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全国范围内探索对生猪进行统保

今年“两会”,控制物价上涨无疑是重要话题。有很多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灾害性天气多发造成部分农产品减产、农业生产损失较大,这也是物价波动的重要成因,农业保险保障能力相对有限的掣肘因素愈发明显。因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保监局局长任建国今年将加快农业保险规范发展的建议带到了“两会”上。
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累计承保农作物29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2亿头,承保森林7.6亿亩,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1279亿元,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40亿元。实践证明,农业保险在补偿受灾农民经济损失、帮助恢复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稳定器”作用。
但是,“总体看,我国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仍相对有限,发展中还面临一定的困境,表现为农业保险需求相对有限、供给相对短缺,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任建国对记者表示,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还不成熟,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影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那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有什么破解之道?
对此,任建国表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即将业务委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经办,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试点范围相对比较小、范围覆盖面相对较窄,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且发展相对比较粗放。再加上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很大,需要多样化且相对稳定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与之相适应。
不仅如此,由于农业生产易受灾、易成灾,随着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农业保险自身积累的风险不断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分散,将对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迫切需要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在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巨灾保险机制没有建立,灾害损失完全集中在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身上,其经营的积极性、承保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在大灾面前,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难以全面发挥,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保障。
“十二五”时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又面临着年初北方多省干旱和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要增加农副产品的市场供给,支持国家稳定通胀预期和控制物价总水平,任建国建议,应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规范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议在前期大量调研和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尽快颁布实施《农业保险条例》,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任建国说,在条件成熟时,应适时颁布《农业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保险在国家农业保护支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应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管理办法,继续加大中央、省和市三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分担比例,取消县级财政的补贴分担。尤其是中央财政应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生猪等畜禽生产和调出大省的财政补贴力度,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将部分种植业、养殖业的财政补贴资金转化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表明,农业保险需求巨大。任建国认为,在业务不断拓展的同时,农业保险应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探索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水平。
“考虑到机构设立的成本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只在省一级设立分公司,地市以下采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的模式开展业务。”任建国说,同时要对近年来各地农业保险试点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尽快形成全国较为统一的经办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而不是分散型承保,以避免逆向选择,更好地分散风险,降低参保农户负担。例如,全国范围内探索对小麦、水稻、棉花、生猪、奶牛等战略性农产品资源进行统保。
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基金,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利用再保险机制,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成立专门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同时在设立巨灾基金、再保险安排、资源配置与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830

(0)
上一篇 2011年3月1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1年3月10日 上午10:49

相关推荐

  • 辽宁开原市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加快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推动养殖向标准化迈进。我们通过现场会、示范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村外畜牧小区和规模饲养场建设。2007年我市新建畜牧小区(场)26个,全面完成了铁岭市下达的16个小区建设任务。畜牧小区(场)生产以嬴德肉禽、胜利肉禽、凯祥鸭业等屠宰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模式,建设高标准养殖大棚。目前,仅依托嬴德肉禽有限公司建设…

    畜牧 2008年3月27日
  • 2013年1月16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

    经历前段时间的猪价快速上涨,近日广东本地肉猪出栏价有所下调,且下调速度快、幅度大,对广东肉猪市场造成不少冲击。分析本次价格下调原因:1、出栏价格一度飙升至9.0元/斤,达到养猪户的心理价位,开始大量出栏之前压栏的肉猪,造成市场供应量飙升;2、高企的肉猪出栏价挤压屠宰企业的利润空间,故意调低收购价,对养猪户造成一定心理压力,迫使出栏加快。  广东及其周边部分产…

    畜牧 2013年1月16日
  • 消费者对冷鲜禽的四大担心

    冷鲜鸡即将成为杭城市民餐桌上的主流鸡肉产品。日前,杭州翰林农贸市场已率先开卖冷鲜鸡,一天销量达到200多只。记者在这家农贸市场看到,家禽专柜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调整,原先关鸡的鸡笼和杀鸡的操作加工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藏柜和冷冻柜。 价格方面,和以前相比,鸡的净重单价变化不大,比如“二明”家的鸡,按养殖周期长短定价,25元到38元一斤不等。“长成”家的鸡,土鸡…

