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农颖泰如何将生物兽药板块做大做强

看中农颖泰如何将生物兽药板块做大做强        起步于2008年的中农颖泰集团,以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历经6年的发展壮大,在业内的实力不容小觑。目前,该集团已拥有中农颖泰林州生物产业园、北京中农颖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丰颖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元颖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中农颖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林州中农生物肽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全资或控股组成单位,业务范围涵盖抗菌肽、微生态、生物兽药、动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生物医药等多项领域。

目前,集团在饲料添加剂、动保、微生态等板块的业务已经非常成熟,在业界位列前茅,只有起步较晚的生物兽药板块稍显弱势。为此,年前,集团董事长郭文江亲自挂帅,兼任生物兽药板块总经理一职,以期推进该板块快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的目标是到明年销售额达到3个亿。”郭文江信心满满地说。

信心来自哪里?为一探究竟,记者特意做了为期一周的驻企采访。

硬件过硬:栽下摇钱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只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才能产出高品质、高标准的产品,这个道理人尽皆知。可在采访中,中农颖泰林州生物科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扬科告诉记者,兽药行业一直都不是很规范,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兽药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常常是,很小的厂房、两条简单的生产线,投资100多万就能建个兽药厂。“这样的兽药厂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严格按照GMP要求生产,产品质量更无从谈起。”刘扬科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国通过GMP认证的兽药企业将近2000多家,而在河南省,最新的数据是246家。

意识到这些问题,为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竞争力,中农颖泰生物兽药生产基地在建厂之初,就确立了一个理念——用人药标准规划建设生物兽药生产基地。超前而严谨的理念必然领航优良的结果。2014年3月1日,中农颖泰生物产业园的18个兽药GMP车间,以95.5的高分一次性通过了农业部兽药GMP验收。

中农颖泰生物兽药生产基地为什么能在验收中获得95.5的高分?它的硬件到底有多硬?

在刘扬科的介绍中,硬件之硬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规模大、产量大。他告诉记者,生物兽药生产基地共18个生产车间,占地600多亩,是河南省占地面积最大、产能最大的兽药生产企业之一。二是设备全、工艺新。据了解,中农颖泰生物兽药生产基地共建了9条生产线,分别是粉剂、散剂、预混剂、颗粒剂(含中药提取)/片剂(含中药提取)、口服液(含中药提取)、消毒剂(固体)/杀虫剂(固体)、消毒剂(液体)/杀虫剂(液体)。而且,粉剂、预混剂生产线是全自动无尘化操作,这在河南省尚属首例,中药散剂有超微粉碎设备、颗粒剂有沸腾低温干燥制粒等先进设备。三是剂型全。除上述剂型外,年底还将上粉针和水针生产线。“如此,兽药体系里所有的剂型都有了”。另外,为确保生产用电,中农颖泰集团还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6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所产电量不仅能满足自身生产需要,每年还能为公司带来800万元的经济收入。

软件不软:科技领先才能做行业的领跑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郭文江看来,一个企业的科研实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为此,中农颖泰集团十分注重科研力量的建设,现已拥有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饲用抗菌肽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等五个省级以上的科研平台。在中国农业大学,集团拥有由李德发院士和谯仕彦教授带领的20多个博士和60多个硕士组成的基础科研团队,在中国农科院拥有20多人的中试科研团队,并有国家千人计划安浩云博士带领的医药应用研发团队。集团员工团队中,拥有博士学历30余人,硕士学历1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80%以上。

雄厚的科研实力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农颖泰集团生物兽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谯仕彦的带领下,集团研发团队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科研攻关,已经在抗菌肽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抗菌肽市场化的三大难题:一是大幅度提高了抗菌肽的表达量;二是建立了产品标准;三是建立纯化工艺,并获得产量为中试级别99.6%的抗菌肽纯品,而其纯化成本仅为化学合成成本的万分之一。在今年的3月20日,中农颖泰的抗菌肽正式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临床试验批件。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在国内,从事抗菌肽研发的兽药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加起来共有350多家。在市场上宣传销售抗菌肽的有30多家,这里面,有自己生产基地的不到10家。而能够做到标准化生产、可以定性定量检测、纯化出99.6%纯品的,只有中农颖泰一家。

中农颖泰集团研发总监何涛则告诉记者:“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获批的一类兽药只有7个,如果抗菌肽的临床试验没问题,那么,就将是第8个获批的一类新兽药。未来,集团将以抗菌肽为核心,打造一系列性价比高、效果确切的兽药、动保产品。”

