干湿得中,不滑不燥 | 从舌质、舌苔、舌津、舌形等进行观察。舌苔:①白苔、②黄苔、③灰黑苔。口津:①口津粘稠或干燥、②口干,舌面有皱褶、③口津多而清稀,口腔滑利。 |
(二)切脉
1.切脉的部位
马、骡切颌外动脉(多用)或双凫脉。牛、骆驼切尾中动脉。猪、羊、犬等切股内动脉。双凫脉在颈基部前方,颈静脉沟下三分之一处,波动最为明显的颈总动脉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切脉。
2.脉象
脉象 | 主症 | |
浮脉 | 轻按即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 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内伤久病的虚证也见浮脉,属虚阳外越的表现。脉浮大而空,按之如葱管样,称为芤脉(见于大失血) |
沉脉 |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 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表邪初感而见沉脉者,为表邪外束,阻遏卫阳于里,不能外达所致 |
迟脉 | 脉来迟慢 | 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证,迟而无力为虚寒证;浮迟是表寒,沉迟为里寒。此外,热邪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 |
数脉 | 脉来急促 | 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浮数是表热,沉数为里热。虚阳外越,可见数脉,但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 |
虚脉 | 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 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证 |
实脉 | 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 主实证 |
(一)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
1.表里
主 证 | 治 则 | |
表证 | 舌苔薄白,脉浮,恶风寒(被毛逆立、寒颤)。常有鼻流清涕、咳嗽、气喘等症状(肺合皮毛) | 宜采用汗法(解表法)。根据寒热轻重的不同,或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 |
里证 | 相对表证而言,里证病位在脏腑,病变较深 | 分别采用温、清、补、消、泻诸法 |
2.寒热
主 证 | 治 则 | |
寒证 | “阴胜其阳”的证候(或为阴盛,或为阳虚,或阴盛阳虚同时存在)。一般症状是口色淡白或淡清,口津滑利,舌苔白,脉迟,尿清长,粪稀,鼻寒耳冷,四肢发凉等 | 宜采用温法(“寒者热之”)。根据病情,或辛温解表,或温中散寒,或温肾壮阳 |
热证 | “阳胜其阴”的证候(或阳盛,或阴虚,或阳盛阴虚同时存在)。一般症状表现是口色红,口津减少或干粘,舌苔黄,脉数,尿短赤,粪干或泻痢腥臭,呼出气热,身热。或目赤、气促喘粗、贪饮、恶热等症状 | 宜用清法(“热者寒之”)。根据病情或辛凉解表,或清热泻火,或壮水滋阴 |
3.虚实
主 证 | 治 则 | |
虚证 | 口色淡白,舌质如绵,无舌苔,脉虚无力,头低耳耷,体瘦毛焦,四肢无力。或表现出虚汗、虚喘、粪稀或完谷不化等症状 | 宜采用补法(“虚则补之”),或补气,或补血,或气血双补;或滋阴,或助阳,或阴阳并济 |
实证 | 高热,烦躁,喘息气粗,腹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或淋漓不通,舌红苔厚,脉实有力等 | 宜采用泻法(“实则泻之”),除攻里泻下之外,还包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涤痰逐饮、平喘降逆、理气消导等法 |
4.阴阳
原因 | 主 证 | |
阴证 | 是阳虚阴盛,机能衰退,脏腑功能下降的表现。多见于里证的虚寒证。 | 体瘦毛焦,倦怠肯卧,体寒肉颤,怕冷喜暖,口流清涎,肠鸣腹泻,尿液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在外科疮黄方面,凡不红、不热、不痛,脓液稀薄而少臭味者,均系阴证的表现 |
阳证 | 是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亢奋的表现 | 精神兴奋,狂躁不安,口渴贪饮,耳鼻肢热,口舌生疮,尿液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洪数有力,腹痛起卧,气急喘粗,粪便秘结 |
(二)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和正邪盛衰等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1.心与小肠病证
原因 | 主症 | 治则 | 方例 | |