    畜牧 2014年4月16日
  • 养殖户卖头猪要亏二百多物价局:上半年价难升

    “生猪收购价跌到5.1元/斤,实在顶不住了!”7日上午,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东大村生猪养殖户范呈勇看着栏里的肥猪,充满焦虑。从春节前的8.5元/斤到4月7日的5.1元/斤,生猪收购价大幅跳水,他苦等价格反弹却越等越低。与此同时,年后猪肉价格也下降不少,但销量却大幅减少。  养殖户卖一头猪赔250元  范呈勇说,清平镇曾是养猪大镇,直到现…

    畜牧 2013年4月9日
  • 乳仔猪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初生乳猪在冬天应放在保温箱中,保温箱的温度应保持在32℃,以后逐周降低2℃。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春秋季节昼夜温差大,不要忽视了乳猪的晚间保温工作。保温可采用加热灯和加铺干燥干净的垫草等方式。因为防火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的,不宜采用煤炉对产仔舍全面加热,而且那样不经济,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  此外,应防止产仔舍窗子间或墙壁缝隙之间的空气…

    畜牧 2013年3月4日
  • 动物药材逆势涨价相关中成药价格水涨船高

    据中国药材市场网对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动物类药材价格走势的一项最新专题调查显示,2011年下半年,全国药材市场多数药材价格处于低迷不振的大环境下,动物类药材中的多数品种却呈逆势上行之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分析,在野生资源逐年枯竭、人工饲养技术缺乏的情况下,动物类药材价格坚挺的情况在2012年将会持续下去。25%常见动物药材销量价格双上升据…

    畜牧 2012年2月27日
  • 氯前列醇钠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氯前列醇这个药物,大家在养母猪的过程中大多都会用到的,此药对母猪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此药经济实惠,效果确切,如果你会用,它会帮你省时省力又省钱。 1、诱导分娩(白天分娩):怀孕期112天或113天上午8点肌注氯前列醇钠0.2~0.4mg,到第二天母猪就会分娩。如果20小时后产道开放不全,配合苯甲酸雌二醇8mg,再注射缩宫素20~50单位/头,效果更好。 …

    2017年11月8日 畜牧
  • 母猪生产搐搦

    也称为母猪产惊。大多见于多胎母猪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以血钙浓度下降,阵发性 痉挛甚至昏迷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有惊厥型和昏迷型两类。诊断主要依据分娩期间或分 娩后不久突然痉挛、搐搦,甚至昏迷,明显的血钙下降等特点。治疗以补钙为宜。 【处方1】10%氯化钙注射液,5g/100kg体重,静脉注射。 【处方2】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100ml静脉注射。

    畜牧 2011年4月6日
  • 双胞胎母猪料:一枝红杏出墙来

    今年8月,在江西上高县,养殖户使用的双胞胎怀孕母猪料和双胞胎哺乳母猪料已达1500余吨,照此计算,当月该县已有2万多头母猪在喂双胞胎母猪料。据进一步调查,是一批接一批的大猪场,使用上了双胞胎母猪料。双胞胎,只做好猪料。就像双胞胎乳猪奶粉、双胞胎猪场乳一样,双胞胎母猪料也是最好的猪料,双胞胎怀孕母猪料和哺乳母猪料,已被全国饲料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认识。犹如…

    畜牧 2011年9月26日
  •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查方法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摘要:奶牛隐形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发病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养猪户忽视,常常导致奶牛乳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危及饮用人的安全,而且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导致疾病的扩散,故其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也给奶牛场的防治从技术到经济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成本,因此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防制措施尤为重要。[…

    畜牧 2013年11月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