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中药规范化管理技术

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它是专门对中药材生产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准则。     我国加入WTO为期不远,要使生产出的中药能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必须从药源生产着手,建立中药无公害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生产出无污染、无残毒、符合国际绿色食品标准的优质中药材。规范施肥技术商品药材硝酸盐含量过高,主要原因是氮肥施用量过高,有机肥使用偏少,磷、钾肥搭配不合理。另外,无公害中药生产中要求肥料使用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质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无公害中药生产使用的肥料应遵循以下准则:     1、尽量选用国家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可适当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2、使用化肥时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1:1,大约厩肥1000公斤加尿素20公斤(厩肥做基肥、尿素可做基肥和追肥用)。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3、饼肥对中药品质有较好作用,腐熟的饼肥可适当多用。一般高氮油饼不含有毒物质,作为肥料只需粉碎就能施用。含氮量低的油饼常含有皂素或其它有毒物质,做肥料时需先经发酵,消除毒素。

4、腐熟达到无害化要求的沼气肥水及腐熟人畜粪尿可用做追肥。严禁在中药上浇施不腐熟的人粪尿。

5、城市生活垃圾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后才能使用。每年每亩农田限制用量:粘性土壤不超过3吨,沙性土壤不超过2吨。

6、绿肥,利用形式有覆盖与翻入土中混合堆沤。栽培绿肥一定要在适宜时期进行翻压,深度要适宜,盖土要严,翻后耙匀。我国绿肥资源丰富,是无公害中药生产中有待开发利用的重要天然肥源。在南方各省区,主要利用冬闲田栽培紫云英、苕子、金花菜、箭舌豌豆、肥田萝卜以及蚕豆、豌豆和油菜等作为来年主要作物的肥源或作牲畜饲料。

7、秸秆还田,有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牛、马、猪等牲畜粪尿)、直接翻压还田、覆盖还田等多种形式。秸秆直接翻入土中,要注意和土壤充分混合,不要产生根系架空现象,并加入含氮丰富的人、畜粪尿,调节还田后的碳氮比为20:1。也可以用一些氮素化肥,调节碳氮比为20:1。

8、微生物肥料可用于拌种,也可做基肥和追肥使用。微生物肥料对减少中药硝酸盐含量、改善中药品质有明显效果,要积极推广应用。

9、叶面肥料,喷施于作物叶片。可施用一次或多次,但最后一次必须在收获前20天喷施。

实施综合防治

一、农业防治

1、轮作轮作可以防治土壤、病株残体等传播的病害,但并不能把病害完全清除,只能减轻病害的发生。所以轮作要与其它防治措施相配合,可提高其防病效果。如配合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翻耕土壤,不施带病菌的粪肥等,则轮作的防病效果更好。

2、整地耙地深翻土地可以减少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虫。土地整平可以预防田间积水,防止流水传播病害和诱发病害发生。土地深耕可将地面的病株残体和病虫翻入土中,加速病株残体分解,能减少越冬病虫。有些病菌翻入土中后不能出土而死亡,有些害虫翻到地面,加速其死亡。深耕还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

3、选好苗床和进行土壤消毒中药育苗苗床位置的选择,最好选没有种过药材的地块做苗床,而且土壤要肥沃,便于管理,可以防止土壤和粪肥传播病害。药种育苗通常不用老苗床育苗,一般选择多年没有种过药材的地方做苗床,如果用老苗床,一定要挖去旧床土,换上没有种过药材的新床土,在无病新床土上播种育苗。苗床要选在地势高、便于排灌的地方。床土要肥沃,粪肥要充分腐熟。播种要均匀,不宜过密。播种后覆土不要太厚,以利出苗。并要做好防寒保温的准备。用旧床土或用药地做苗床育苗时,一定要换用无病的新土或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的药物用40%五氯硝基苯1份加50%福美双1份混匀;或用40%五氯硝基苯7份加58%瑞毒锰锌3份混匀;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都可以。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具体消毒方法是按苗床面积大小称取药量,先用少量细干土与药粉混匀,然后再加10?15公斤细干土,充分混匀,配成药土。播种前苗床要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用1/3的药土撒在床面,然后播种,播种后再将剩下的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此外,也可以用福尔马林消毒。苗床管理要特别注意控制苗床温湿度,预防苗床病害发生。在苗床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传染病毒病,适当蹲苗,喷洒生长素,提高植株抗病力,还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4、种子消毒(1)药液浸种:按一定的浓度配成药液,然后将种子浸入药液中经一定时间后捞出即可。(2)温汤浸种:如艾子种子在55℃温水中浸种10分钟即可杀死种子上的褐纹病菌。(3)药粉或药灰拌种:取一定量的药粉或药灰拌在种子上即可。

5、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方式中药播种期的早晚对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如穿心莲在南方4?5月播种育苗,易发生立枯病、枯萎病和疫病,导致严重减产;若在2?3月初播种,则可避免或减轻这些病害,从而获得高产。红花春播易患炭疽病、枯萎病与菌核病,降低产量;如果实行秋播则大大减少这些病害的发生,而免除喷施农药,减轻污染,获得少投资,高效益。播种方式不同也会影响药材的产量和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如鸡骨草、金钱草等中药实行直播可减少根腐病与立枯病的发生;若采取育苗移栽方式则上述病害严重发生,产量降低。栽植方式不同与中药的病虫害发生及产量亦有关系,如板蓝根高畦栽培软腐病轻,平畦栽培软腐病重,再有栽培株行距的配置,过密田间阴湿,通风透光不好,易发生病害;过稀时产量下降。中药的种植方式还要注意,多次采收叶、果的药材高畦栽培,有利于植株伤口愈合,减少软腐病的侵染,发生病较轻。菊花高垄栽培,深沟灌水,加大昼夜温差,可以减轻病毒退化病发生为害。