心气虚 | 久病体虚,暴病伤正,误治、失治,老龄脏气亏虚等 | 心悸,气短乏力,自汗(运动后尤甚),舌淡苔白,脉虚 | 养心益气,安神定悸 | 养心汤加减—《证治准绳》 |
心阳虚 | 多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心气虚症外,兼有形寒肢冷,耳鼻四肢不温,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 | 温心阳,安心神 | 保元汤加减—《博爱心鉴》 |
心血虚 | 久病体虚,血液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劳伤过度,损伤心血 | 心悸、躁动、易惊、口色淡白,脉细弱 | 补血养心,镇惊安神 | 归脾汤加减(见补虚方) |
心阴虚 | 除心血虚病因外,热证伤阴津,腹泻日久 | 心血虚症外,兼有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 养心阴,安心神 | 补心丹加减《世医得效方》 |
心热内盛 | 感受暑热之邪或其它淫邪内郁化热,或过服温补药 | 高热,大汗,精神沉郁,气促喘粗,粪干尿少,口渴,舌红,脉象洪数 | 清心泻火,养阴安神 | 香薷散或白虎汤加减(见清热方) |
痰火扰心 | 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上扰心神 | 发热,气粗,眼急惊狂,蹬槽越桩,狂躁奔走,咬物伤人及其它兴奋型的表现,苔黄腻,脉滑数 | 清心祛痰,镇惊安神 | 镇心散或朱砂散(安神与开窍方) |
心火上炎 | 由六淫内郁化火而 | 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躁动不安,口渴喜饮,苔黄,脉数 | 清心泻火 | 洗心散(见清热方)或泻心汤加减—《金匮要略》 |
小肠中寒 | 因外感寒邪或内伤阴冷所致 | 腹痛起卧,肠鸣,粪便稀薄,口内湿滑,口流清涎,口色青白,脉象沉迟 | 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 橘皮散加减(见理气方) |
2.肝与胆病证
原因 | 主症 | 治则 | 方例 | |
肝火上炎 | 外感风热或肝气郁结而化火所致 | 两目红肿,羞明流泪,睛生翳障,视力障碍,或有鼻衄,粪便干燥,尿浓赤黄,口色鲜红,脉象弦数 |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 决明散(见平肝方)或龙胆泻肝汤(见附:有关方剂) |
肝血虚 | 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 眼干,视力减退”夜盲、内障,或倦怠肯卧,蹄壳干裂,或眩晕,站立不稳,或肢体麻木,震颤,四肢抽搐,口色淡白,脉弦细 | 滋阴养血,平肝明目 | 四物汤加减(见补虚方) |
热极生风 | 邪热内盛,热极生风,横蹿经脉所致 | 高热,四肢痉挛抽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识不清,撞壁冲墙,圆圈运动,舌质红绛,脉弦数 | 清热,熄风,镇痉 | 羚羊钩藤汤加减《通俗伤寒论》 |
肝阳化风 | 肝肾之阴久亏,肝阳失潜而致 | 神昏似醉,站立不稳,时欲倒地或头向左或向右盘旋不停,偏头直颈,歪唇斜眼,肢体麻木,拘挛抽搐,舌质红,脉弦数有力 | 平肝熄风 | 镇肝熄风汤加减(见祛风方) |
阴虚生风 | 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 | 形体消瘦,四肢蠕动,午后潮热,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 滋阴定风 | 大定风珠加减《温病条辨》) |
血虚生风 | 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致 | 除血虚所致的眩晕站立不稳,时欲倒地,蹄壳干枯皱裂,口色淡白,脉细之外,尚有肢体麻木,震颤,四肢抽搐 | 养血熄风 |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
肝胆湿热 | 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胃运化失常,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 | 黄疸鲜明如橘色,尿液短赤或黄而浑浊。母畜带下黄臭,外阴瘙痒,公畜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舌苔黄腻,脉弦数 | 清利肝胆湿热 | 茵陈蒿汤加减(见清热方) |
- 脾与胃病证
原因 | 主症 | 治则 | 方例 | |
脾虚不运 | 饮食失调,劳役过度,或其它疾患耗伤脾气 | 草料迟细,体瘦毛焦,倦怠肯卧,肚腹虚胀,肢体浮肿,尿短,粪稀,口色淡黄,舌苔白,脉缓弱 | 益气健脾 | 参苓白术散(见补虚方)或香砂六君子汤(见四君子汤) |
脾气下陷 | 脾不健运发展而来 | 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脱或阴道脱,尿淋漓,并伴体瘦毛焦,倦怠多卧,草料迟细,口色淡白,苔白,脉虚等 | 益气升阳 | 补中益气汤(见补虚方)加减 |
