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黄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家禽的垫料、饲料是该菌繁殖的最佳培养基,若家禽长时间接触该菌,极易引发家禽中毒或蓄积性中毒,严重时产生霉菌毒素而导致家禽自体中毒。[O_U user_role=”Administrator,Author,Contributor,Editor,Subscriber,Customer,Shop Manager” blocked_meassage=”请登录后继续浏览“]

众所周知,许多营养素都与家禽免疫反应的发育和维护有关。饲料中低水平的霉菌毒素污染对家禽最重要的影响是亚临床毒素中毒引起的吸收障碍。有些霉菌毒素在家禽饲料样品中有时几乎不能发现,所以很难鉴别。

饲喂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原料和饲料对家禽的危害

1、增加了家禽对病原菌的敏感性,包括微生物和病毒。

2、削弱和改变各种防预体系,降低抗病能力。

3、破坏关键组织如肝、小肠和肾,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健康。

4、在细胞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破坏DNA 和RNA 合成。

5、造成必需而且有价值的营养损失,亚临床的能量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

某饲养户饲养的20000只海兰灰商品蛋鸡,270日龄左右时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咳嗽、喷嚏,个别鸡只鼻腔内流浆液性液体,在使用了两个疗程的药物后无明显效果,并出现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萎顿,嗜睡,机体消瘦,排料样粪便,产蛋率下降约5%,蛋壳质量下降,变薄、变脆。

【病理变化】

肺脏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质地较硬,气囊壁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物或斑块,腺胃壁水肿,腺胃乳头之间无明显界限,肌胃角质层有条状裂斑,肠道粘膜脱落,肠内容物呈淡黄色粘性物,腥臭刺鼻,成熟的卵泡减少至3-4个,输卵管缩短,变细。

【病因分析】

1、饲料原料霉变。目前在湖北、湖南等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不断出现玉米在成熟期倒伏,导致玉米就地霉变,保存不当霉变等。饲料厂和养殖户没有办法杜绝使用霉变玉米。

2、养殖户饲料保存粗放,导致饲料霉变。

3、部分蛋鸡、种鸡场因饮水器漏水,导致料槽内经常湿料;长期采食湿料引起发病。

4、寄托于脱霉剂。普遍认为饲料内添加脱霉剂就可以彻底预防饲料霉变,或鸡吃过添加脱霉剂的霉变饲料后不会出现异常。事实上,脱霉剂只能脱去一部分霉菌。

5、霉菌及霉菌毒素种类繁多,且不同种类的霉菌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存在差异,对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致病状况也不尽相同。导致临床发病后表现形式不一,剖检后病理变化差异很大;这给临床兽医人员的诊断和处置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大部分兽医和禽病专家都不能认知本病。

【诊断】

综合当地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以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霉菌中毒。

【治疗措施

上午“肠毒专治”(主成分盐酸林可霉素)150kg水/袋,集中4小时饮完;

下午:“乐宜康”(主成分磷酸替米考星、异丙肌苷、阿多利、增效剂等)250kg水/桶,集中4小时饮完;

“祛霉禽乐旺”(主成分各种维生素、防霉剂、抗氧化剂等)400kg料/袋,全天拌料(连用7天);

以上方案每天1次,连用4天。

【辅助治疗】

1、停止饲喂发霉的饲料,选择优质饲料;

2、临床症状消除后,在饲料中添加“健胃散”(主成分山楂、麦芽、六神曲、槟榔)和“超浓缩鱼肝油”连续使用10-15天,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3、使用“肽好”(主成分免疫球蛋白、胸腺肽、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核酸等)饮水3天,促进免疫器官的修复与生理机能的恢复。

【回访】在使用药物4天后,鸡群呼吸道症状消失,粪便恢复正常,蛋壳治疗有所改善,采食量恢复正常。(作者:姬国强,赵金鱼,田连江)[/O_U]

原创文章,作者:郭 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1299

(0)
上一篇 2013年11月8日
下一篇 2013年11月8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小情绪反复不停 2015年11月19日 下午7:08

    我的山羊中了霉菌了怎么治疗快啊 我的QQ号 243802457 能帮助我一下吗

  • duany1
    duany1 2015年11月21日 下午4:03

    @小情绪反复不停霉菌毒素中毒在预防没有特效药,只是保肝强心补液,有神经症状的药缓用
    需立刻联系当地兽医处理,停止饲喂其它羊吃变质饲草或饲料。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