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猪场最棘手的问题不是肠道疾病,不是病毒性疾病,也不是产科的疾病,而是呼吸道疾病。笔者认为: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最广谱的药物。只有环境不适合猪的生存时,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求人不如求己,所以与其为猪场的疾病到处求医问药,忙得焦头烂额,还不如靠自己加强饲养管理来避免疾病的发生。良好的生长环境、全面充足的营养、科学的饲喂方式、严格的消毒和防疫等等,这些虽然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工作往往被我们忽视,而那些所谓的治病良方和保健方案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彻底的抛弃。所以要一手抓环境消毒,最大程度的消灭潜藏在猪只周围的病原体,降低感染猪只的几率。一手抓预防免疫,通过加强机体特异性的抵抗力来有针对性的防范疾病。实践中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消毒与防疫齐抓,“扶正”与“祛邪”并举。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315
相关推荐
-
猪场冬季选择消毒剂要点
冬季即将到来,随着外界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大、通风不畅、雾霾天气增加,规模化猪场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种猪、育肥猪呼吸系统疾病如猪流感、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疾病单独或混合感染的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增多;另外,由于猪舍温度低、仔猪保暖性能差、人员频繁进出猪舍所致温差变化,仔猪黄白痢等细菌性下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
-
如何遏制动物病毒病“逞凶”——探究养殖业动物病毒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高致病性动物病毒病的流行,使我国养殖业生产和动物保护面临严重的疫病威胁。这些动物病毒病传播快而广,来势凶猛,猝不及防,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给动物养殖带来巨大的灾难,给动物保健增加新的课题。专家指出,动物病毒传染病所以闹得凶、危害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疫源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既有行政管理因素,也有技术支撑因素;既有法制监督因素,又有群众知识因素。而…
-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案例分析及防制措施
导读:鸡马立克氏病是我国三大重点控制的疫病之一受害鸡群发病率一般在25%~80%不等,死亡率10%以上,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鸡群免疫后发病率仍高达10%~40%,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养鸡户的头痛事,不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又因无良好的…
-
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确保人类健康安全
导读: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解决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2006年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为重中之重,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200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并征求意见,有望让食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品召回…
-
中南地区某市规模猪场 粪污处理现状与建议
作者深入中南地区某市12个县市区、72个乡镇、136家规模猪场,全面了解了各规模猪场粪污处理的设施设备、粪污治理及综合利用模式等实际情况。并探讨了该地区所调查的规模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根源,提出了解决建议,以期实现养猪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
探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免疫失败的因素
导读:新病迭出,旧病常发,给规模化养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规模化养成猪场引起免疫失败的各种因素加以探讨,为猪场生产者提供一些经验和方法,对规模化养猪免疫采取合理化的技术措施,则是预防、控制、扑灭规模化猪场传染病极其重要、最关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同时更是养猪场追求的目标。
-
激活原有兽药信息数据库“资源”
在完成兽药生产企业GMP改建后,我国兽药产品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但全国兽药产品的总体抽检合格率还仅徘徊在70%多。对此,文章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兽药工作的具体措施:从加强基层兽药执法队伍建设抓起,配备专职的兽药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职责,强化兽药企业的源头管理,积极推荐兽药GSP;建立动物饲养档案及兽药使用记录。文章特别提出加强兽药的监…
-
奶牛乳房炎病因及防治技术探讨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乳品的质量和产量影响很大,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本文对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治疗措施,做了详细阐述,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