另外,何涛介绍,集团在加大一类新兽药开发的同时,还与河南省兽药监察所深入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发二、三、四、五类新兽药。除上述产品的研发外,针对市场畅销的老产品,集团也给予重新定位,严格按照GMP及药典要求,运用新工艺进行产品改良。改良后的产品药效得以提高,价格却不贵。而中兽药口服液、片剂、散剂、颗粒剂的研发与生产,也将成为集团生物兽药版块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市场及合作者提供安全健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使养殖户和合作者利益最大化,是我们的使命。”何涛认真地说。

服务专业化:倾力打造执业兽医师服务体系

国家2009年开始实行执业兽医师考试,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通过考试的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加起来共有6万多人。

“执业兽医制度要求,规模养殖场、宠物医院、兽药门市等均需要有1名~2名执业兽医师。很显然,这6万人肯定是不够的。为实现顺利过渡,国家暂时允许执业助理兽医师开具处方,但根据农业部去年新修订的《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这个特殊的现象也仅仅能持续到2017年12月31日。”刘扬科说,“可以预见,未来,执业兽医师将在畜牧生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兽药领域的竞争中,要想抢占先机,更是离不开执业兽医师的辅助。”

为了更好地为生物兽药版块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借着中农颖泰集团商学院的平台优势,集团与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免费开展执业兽医师考试培训。同时,集团还与郑州市一家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共建执业兽医师服务体系。

“强大的技术服务指导是连接市场与生产的重要组带。在强大的执业兽医师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广大养殖户可以放心使用中农颖泰的生物兽药产品。”刘扬科说。

市场为先:充分合作才能共赢天下

传统兽药市场销售模式多采用品牌化发展战略,在这种运营模式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严重的内耗,是一种已经被淘汰的模式。另有一种是销售型公司,这种公司有市场优势,却没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只能找那种有生产资质的小兽药厂代加工产品,然后贴牌销售。据粗略统计,这种公司在河南省多达2000多家。不过,随着国家对兽药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这种销售型的公司由于没有技术、没有产品,就只能选择倒闭或者转型。在此背景下,郭文江认为,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合作共赢是必经之路。而合作对象的选择、模式的构建则成为重中之重,那么,中农颖泰在生物兽药版块是如何展开合作的呢?

郑州中农颖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滔介绍道,上述遇到发展瓶颈的优秀区域型销售公司,或者缺乏品牌、资金及优势产品等发展资源的经营团队,又或是行业内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优秀经理人及行业内其他优秀人员,是中农颖泰首选的合作对象。“一方面,我们集团有科研、品牌、产品、服务等一系列优势资源;另一方面,他们有渠道有市场资源。这种强强整合和联手,正是双方战略共赢的契合点”。

当前的进展如何?

“目前,我们在河南、河北、江西、江苏等地已建成30家省级分公司,计划到年底要建立90家,其中确保运营成功的至少有60家。”贾滔说。

这60家是怎样一个概念?

贾滔解释说,“如果一个分公司的年销售额是500万,那么,这60家分公司的销售额总就是3个亿。所以说,董事长提出的目标,非常具有可行性。”

具体的合作模式呢?

“我们主要通过构建省级分公司的模式来展开具体合作,计划在每个省份按照猪、禽、水产三条主线各招募1家~2家合作商。”贾滔告诉记者,“在合作过程中,中农颖泰会提供60%的控股资金。省级分公司实行集团统一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由集团任命,并担任该公司法人。具体分红,原则上第一年7∶3(分公司7)、第二年6∶4(分公司6);若分公司完成年度销售目标,集团公司再拿出集团可分配利润的10%,奖励总经理。如果分公司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流动资金缺口,可向集团公司提请借贷资金。”

如此大幅度让利的合作模式,中农颖泰所求为何呢?