脾不统血 | 久病体虚,脾气衰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致 | 慢性出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伴体瘦毛焦,倦怠肯卧,口色淡白,脉细弱 | 益气摄血,引血归经 | 归脾汤加减(见补虚方) |
脾阳虚 | 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因过食冰冻草料,暴饮冷水,损伤脾阳所致 | 脾不健运症状,同时出现形寒怕冷,耳鼻四肢不温,肠鸣腹痛,泄泻,口色青白,口腔滑利,脉象沉迟 | 温中散寒 | 理中汤加减(见温里方) |
寒湿困脾 | 长期过食冰冻草料,暴饮冷水(寒湿停中焦);或久卧湿地,或阴雨苦淋,导致寒湿困脾 | 耳耷头低,四肢沉重肯卧,草料迟细,粪便稀薄,小便不利,或见浮肿,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象迟缓而濡 | 温中化湿 | 胃苓散加减(见五苓散) |
胃阴虚 | 高热伤阴,津液亏耗所致 | 体瘦毛焦,皮肤松驰,弹性减退,食欲减退,口干舌燥,粪球干小,尿少色浓,口色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 滋养胃阴 | 养胃汤加减—《临证指南》 |
胃寒 | 外感风寒,或饮喂失调 | 形寒怕冷,耳鼻发凉,食欲减退,粪便稀软,尿液清长,口腔湿滑或口流清涎,口色淡或青白,苔白而滑,脉象沉迟 | 温胃散寒 | 桂心散加减(见温里方) |
胃热 | 胃阳素强,或外感邪热犯胃,或外邪传内化热,或急性高热病中热邪波及胃脘所致 | 耳鼻温热,草料迟细,粪球干小而尿少,口干舌燥,口渴贪饮,口腔腐臭,齿龈肿痛,口色鲜红,舌有黄苔,脉象洪数 |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 清胃解热散加减《中兽医治疗学》 |
胃食滞 | 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食滞不化,或草料不易消化,停滞于胃所致 | 不食,肚腹胀满,嗳气酸臭,腹痛起卧,粪干或泄泻,矢气酸臭,口色深红而燥,苔厚腻,脉滑实 | 消食导滞 | |
轻者:曲蘖散(见消导方)。重者:调气攻坚散—《中兽医治疗学》加减 |
- 肺与大肠病证
原因 | 主症 | 治则 | 方例 | |
肺气虚 | 久病咳喘伤及肺气,或其它疾病伤肺”肺气虚弱而成 | 久咳气喘,咳喘无力,动则喘甚,鼻流清涕,畏寒喜暖,易感冒,易出汗,日渐削瘦,皮燥毛焦,倦怠肯卧,口色淡白,脉象细弱 | 补肺益气,止咳定喘 | 补肺散(党参、黄芪、紫苑、五味子、熟地、桑白皮—《永类钤方》加减 |
肺阴虚 | 久病体弱,或邪热久恋于肺”损伤肺阴所致。或发汗太过而伤及肺阴所致 | 干咳连声,昼轻夜重,气喘,鼻液粘稠,低热不退,或午后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粪干小,尿少色浓,口色红,舌无苔,脉细数 | 滋阴润肺 | 百合固金汤(见补虚方)加减 |
痰饮阻肺 | 脾失健运,湿聚为痰饮,上贮于肺,使肺气不得宣降 | 咳嗽,气喘,鼻液量多,色白而粘稠,苔白腻,脉滑 | 燥湿化痰 | 二陈汤(见化痰止咳平喘方)加减 |
风寒束肺 | 风寒之邪侵袭肺脏,肺气闭郁而不得宣降所致 | 以咳嗽,气喘为主,兼有发热轻而恶寒重,鼻流清涕,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 宣肺散寒,祛痰止咳 | 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均见解表方)加减 |
风热犯肺 | 外感风热之邪,以致肺气宣降失常所致 | 特点:咳嗽和风热表证共见。咳嗽,鼻流黄涕,咽喉肿痛,耳鼻温热,身热,口干贪饮,口色偏红,舌苔薄白或黄白,脉浮数 | 疏风散热,宣通肺气 | 表热重;银翘散(见解表方)加减;咳嗽重: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 |
肺热咳喘 | 外感风热或风寒之邪入里郁而化热,以致肺气宣降失常 | 咳声洪亮,气促喘粗,鼻翼扇动,鼻涕黄而粘稠,咽喉肿痛,粪便干燥,尿液短赤,口渴贪饮,口色赤红,苔黄燥,脉洪数 |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 麻杏石甘汤(见化痰止咳平喘方)或清肺散(见清热方)加减 |
大肠液亏 | 内有燥热”大肠津液亏损,或胃阴不足,不能下滋大肠 | 粪球干小而硬,或粪便秘结干燥,弩责难以排下,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 | 润肠通便 | 当归苁蓉汤(见泻下方)加减 |
食积大肠 | 过饥暴食,或草料突换,或久渴失饮,或劳逸失度,或老龄咀嚼不全 | 粪便不通,肚腹胀满,回头观腹,不时起卧,饮食欲废绝,口腔酸臭,尿少色浓,口色赤红,舌苔黄厚,脉象沉而有力 | 通便攻下,行气止痛 | 大承气汤(见泻下方)加减 |
大肠湿热 | 外感暑湿,或感染,或霉败、有毒草料,以致湿热或疫毒蕴结,损伤气血 | 发热,腹痛起卧,泻痢腥臭,甚则脓血混杂,口干舌燥,口渴贪饮,尿液短赤,口色红黄,舌苔黄腻或黄干,脉象滑数 | 清热利湿,调气和血 | 白头翁汤或郁金散(均见清热方) |
