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研究证明,以18℃环境温度为基础,平均每下降1℃则牛体热消耗每天每千克代谢体重增加2.51千焦,相当于正常维持能量需要的0.7%,假如牛正处于-15℃环境时,则其维持需要相应地为正常时(18℃环境)的1.24倍,犊牛反应更为严重。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由于产奶营养消耗通常在产犊后60天左右,营养都处于负平衡,体重减轻,待产奶高峰期过去之后,才能缓慢地恢复体重的亏损,所以冬季到来之前多沉积皮下脂肪以及增加被毛的密度、长度的能力,远不及其他牛,因而抗寒能力下降,在同样低温下,其辐射热的损失更多。若加之高的湿度和大风,则被毛的御寒能力大打折扣,而裸露皮肤及毛稀薄之处(例如乳头、耳朵等部位)常会冻伤。温度过低的空气严重刺激呼吸道,会降低其抗病力,会使体质差的牛患感冒和呼吸道炎症,并危及生命。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355
相关推荐
-
贫困山区发展养牛业的思考
导读: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产业化结构的不断形成,养牛业的经济地位、生活作用已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认识,而且速度之快、前景之广阔,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把古县的养牛业做大做强,使其具有更强的活力,具有更高的效益,使更多的农民受益,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古县的区域优势。
-
养好猪是防制猪病的重要前提
导读:为什么许多大型的规模化猪场生产成绩逐年提高,而管理较差的场疫病不断、生产成绩不断下滑?究其原因,绝大多数不是由于不懂技术,而是在于思想观念。大家也都懂,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执行了,是不是落实了。生产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于你知道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多少。欧盟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所有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到目前为止,欧盟并没有因为禁止使用抗生素而引起养猪生…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
关于兽医病理学在实践应用中重要性的探讨
导读:随着兽医科学的发展,兽医病理学在应用范围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兽医病理学作为联系临床医学和实验科学的桥梁,其重要性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本文结合兽医病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现状,从新兽药与疫苗的安全性试验和毒性试验、兽医病理学专门技术及人才培训的必要性、紧迫性等方面,对兽医病理学重要性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
北京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导读:肉用北京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以提高种鸭的产蛋量、受精率、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为目的。
-
社会环境对动物及人类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导读:近年来禽流感、布氏杆菌病、结核、狂犬病等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提示,社会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因素既可能是促进动物疫病广泛流行的原因,又可以是有效消灭和控制疫病流行的关键。因此,本文运用众多事例和数据主要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战争与恐怖袭击、国际经济贸易与人群流动、社会生活方式、养殖方式及环境情况等方面论述了社会环境因素对动物及人类传染病…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
新型乳酸菌制剂的理想构思
导读:本文传达的信息是令人兴奋的,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乳酸菌制剂,通过对一些优良菌种的遗传改造,导入有用基因如必需氨基酸合成酶基因、疫苗基因等,让乳酸菌制剂在肠道内就能产生必需氨基酸或某些传染病病原的免疫保护造。这将是最理想的乳酸菌制剂。而其基础是选择优良的乳酸菌,文章告诉说,他们通过从商品鸡盲肠当中分离出了6株乳酸菌,根据耐酸耐胆汁试验,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
-
养猪专家(4)——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吕国邦 1,李吉元1 ,张新刚1, 王尚斌1 ,高其生2 ,高振利3,陈升启4 (1.广东海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总代理处 陕西渭南 714000; 2.甘肃张掖市恒源兽药经营部 甘肃张掖 734000; 3.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高师兽药行 陕西榆林 719OOO; 4.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麻生圐圙正大售后服务部 陕西榆林 7…
-
一例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本文以实际病例为例,分析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并对发病育肥猪场的患有猪蓝耳和猪瘟混感的猪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并得出结论——猪瘟的漏防和免疫失败是猪发生猪蓝耳病和猪瘟混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猪做好疫苗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发病后需要对猪只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具有较好的诊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