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病,该病易发生流行及世界大流行。临床上起病急、病程短、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一般为主要特征。其病原属于正黏病毒科正黏病毒属。主要传染源为病人、病猪和带毒的人和猪。诊断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特点(呼吸道黏膜充血、呈卡他性炎症、肺水肿、肺部炎症区膨胀不全)等进行分析,可以做出诊断。治疗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使圈舍干燥、温暖。国外对马流感已研制出疫苗进行预防,国内也有马流感双价(马A1型和马A2型)佐剂苗。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可采用解热镇痛等对症手段以减轻症状,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在猪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疗。   【处方1】盐酸金刚烷胺,1片,内服,每日2次。   【处方2】复方板蓝根注射液,小猪每次5-10ml,大猪每次20-40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   【处方3】复方大青叶注射液,10-15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   【处方4】四环素注射液5-20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   【处方5】复方柴胡注射液,小猪每次2-3ml,中猪5-10ml,大猪15-20ml,肌内或皮xia注射,每日2次,连用2日。   【处方6】30%安乃近,3-5ml,肌内注射。   【处方7】复方安基比林(或复方奎宁)5-10ml,肌内注射。   【处方8】阿司匹林,5-10g,加水1次灌服,每日2次,   【处方9】青霉素,40-80万IU,1次肌内注射,每日2次。   【处方10】土霉素,10mg/kg体重,肌内注射。   【处方11】苏叶10g,前胡10g,半夏10g,桔梗15g,陈皮15g,杏仁15g,薄荷15g,枳壳15g,麻黄10g,桑白皮10g,生姜3片。共研末,混入饲料饲喂。(注:用于猪风寒感冒)   【处方12】天冬10g,麦冬15g,款冬花15g,栀子15g,牛蒡子15g,桔梗10g,前胡10g,桑白皮10g,石膏50g,萎仁15g。加水1.5kg,煎至0.5kg,每5kg体重每次100-150g,日服50-100g。(注:用于猪风热感冒)   【处方13】柴胡15g,前胡20g,防风10g,龙胆草25g,没药7.5g,茯苓15g,芥子5g,白及10g,甘草5g。煎水内服。   【处方14】紫苏、杏仁、茅根、桑白皮、地骨皮、金银花、薄荷各等份。共研为末,内服,每日1次,小猪每次用5g,大猪15g。   【处方15】柴胡6g,防风、陈皮、薄荷各18g,蒿本、茯苓皮、枳壳各12g,菊花15g,紫苏16g。生姜为引,水煎服,每日1次。   【处方16】金银花、连翘、黄岑、柴胡、牛蒡子、陈皮、甘草各10-15g。水煎服,每日1次。   【处方17】苏叶、薄荷各5g,野菊花15g。水煎服,每日2次。   【处方18】柴胡、葛根、芦根各30g,紫苏、知母、寸冬各15g。水煎服,每日1次。   【处方19】葱白、橘皮各15g。水煎服,每日1次。   【处方20】辣椒末0.3g,滑石粉0.3g。混合均匀后,用纸筒吹入病猪鼻内。   【处方21】生石膏500g,杏仁、陈皮、苍术各100g,麻黄、桂枝、甘草各70g。混合共研细末,每10kg体重10-15g,拌料或煎水喂服,早晚各1次,连用1-2日。   【处方22】苏叶7.5g,薄荷7.5g,野菊花25g。煎水灌服,每日2次。   【处方23】葱白100g,生姜50g,食盐25g。煎水1次灌服。   【处方24】葱白200g,生姜100g。切碎,用开水冲服。   【处方25】麻黄、杏仁、石膏末各15g,桔梗、知母、黄芩、甘草各10g。水煎1次喂服。   【处方26】野菊花全草60g,一枝黄花30g,薄荷10g。煎水分1次内服。   【处方27】柴胡50g,紫苏25g,葛根50g,知母25g,寸冬25g,芦根50g。水煎服。   【处方28】威灵仙15g,辣蓼25g,干姜25g,葱头15g,百草丹(干牛屎)100g。共为末或煎水内服。   【处方29】柴胡30g,土茯苓20g,陈皮30g,薄荷30g,菊花25g,紫苏20g,生姜为引。共煎水内服。

原创文章,作者:laoni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826

(0)
上一篇 2011年4月6日
下一篇 2011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