大肠冷泻 | 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如喂冰冻草料,暴饮冷水)而发病 | 耳鼻寒凉,肠鸣如雷,泻粪如水,或腹痛,尿少而清,口色青黄,舌苔白滑,脉象沉迟 | 温中散寒,渗湿利水 | 桂心散(见温里方)或橘皮散(见理气方)加减 |
5.肾与膀胱病证
原因 | 主症 | 治则 | 方例 | |
肾阳虚衰 | 素体阳虚,或久病伤肾,或劳损过度,或年老体弱,下元亏损所致 | 形寒肢冷,末梢不温,腰痿,腰退不灵,难起难卧,四肢下部浮肿,粪便稀软或泄泻,小便减少,公畜性欲减退,阳痿不举,垂缕不收,母畜宫寒不孕。口色淡,舌苔白,脉沉迟无力 | 温补肾阳 | 肾气散(见补虚方之六味地黄汤)加减 |
肾气不固 | 肾阳素亏,劳损过度,或久病失养,肾气亏耗,失其封藏固摄之权 | 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甚至遗尿或小便失禁,腰腿不灵,难起难卧,公畜滑精早泄,母畜带下清稀,胎动不安,舌淡苔白,脉沉弱 | 固摄肾气 | 缩泉丸—《妇人良方》)或固精散(见收涩方)加减 |
肾不纳气 | 由于劳役过度,伤及肾气,或久病咳喘,肺虚及肾所引起 | 咳嗽,气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重则咳而遗尿,形寒肢冷,汗出,口色淡白,脉虚浮 | 温肾纳气 | 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加减 |
肾虚水泛 | 素体虚弱,或久病失调,损伤肾阳,不能温化水液,致水邪泛滥而上逆,或外溢肌肤所致 | 体虚无力,腰脊板硬,末梢不温,尿量减少,四肢腹下浮肿(尤两后肢浮肿),严重者宿水停脐,或阴囊水肿,或心悸,喘咳痰鸣,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 温阳利水 | 济生肾气丸加减 |
肾阴虚 | 因伤精、失血、耗液而成;或急性热病耗伤肾阴,或其它脏腑阴虚而伤及于肾,或因过服温燥劫阴之药所致 | 形体瘦弱,腰胯无力,低热不退或午后潮热,盗汗,粪便干燥,公畜举阳滑精或精少不育,母畜不孕,视力减退,口干、色红、少苔、脉细数 | 滋阴补肾 | 六味地黄汤(见补虚方)加减 |
膀胱湿热 | 由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功能受阻所致 | 尿频而急,排尿困难,常作排尿姿势,痛苦不安,或尿淋漓,尿色浑浊,或有脓血,或有砂石,口色红,苔黄腻,脉濡数 | 清利湿热 | 八正散(见祛湿方)加减 |
附:有关方剂
方名 | 组成 | 方名 | 组成 | ||
保元汤 | 党参、黄芪、桂枝、甘草 | 调气攻坚散 | 醋香附、三棱、莪术、木香、藿香、沉香、枳壳、莱菔子,槟榔、青皮、郁李仁、麻油、醋 | ||
羚羊钩藤汤 | 羚羊片、霜桑叶、川贝母、鲜生地、钩藤、菊花、茯神,生白芍、生甘草、竹茹 | ||||
补肺散 | 党参、黄芪、紫苑、五味子、熟地、桑白皮 | ||||
大定风珠 | 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 桑菊饮 | 桑叶、菊花、杏仁、甘草、薄荷、连翘、芦根、桔梗 | ||
缩泉丸 | 乌药、益智仁、山药 | ||||
加减复脉汤 | 炙甘草、生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 | 人参蛤蚧散 | 人参、蛤蚧、杏仁、甘草、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 | ||
养胃汤 | 沙参、玉竹、麦冬、生扁豆、桑叶、甘草 | 济生肾气丸 |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官桂、炮附子、牛膝、车前子 | ||
清胃解热散 | 知母、石膏、玄参、黄芩、大黄、枳壳、陈皮、六曲、连翘、地骨皮、甘草 | 龙胆泻肝汤 |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 |
(三)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结合伤寒病证的特点而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六经是太阳、阳阴、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
1.太阳病证
主 证 | 治 则 | 方 例 | |
太阳伤寒 | 恶寒,发热,关节肿痛,跛行,无汗,咳嗽,气喘,脉浮紧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麻黄汤(见解表方)加减 |
太阳中风 | 恶风,发热,汗自出,脉浮缓 |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 桂枝汤(见解表方)加减 |
2.阳明病证
主 证 | 治 则 | 方 例 | |
阳明经证 | 身热,汗出,呼吸粗喘,口渴欲饮,苔黄燥,脉洪大 | 清热生津 | 白虎汤(见清热方)加减 |
阳明腑证 | 身热,呈日晡热,汗出,粪便燥结,粪球干小,甚至闭结不通,尿短赤,脉沉而有力 | 清热泻下 | 大承气汤(见泻下方)加减;阴亏甚者,用增液承气汤(见泻下方之大承气汤)加减 |