6、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整枝摘心、搭架绑蔓、去老叶等有利于药田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田间工作前要先用肥皂水洗手,工作时不要吸烟;操作时先管理健株,后管理病株,可以减少病毒病在田间的传染。及早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搞好田园清洁,可以减少田间早期病菌的数量,推迟病害发生流行时期。及时铲除田边和田间杂草,如荠菜、瓜蒌、罗汉果等,这些杂草上带有黄瓜花叶病毒,铲除该杂草就可减轻黄瓜花叶病的发生。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可以减轻颠茄子褐纹病和绵疫病发生。在肥水管理方面,生长期要及时追肥浇水,可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为害。不要偏施氮肥,适当追施磷、钾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施肥时底肥要施足够的有机肥,培养地力,提高植株的抗逆力。有机肥中往往混有病株残体,施到地里就会传播病菌。因此,有机肥一定要经高温堆肥后再用。药田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往往引起种蝇和地下害虫发生为害。要增施磷、钾肥作底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7、收获与贮藏期的防治中药收获期的预防措施,重点在收获前要选无病单株留种,以防种子和种株传病。选留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适时收获成熟的种子。种子要充分晒干,贮藏期不要受潮发霉和混杂,保证种子质量。药材收获后许多病株残体遗留田间,故收获后要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和病根,集中烧掉。如果拿来沤粪,一定要进行高温堆肥发酵,以杀死堆肥中的病菌。清除病残体后要及时翻耕土壤,将地面残留的病株残体翻入土中,加速其分解,减少越冬病菌的数量。药材的贮藏运输期间也会发生多种病虫害,如不及时防治也会造成很大损失。解决中药贮藏期的病害和保质问题,方法很多,一是低温贮藏,适当通风换气,抑制病害的发生和水分散失。二是气调贮藏,抑制药材的呼吸作用和水分散发,也能抑制病害的发生。

二、生物防治 1,1、以虫治虫以虫治虫是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与防治害虫,常用的方法有以下3种。(1)保护和招引自然天敌使用不杀伤天敌的农药,如抗蚜威只杀伤蚜虫,不杀伤天敌。间隔施药,保护天敌。种植诱集天敌植物,以招引天敌,如种植绿肥、蜜源植物以招引赤眼蜂等。(2)人工释放天敌在室内人工大量繁殖天敌,然后再释放到药田,以防治害虫。如释放赤眼蜂,以防治为害颠茄和番茄的棉铃虫。(3)引进天敌国内引进天敌的成功率一般能够达到1/3左右。我国引进的丽蚜小蜂可以控制保护地内为害药材与蔬菜的白粉虱。也可以采用助迁的方法,将瓢虫迁移到药田防治蚜虫。

2,以菌治虫以菌治虫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或微生物农药防治中药害虫。在药材与蔬菜上应用的有菜青虫GV颗粒体病毒剂和棉铃虫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细菌方面,如“7216”可湿性粉剂(Bt乳剂)可防治30多种中药和蔬菜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小地老虎等)。细菌方面,用于防治害虫的真菌有30多种,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可用于防治豆科药豆食心种、豆荚螟、马铃薯瓢虫、地老虎等。常用的微生物农药有Bt乳剂、白僵菌粉、病毒杀虫剂等。如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5000倍液对菜青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防治菜螟可以用Bt乳剂、青虫菌或杀螟杆菌菌粉。防治棉铃虫可以用棉铃虫病毒杀虫剂、青虫菌粉、杀螟杆菌菌粉等。

3,以菌治病以菌治病是中药病害生物防治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或其抗菌素防治药材病害。其中包括利用病毒、细菌、真菌等抗生菌和抗菌素来预防病害的发生。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人工捕杀、性诱剂诱杀、不育剂和激素的使用、高脂膜的使用、嫁接防病、高温杀菌等。如利用蚜虫对黄色的正趋性和对银灰色的负趋性,可以用黄板或黄皿诱蚜,也可以用银灰色膜避蚜。利用灯光、性诱剂、糖醋液的引诱作用进行诱杀。在植株上喷高脂膜可以防治白粉病。在板蓝根上喷糖水可以提高植株的抗性。合理使用农药无公害中药生产中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使用,检出率应为零。一般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除限定安全使用的农药种类和限时、限量使用外,各国均规定了农药残留极限。中药无公害只允许限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使用时应遵守以下准则:

1,不限量使用的农药允许使用植物源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驱避剂、增效剂,动物源农药如昆虫信息素、活体制剂,微生物源农药如农用抗生素、活体微生物农药。在矿物源农药中允许使用硫制剂、铜制剂。

2,禁止使用的农药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3,限量使用的农药必要时,允许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化学农药,但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限量使用的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敌杀死、氯氰菊酯、乐果、氰戊菊酯、杀虫畏、氧氯化铜、除虫菊酯、BT、功夫、抗蚜威、除虫脲、杀螟松、马拉硫磷、瑞毒霉、克螨特、巴丹、灭扫利、扑虱灵、百菌清、粉锈宁、辛硫磷、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锰锌、天王星、乙酰甲胺磷等。

原创文章,作者:王 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1962

(1)
上一篇 2014年1月29日 下午10:26
下一篇 2014年1月24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