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笔者呼吁,动物防疫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采用行政、技术相结合等多种手段,真正实现“党委政府组织、业务部门免疫、相关部门支持”的格局,才能更为有效遏制动物疫病发生,确保较大范围内清静无疫。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425
相关推荐
-
库兴氏综合征并发糖尿病、急性肾衰竭、胰腺炎的诊治
作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肾衰竭、白内障、胆汁淤积病例。给予补液、利尿、降糖、消炎、止吐、止痛等一系列疗法。最终患犬脱离危险、暂时恢复健康出院。
-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控制猪场疫病暴发的保健措施
生物安全性是现代猪场生产中保障猪群健康的管理体系,是预防猪群的临时及到临时疫病的系统工程,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达到控制猪场疫病暴发,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水平的目的。
-
预防免疫的“试金石”:免疫监测
免疫预防是目前动物疫病流行地区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在免疫的同时选择良好的监测手段,建立和执行可行的免疫监测程序,来优化免疫程序并确保免疫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专家指出,目前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都设有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均可开展免疫监测,可为广大养殖场(户)进行免疫效果评估,以帮助他们及时洞察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规避损失。广大养殖场(户)最…
-
“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方式何以受到质疑
在许多发达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选择了大规模的“工厂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近几年来,随着对动物健康与动物福利问题的日益关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这种大规模的“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方式在许多方面都对动物健康、动物福利以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引起了人们对“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质疑。一些发达国家正在试图逐步淘汰“工厂化”、集…
-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其净化方法
导读: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当它们聚集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只大批地死亡,使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生产中可通过清除舍内污染源、采用物理吸附法、提高氮的利用率、加大通风换气量、合理建造鸡舍等方法对其进行净化。
-
猪的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发病特点及控制措施研究
导读: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重要的烈性传染病,在没有更好的防控方法之前,全群扑杀就是最稳妥的办法,也是出于全局考虑。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勇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探寻更具成效的疫病防控方法,促进畜牧业发展。本文研究记录了一起发生在某猪场的产仔舍的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发病接触性传播不强,很少自然感染2周龄以上仔猪的特点;并提出了用停止哺乳和捕杀发病猪只的办法来控制本…
-
家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制
十七年来,笔者主持了15起炭疽疫情的处理工作,牛、羊混合发病占66.67%;牛发病占26.67%;羊发病占6.67%;人发病占86.67%;无动物发病占6.67%。牛发病率比羊发病率高。对可疑炭疽病死畜的尸体禁止解剖,对尸体焚烧炭化后深埋。要建立免疫制度,对易感染动物每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疫苗接种。在疫区本病很难彻底消除。
-
2008年甘肃省局部地区猪鸡病的流行动态
导读:笔者调查认为,甘肃省猪、鸡的重大疫病发病情况缓和、发病次数减少、发病量下降、发病率、病死率在不断下降,全省呈平稳和明显下降的势态。养殖业大有好转。特别是2008年夏季猪、鸡流行疫病比往年都有所减弱,但有些地区仍有发生,猪病主要是猪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猪瘟、附红体病等;鸡病主要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大肠杆菌病与副伤寒混合感染,一旦猪病、鸡病发生混合感染…
-
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关键点控制初探
导读: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涉及到产地饲养环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使用、动物防疫、饲养管理及屠宰加工、包装运输等诸多方面和环节,因此必须在各环节中找到关键制约因素并加以控制。
-
疑似更换饮水器导致 鸡极度缺水热应激死亡病例
发病鸡符合流感的有三个地方:颅骨、腺胃和胸肌。当时气候炎热,周围没有疫情,大群精神状态正常,流感几乎不可能。如果是流感,这么小的雏鸡肾脏不可能正常,脾脏、法氏囊不可能正常。初步排除流感。这些症状也排除了传支和中毒。进入鸡舍查看温度、湿度适合,环境热应激可能性不太大。于是我让养殖户详细叙说一下这几天每一天都具体做了什么。在一项项分析后,对养殖户说的鸡群5~6日龄的时候把水葫芦换成了乳头饮水器一事感到有些问题。猜想是不是鸡群刚换了饮水方式,不知道怎么喝水而渴死了?但是渴死的鸡群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腺胃出血吗?有资料显示,因热应激死亡的鸡胸腔会出现弥散性出血点,喉头、气管有轻微出血,黏液增多,腺胃乳头肿胀有出血等情况,而水的蒸发热高,对于鸡等无汗腺动物在炎热环境下通过呼吸蒸发散热,保持体温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没有作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下,初步判断是极度缺水导致热应激,说白了就是渴死了。随后让养殖户注意观察鸡群饮水。第二天,养殖户打来电话,鸡群死亡7~8只,第三天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