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鸡马立克氏病是我国三大重点控制的疫病之一受害鸡群发病率一般在25%~80%不等,死亡率10%以上,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鸡群免疫后发病率仍高达10%~40%,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养鸡户的头痛事,不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又因无良好的防治方法,备受兽医同行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多起马立克免疫失败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该病的防制对策。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372
相关推荐
-
如何规避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隐患
动物源性饲料具有特殊性,其自身产品质量高低及使用方法得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饲料安全和人体健康。震惊世界的“疯牛病”、“二噁英”事件,使各国政府聚焦动物源性饲料安全问题,促使诸如欧盟等国家明文规定不得生产和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许多国家制定出较为严格的动物源性饲料生产及使用规范,我国农业部也于2004年10月1日出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对…
-
后GMP时代兽药企业市场研究﹡
导读:截至目前,全国通过兽药GMP认证的生产企业1454家,经营企业61388家,生产产品涉及29个剂型,近2000个品种,全年销售额220亿人民币。美元贬值,进口兽药疫苗价格优势明显,继续冲击国产同类产品,另一方面,出口不利,200亿规模的市场还有多大的拓展空间?1454家兽药企业该如何布局谋篇,走出后GMP时代?张国红,副研究员,1454中的一位,著书立…
-
猪瘟临床新特征及其防控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导读:本文介绍了猪瘟临床的五大新特征,并从猪群自身、饲料、疫苗、接种操作诸方面分析了导致猪瘟危害依然严重的原因,提出了猪瘟控制的九条建议。
-
精确诊断是控制疫病的前提
在现代化的养殖业中,畜禽养殖场,如果发生较高的死亡率,究其原因,往往是几种病的混合感染。其中,有的病是病毒病,有的病是细菌性感染或寄生虫侵袭,在这种情况下,诊断工作更显的重要。作为一个兽医工作者,不但要能精确地诊断出该动物群体中混合感染的各种病因,而且还要能够区分疫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且分而治之,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疫病的蔓延。专家强调指出,在动物…
-
韩国研究人员研究表明狗也能感染禽流感
以韩国的研究人员说,狗也能直接从鸡感染禽流感(AI),并且可能在未来的大流行中起部分的作用。一个调查组对一些作为宠物饲养的狗AI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狗患有AI病毒H3N2亚型感染。基因分析表明,这些狗感染的病毒来源于鸡,并且与在人中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类似。研究人员说:“从2007年5月~9月,在位于10公里~30公里远的3个兽医院动物发生了严重的呼吸…
-
中兽医系列讲座第九讲——腑脏辨证
谭胜国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湖南长沙 410127) 中兽医脏腑辨证,指的是以脏腑理论为基础,对四诊所搜集的脏腑病变,从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作出具体诊断,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理论为基础,故先要熟悉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变特征,注意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紧密结合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等辨…
-
将动物安全推入“深渊”
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早就联合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规定了五大类40种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除上述药物外,国家质检总局和外经贸部规定出口肉禽禁止使用的药物33种,其中抗菌素类包括:二甲硝咪唑、痢特灵(呋喃唑酮)、甲硝唑、洛硝达唑、氯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都…
-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毒 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本次实验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周边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的情况。本实验采用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抗体ELISA诊断方法,对浙江周边5个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段商品猪和公母猪的292份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从检测结果可知:现阶段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检测结果是平均野毒阳性率为34.2%,其中5个场的野毒抗体最低为17.4%,最高为66.7%。
-
预防奶牛常见病的基础在营养平衡
专家指出:我国奶牛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
-
硫酸黄连素与硫酸粘菌素的体外联合抑菌研究
导读:为了考察硫酸黄连素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抑菌作用,对硫酸黄连素和硫酸粘菌素单一和联合应用分别对仔猪大肠杆菌(C83901),猪多杀性巴氏杆菌(C44-1),鸡白痢沙门氏菌(C79-6),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硫酸黄连素对以上4株菌的MIC值分别为:32,128,64,128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株菌的MIC值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