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六大难题

旧病未除,新病又犯——这是近几年业内人士对养猪业的共识。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实验室主任樊福好博士认为,“猪群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而是兽医学难题。”至今有许多常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一直困扰养猪业。[O_U user_role=”Administrator,Author,Contributor,Editor,Subscriber,Customer,Shop Manager” blocked_meassage=”请登录后继续浏览“]

  问题一:育成率为何逐年下降?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养猪业仔猪的育成率却逐年下降,猪群健康问题已经取代育种技术成为限制养猪业发展的“头号”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樊福好说。

  问题二:蓝耳病暴发何原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20世纪末进入我国,给我国的养猪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这个病也不是国外固有的疾病,也是一个新出现的猪传染病。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病的出现?是病毒的变异?还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直到目前为止,樊福好认为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问题三:圆环病毒Ⅱ型是Ⅰ型的转变还是变异?

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一样,圆环病毒Ⅱ型的感染也具有极其类似的经历,该病进入中国以后,按照从南至北的顺序,横扫了中国养猪业的大江南北。但是该病毒到底是从圆环病毒Ⅰ型直接转化而来, 还是经历了科学家们普遍接受的“变异”过程?大自然给出的回答仍然是“无可奉告”。

  问题四:拥有最好的猪瘟疫苗为何该病在我国长久不衰?

猪瘟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号称”具有世界上最好的猪瘟疫苗,但我国的科学家们仍然觉得猪瘟问题是我国猪群的主要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滑稽的现象。”樊福好认为我国的养猪企业在猪瘟的疫苗接种、免疫监测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但对于猪瘟的长盛不衰依旧无可奈何,不少猪场依旧饱受猪瘟疾病的困扰。猪瘟抗体这几年来的差异依旧比较大。

  问题五:政府一厢情愿采购口蹄疫疫苗会带来什么?

中国是一个奉行口蹄疫疫苗接种的国家,政府部门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采购效果并不理想的口蹄疫疫苗,对养猪企业实施“强制免疫”,且不谈采购疫苗效果并不理想以及劣质疫苗的副反应,单单这个疫苗造成的国家财政的浪费和无效,给猪群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口蹄疫问题对我国的养猪业而言,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难题”。

  问题六:高热病究竟为何物?

进入21世纪以后,几乎每年夏季,中国猪群均会出现一种以皮肤发红、普遍“高热”的疾病,造成的损失极大,所以是一种令养猪业者非常恐慌的疾病。认为“高致病性蓝耳病”是造成高热的直接原因的观点已经遭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高度质疑。

樊福好认为在当前的养猪生产中,困扰养猪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品种问题,也不是猪舍建筑与设备问题,更不是营养问题,而是健康问题。导致猪群出现健康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旧病未除,新病又现。比如:猪瘟、链球菌、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副嗜血杆菌感染仍然被认为是导致猪群健康问题的普遍原因。”

面对如此复杂的养殖环境,如何搞好养殖业呢?樊福好提醒,养殖户要注重猪群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而不是刻意去改造生活环境;疾病发生时不要过度强调病原的变异,而要认识到机体适应病毒是有滞后性的;要给足猪群自由的运动;流动的空气;充足的阳光。猪群饲料营养要均衡;饲料应本地化;防止中毒,如后备母猪不发情,科采取短暂饥饿法。

(作者:樊福好)[/O_U]

原创文章,作者:郭 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1642

(0)
郭 遠郭 遠
上一篇 2013年12月17日
下一篇 2013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