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动物病毒病“逞凶”——探究养殖业动物病毒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高致病性动物病毒病的流行,使我国养殖业生产和动物保护面临严重的疫病威胁。这些动物病毒病传播快而广,来势凶猛,猝不及防,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给动物养殖带来巨大的灾难,给动物保健增加新的课题。专家指出,动物病毒传染病所以闹得凶、危害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疫源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既有行政管理因素,也有技术支撑因素;既有法制监督因素,又有群众知识因素。而动物病毒变异,使一些病毒具有高致病性,则是引起病毒传染病暴发的直接原因。有的动物虽然感染病毒而不发病,但能使病毒传播。这种情况更为危险。因为它不容易被发觉,这就是所说的隐性感染。有的病毒在动物体内潜伏,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发病,叫做潜伏感染,同样难于及时发现。有的动物可以携带病毒充当传播媒介。
专家警告:禽流感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有可能是H5N1高致病性病毒的变异,也可能是其他亚型病毒的变异,变异病毒可能导致人禽流感的人际传播。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有可能与人体内原有的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流感病毒。猪蓝耳病疫情有可能反弹。所以,对待动物病毒病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预防上,既要防止疫病发生,也要防止疫病的扩散,更要控制疫情的反弹。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020

(0)
上一篇 2008年1月14日 下午5:09
下一篇 2008年1月14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 不能产生预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导读:从法律角度而言,双方签字盖章,表示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如果双方都自觉履行,直至合同履行完毕,没有发生法律纠纷,那么这份合同是完美的;但一旦发生纠纷,并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合同争议,就要考虑合同的效力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无效合同?合同在发生什么样的情形下会导致无效,无效的合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合同法》对无效合同又有哪些详细规定?欢迎和本专栏的…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5日
  • 家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制

    十七年来,笔者主持了15起炭疽疫情的处理工作,牛、羊混合发病占66.67%;牛发病占26.67%;羊发病占6.67%;人发病占86.67%;无动物发病占6.67%。牛发病率比羊发病率高。对可疑炭疽病死畜的尸体禁止解剖,对尸体焚烧炭化后深埋。要建立免疫制度,对易感染动物每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疫苗接种。在疫区本病很难彻底消除。

  • 预防免疫的“试金石”:免疫监测

    免疫预防是目前动物疫病流行地区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在免疫的同时选择良好的监测手段,建立和执行可行的免疫监测程序,来优化免疫程序并确保免疫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专家指出,目前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都设有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均可开展免疫监测,可为广大养殖场(户)进行免疫效果评估,以帮助他们及时洞察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规避损失。广大养殖场(户)最…

    文章节选 2007年12月14日
  • 影响组合效应的因素及其营养调控

    导读:卢德勋(2000)指出,日粮组合效应的实质是来自不同饲料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抗营养物质之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并且根据利用率或采食量等指标分为“正组合效应”、“负组合效应”和“零组合效应”三种类型。其中正组合效应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如对低质饲草进行青绿饲料的催化性补饲时会产生正的组合效应,而负组合效应会降低有效代谢能,典型负组合效应如大量…

    文章节选 2008年11月18日
  • 是什么绊住了提升畜产品品质的步伐

    据报道,在我国的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用量大,抗生素应用频繁,畜禽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抗药性尤为明显,过去不太严重或很少发生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病,现已上升为当地畜禽的主要传染病,这与长期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耐药菌株增多有直接关系。近年又出现30多种新病原体,这些都要求新的抗生素和抗菌药不断出现,以适应需要。尽管现在有高科技…

    文章节选 2008年3月12日
  • 目前农村秸秆养畜的误区分析与对策

    在我国,秸秆养畜已搞了20多年。但据调查,许多地区的秸秆利用目前仍处于粗犷利用的初级阶段,还远远未能达到科学利用的水平;尤其是许多地区秸秆的利用率仅仅达总量的10%~15%,每年约有85%左右的作物秸秆被付之一炬,不仅造成数千万吨秸秆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科普工作“走过场”,许多农民没有亲眼看到秸秆科学利用的好处:大多数农民对秸秆科学利用的经济…

    文章节选 2008年8月13日
  •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其净化方法

    导读: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当它们聚集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只大批地死亡,使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生产中可通过清除舍内污染源、采用物理吸附法、提高氮的利用率、加大通风换气量、合理建造鸡舍等方法对其进行净化。

    文章节选 2008年7月10日
  •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猪生长性能 和腹泻情况的影响研究

    益生菌能够改善猪群的肠道内环境,促进猪群的生长效率,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国内在益生菌使用上依然多数以单一品种为主,能够使用复合型益生菌的情况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将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养猪过程中的使用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应用效果,以期为国内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文章节选 2015年5月4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保洁净水水源,就是保畜牧业“福祉”

    从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看,水是影响畜牧业发展不可忽视重要问题。畜牧业离不开洁净、优质的水,要保证优质水的充足供应,保证畜牧业安全高效地发展,就必须把保护好洁净水水源作为畜牧业界的首要责任。专家强调指出,现代畜牧业不仅要考虑畜禽的饮水,还要考虑畜牧业多方面用水,如饲料生产、畜舍清洁、初级产品加工等,同时还要考虑畜牧业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一旦污染再想净化,其…

    文章节选 2008年4月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