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鸡肉不会感染禽流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发布会上为家禽业“正名”,打包票吃鸡安全。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了解到,对于家禽业遇冷的现状,两位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建议,应立即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以拯救家禽业。
背景 去年家禽业损失1000亿元
去年3月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一时之间,老百姓谈禽色变,家禽业迅速遇冷。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给出了一组数据:据测算,2013年全行业损失1000亿元,占产值的近20%。今年1月行业损失200亿元,占产值的30%以上。现在中小型家禽企业大量歇业,大型龙头企业将减产30%,种禽企业减产30-50%。一些银行取消了对家禽业的贷款或逼迫还贷。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家禽业已陷入崩溃边缘。
建议 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
在刘璠看来,上述事件定义并命名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致使消费恐慌,这是家禽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这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据悉,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表明,此次人感染“H7N9”病毒为偶发、散发型,并未发生人际间有效传播。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的,病毒传播途径尚未搞清,养禽场也未检出H7N9流感病毒,家禽从业人员很少感染。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H7N9流感病毒在人、禽体内都可检测到,用某种特定动物命名不科学、不合理。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三大国际组织发布《甲型H7N9流感病毒术语规范》,建议对于媒体沟通,使用“H7N9”或“H7N9病毒”这样的词汇代替。
但我国有关部门未予采纳,仍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对媒体发布。对农业部建议改为“H7N9流感”的要求,也以“将会引起相关国际组织、国家质询,并可能引起公众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误解”为由予以拒绝。刘璠认为,这样的命名不科学不合理。
无独有偶,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早在1月25日就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建议,并在标题冠以紧急建议,希望更改“H7N9禽流感”病毒名,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并且附上80家禽养殖企业的签名。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其实争议较大的就是“禽”要不要出现在名字中。据报道,世卫组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在国际专家和一些相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之前,依然保留这个病毒目前的官方名字。媒体如需要,可用“H7N9”或“H7N9病毒”等简称。
回应 农业部:正和有关部门研究扶持措施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发布会上表示,只要是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经过检疫合格的禽肉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并强调,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发现一例家禽H7N9流感疫情;还没有检测到养鸡场里有这个病毒;各方面研究确定,70摄氏度高温就可以杀死这个病毒,只要加工时烹调透,鸡肉不会带病毒。
对于目前家禽养殖业因受禽流感影响面临的全面亏损困境,韩长赋表示,农业部目前正和有关部门商量,研究扶持措施,准备对种禽场以及收购加工禽肉的龙头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目前一些省份已出台了政策。
原创文章,作者:段, 艳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