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H7N9禽流感命名不科学不合理

 

(网络图片)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
(网络图片)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

“吃鸡肉不会感染禽流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发布会上为家禽业“正名”,打包票吃鸡安全。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了解到,对于家禽业遇冷的现状,两位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建议,应立即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以拯救家禽业。

背景 去年家禽业损失1000亿元

去年3月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一时之间,老百姓谈禽色变,家禽业迅速遇冷。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给出了一组数据:据测算,2013年全行业损失1000亿元,占产值的近20%。今年1月行业损失200亿元,占产值的30%以上。现在中小型家禽企业大量歇业,大型龙头企业将减产30%,种禽企业减产30-50%。一些银行取消了对家禽业的贷款或逼迫还贷。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家禽业已陷入崩溃边缘。

建议 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

在刘璠看来,上述事件定义并命名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致使消费恐慌,这是家禽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这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据悉,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表明,此次人感染“H7N9”病毒为偶发、散发型,并未发生人际间有效传播。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的,病毒传播途径尚未搞清,养禽场也未检出H7N9流感病毒,家禽从业人员很少感染。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H7N9流感病毒在人、禽体内都可检测到,用某种特定动物命名不科学、不合理。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三大国际组织发布《甲型H7N9流感病毒术语规范》,建议对于媒体沟通,使用“H7N9”或“H7N9病毒”这样的词汇代替。

但我国有关部门未予采纳,仍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对媒体发布。对农业部建议改为“H7N9流感”的要求,也以“将会引起相关国际组织、国家质询,并可能引起公众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误解”为由予以拒绝。刘璠认为,这样的命名不科学不合理。

无独有偶,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早在1月25日就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建议,并在标题冠以紧急建议,希望更改“H7N9禽流感”病毒名,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并且附上80家禽养殖企业的签名。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其实争议较大的就是“禽”要不要出现在名字中。据报道,世卫组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在国际专家和一些相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之前,依然保留这个病毒目前的官方名字。媒体如需要,可用“H7N9”或“H7N9病毒”等简称。

回应 农业部:正和有关部门研究扶持措施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发布会上表示,只要是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经过检疫合格的禽肉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并强调,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发现一例家禽H7N9流感疫情;还没有检测到养鸡场里有这个病毒;各方面研究确定,70摄氏度高温就可以杀死这个病毒,只要加工时烹调透,鸡肉不会带病毒。

对于目前家禽养殖业因受禽流感影响面临的全面亏损困境,韩长赋表示,农业部目前正和有关部门商量,研究扶持措施,准备对种禽场以及收购加工禽肉的龙头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目前一些省份已出台了政策。

原创文章,作者:段, 艳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5195

(0)
段, 艳红段, 艳红
上一篇 2014年3月10日 下午1:27
下一篇 2014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