郭文江说:“我们用3年的时间,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生物兽药生产基地,设立了属国内前沿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线。同时,我们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硬件和软件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有信心为合作者持续不断地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而且,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市场技术服务团队,并设立了资金池,为合作者提供可靠市场服务的同时,还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另外,中农颖泰还会通过商学院为合作者培训优秀的管理和市场人才以及执业兽医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此外,合作者还可共享中农颖泰的品牌力量。现在,唯一的薄弱之处就是市场推广。再好的产品如果不能最终有效地流通到消费者终端,都无济于事。因此,我们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诚邀广大有志人士加盟,整合双方的优势,快速铺开市场,让我们的产品惠及广大养殖户。”

对未来,郭文江有着清晰地发展战略和目标,他说:“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基于饲用酶制剂、微生态、抗菌肽、植物提取物等生物技术产品在畜牧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实施科技、人才、市场、资本、品牌等五大战略,将中农颖泰打造成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生物产业集团。”(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郭蕾)

原创文章,作者:王 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7358

(0)
上一篇 2014年7月7日
下一篇 2014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 兽药企业面临品牌时代

      2006年11月11日,北京凤山温泉度假村宴宾楼三层会议厅内人声鼎沸,由国内畜牧两大主流媒体《中国畜牧兽医报》、《中国动物保健》杂志共同发起,中动保品牌影响力年会暨中国动物保健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颁奖仪式隆重召开。  此次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选票近6万张。本次评奖的原则是以得票数为主要指标,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最终,在候选的120家行业国内…

    市场 2007年2月22日
  • 疫苗生产企业亟待“添加”管控“功能”

    鉴于目前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方面,国家尚缺乏具体针对疫苗规模生产环境下的管理规定,企业多是参照对相应实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为此,专家指出,事实上,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要比实验室环境的生物安全控制重要的多,控制难度也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大环境下控制的环节很多,在人、物、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远比实验室要求复杂。因此,对动物疫苗生…

    产品 2007年11月14日
  • 将动物安全推入“深渊”

    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早就联合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规定了五大类40种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除上述药物外,国家质检总局和外经贸部规定出口肉禽禁止使用的药物33种,其中抗菌素类包括:二甲硝咪唑、痢特灵(呋喃唑酮)、甲硝唑、洛硝达唑、氯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都…

    产品 2007年12月14日
  • 掌握规律与差异性,辨清“蓝耳病”

    防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在全国统一用NVDC-JXA1株,对变异毒株有较高保护力(该疫苗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超过80%,据农业部对疫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健康猪场经合格疫苗免疫注射后,均未新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但其对经典毒株有无交叉保护力,目前有关疫苗研制单位正进行后续试验。笔者指出,现在许多养猪场(户)在听说有国家调拨苗后,就放松了对经典毒株的免疫,…

    产品 2007年12月14日
  •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农医发〔2007〕22号 农业部关于发布2007年第四期兽药质量抽检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各地组织完成了2007年第三季度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除外,下同)质量监督抽检计划,现将抽检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抽检兽药产品4169批,合格3244批,合格率77.8%,比2007年二季度…

    产品 2007年12月17日
  • 奶牛效益要算安全大账

    未来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都将大幅度发展和提高,奶牛饲料资源及其安全性问题将是首先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农业部于1992年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2004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乳及乳制品外,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随着近期饲料原…

    产品 2008年1月14日
  • 动物细菌病也“疯狂”——洞察探索诱发耐药菌的人为成因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

    产品 2008年1月14日
  • 精准掌握现代技术手段——药物敏感试验临床操作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随着抗生素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以及人为因素,许多细菌菌株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或耐药性,单凭临诊观察来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就显得十分地困难。而药物敏感试验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亦是使用药物治疗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兽医可根据药敏试验中某种抗菌药物是否具有抑菌、杀菌或无效的这一简单原理,制定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专家指出,有效而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更加依赖于准…

    企业 2008年1月14日
  • 整合市场抢占商机

      王彦刚在新加坡资本市场先胜一役,通过反向收购(RTO)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后,将在中国市场攻城夺地。  王彦刚说:“我们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因为这里正好有一家壳企业,买壳上市为我们省下了三个月的时间。”  王彦刚是总部在北京的中国动物保健公司(China Animal Healthcare)的董事长。他说,“我们强调时间成本”。  中国动物保健这次反向收购彩菱…

    企业 2008年2月4日
  • 农业部捐赠兽药运抵广西助恢复畜牧业生产

    记者今天从农业部获悉:为帮助灾区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首批捐赠的2020多万头(羽)份动物疫苗和20多吨消毒药品已陆续运抵广西,其余疫苗和药品将于近日运往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西等地。2月3日,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发起“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倡议大型兽药企业为灾区捐赠疫苗和消毒药品。有关兽药生产企业迅速响应,积…

    产品 2008年2月1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