3.少阳病证、太阴病证
主 证 | 治 则 | 方 例 | |
少阳病证 | 微热不退,寒热往来(精神时好时坏,寒颤时有时无,皮温时高时低,耳鼻发凉转温交替),不欲饮食,脉现弦象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见和解方)加减 |
太阴病证 | 腹痛,腹胀,粪便清稀,苔白,脉细缓 |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 理中汤(见温里方)加减 |
4.少阴病证
主 证 | 治 则 | 方 例 | |
少阴寒化证 | 恶寒,嗜唾,立少喜卧,耳鼻发凉,四肢厥冷,体温偏低,脉沉细 | 回阳救逆 | 四逆汤(见温里方)加减 |
少阴热化证 | 口燥,咽痛,烦燥不安,舌红绛,脉细数 | 滋阴泻火 | 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伤寒论》)加减 |
(四)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用于辨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
1.卫分病证
主证 | 治则 | 方例 | |
卫分 |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咽喉肿痛,口干微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 辛凉解表 | 银翘散(见解表方)加减 |
2.气分病证
主证 | 治则 | 方例 | |
温热在肺 | 发热,呼吸喘粗,咳嗽,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数 |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 麻杏石甘汤(见化痰止咳平喘方)加减 |
热入阳明 | 身热,大汗,口渴喜饮,口津干燥,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大 | 清热生津 | 白虎汤(见清热方)加减 |
热结肠道 | 发热,肠燥便干,粪结不通或稀粪旁流,腹痛,尿短赤,口津干燥,口色深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 | 滋阴,清热,通便 | 增液承气汤(见泻下方之大承气汤)加减 |
3.营分病证
主证 | 治则 | 方例 | |
热伤营阴 | 高热不退,夜甚,躁动不安,呼吸喘促,舌质红绛,斑疹隐隐,脉细数 |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 清营汤(见清热方)加减 |
热入心包 | 高热、神昏,四肢厥冷或抽搐,舌绛,脉数 | 清心开窍 | 清宫汤《温病条辨》加减 |
4.血分病证
主证 | 治则 | 方例 | |
血热妄行 | 身热,神昏,黏膜、皮肤发斑,尿血,便血,口色深绛,脉数 |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 犀角地黄汤(见清热方)加减 |
气血两燔 | 身大热,口渴喜饮,口燥苔焦,舌质红绛,发斑,衄血,便血,脉数 | 清气分热,解血分毒 | 清瘟败毒饮(《疫诊一得》)加减 |
肝热动风 | 高热,项背强直,阵阵抽搐,口色深绛,脉弦数 | 清热平肝熄风 |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
血热伤阴 | 低热不退,精神倦怠,口干舌燥,舌红无苔,尿赤,粪干,脉细数无力 | 清热养阴 | 青蒿鳖甲汤(见清热方)加减 |
(一)预防 “治未病”:①未病先防;②既病防变。
(二)治则
治则 | 内容 | 治则 | 内容 | |||
扶正与祛邪 | ①祛邪兼扶正,②扶正兼祛邪,③先扶正后祛邪,④先祛邪后扶正 | 治病求本 | 治标与治本 | ①急则治其标;②缓则治其本;③标本兼治 | ||
同治与异治 | ①异病同冶、②同病异治 | 正治与反治 | ①正治又称逆治,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 | |||
三因制宜 | ①因时制宜;②因地制宜;③因畜制宜 | |||||
②反治又称从治,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 ||||||
治疗与护养 |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
(二)内治八法 八法—八种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临床上常采用八法并用:即①攻补并用;②温清并用;③消补并用;④汗下清并用。
以上信息 由作者王成提供,摘自《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临床兽医学部分(201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公开发行)。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