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抗菌药物使用误区

随着我国近年来养猪业迅速发展,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各种抗菌药的应用已成为保障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然而抗菌药在发挥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同时,由于养殖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市场上兽药产品质量差别较大等诸多方面原因,在应用药物防治猪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治疗费用增加,甚至造成动物中毒、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同时,长期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一方面病原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1、不明病因用药。目前猪病的种类繁多,新病也不断出现,疾病多出现混合感染,如病毒病、寄生虫病和细菌病多重感染,这些猪病的新特点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麻烦。然而,正确诊断是选择药物的前提,有了确切地诊断,方可了解其致病菌,从而选择对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因此,猪病防治中应尽量避免无特征或特异性症状不强使用抗菌药,例如各种病毒性感染不宜用抗菌药。
2、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每种抗菌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在使用该种药物前必须先明白该药物的使用范围。一些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一旦对付革兰氏阴性菌则没有效果,例如青霉素、红霉素。某些猪场技术人员,在使用药物时往往凭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爱好用药,长期应用某种或某类抗菌药物防治猪病,或者用抗菌药物来治疗猪瘟,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细菌感染,用青霉素治疗大肠杆菌病、喘气病等,结果延误病情,使疾病得不到控制。
3、药物使用的剂量不准确。动物使用抗菌药时,药物要用到适当的剂量才能在机体内产生有效的浓度,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某些猪场为了节约养殖成本或贪便宜买来的药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使有效药量过小,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仅起不到治疗疾病作用,且易产生耐药菌株;或者受到某些传言误导或受假药所害,或治病心切,认为大剂量效果好,导致抗菌药的临床用量越用越大,长期超量使用,不仅不会增加疗效,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4、给药途径不当。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是药物取得疗效的保证,直接关系到药物能否在动物体内达到并维持足够的有效浓度。大多原料药的适口性、水溶性不好,猪的嗅觉、味觉发达,用原料药混饲时会不吃或吃得少,或用原料药饮水给药,导致药物沉淀在水槽下面,实际上刚开始饮到的水里没有多少药,而沉淀下来的药物颗粒极易引起中毒。如氨基糖甙类、多肽类抗生素内服基本不吸收,以混饲或饮水给药治疗全身感染性疾病基本无效。一般来说,危重病症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消化道感染应以内服为主,严重消化道感染与并发败血症、菌血症应内服,并配合注射给药。
5、药物使用的疗程不恰当。这种用药失误有三种表现,一是病症刚见好转就停药,二是不见药效就立即停药,三是长期应用同一种或同一类抗菌药,这些都是用抗菌药的大忌。病原体在猪体内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过程,药物对病原菌的治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所说的疗程。疗程过短,病原体只能被暂时抑制,一旦停药,受抑制的病原体又会重新生长繁殖,其后果会出现严重的复发症状;不到疗程,不待药物治疗见效就过早换药,也是一种治疗失误的表现,因为不能说明所应用的药物是无效的,其结果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有足够的疗程。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连续用药3-5天,症状消失后,巩固治疗1-2天,以彻底治愈,磺胺类药的疗程更要长一些,但也不宜超过7天。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并产生耐药性;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用药时间延长,一般一个疗程要7-9天。
6、药物配伍不当。合理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或杀菌效果,例如将青霉素配合链霉素肌注,磺胺药配合抗菌增效剂使用;但将一些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其结果往往是降低药物的疗效,严重时造成动物中毒。如饲料中添加有盐霉素的情况下,在猪群发生气喘病时,又使用了泰妙菌素,结果导致泰妙菌素的毒性增强,造成大批猪只的死亡。又如盐酸四环素配用碳酸氢钠注射稀释时,会析出四环素沉淀而丧失药效。因此,临床药物配合使用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7、抗菌药与疫苗不恰当的混用。有些技术人员在进行预防接种一些病毒性疫苗时,经常在稀释的疫苗内添加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和泰乐菌素,用以预防因接种疫苗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其实,在稀释疫苗时加入抗菌药物,尤其是大剂量添加时,这些抗菌药物会使疫苗稀释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发生改变而影响疫苗病毒的活性,无法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最终影响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另外,有些药物会影响机体免疫力,如痢特灵、喹乙醇等,也不宜与疫苗混用或在疫苗接种前后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746

(0)
上一篇 2010年6月8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10年6月7日 下午2:55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对稳定牧区冬春畜牧业生产再次做出安排

    近期,我国北方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据国家气象局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总趋势较常年同期偏低,气温将呈前冬暖、后冬冷趋势,有可能出现区域性低温和阶段性强降温过程;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大部、西南地区中部等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中东部的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雪灾。农业部高度重视今冬…

    畜牧 2010年11月29日
  • 发高烧莫大意鉴别诊治要及时

    在猪病临床诊治中,有的因猪高热症状诊断不明而延误治疗,甚至造成猪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猪高热病的原因有许多,这往往给鉴别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诊治中要及时准确。一、因猪瘟引起的高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猪瘟疫苗,猪体有一定的抗病力,少数因漏免、免疫方法不正确、使用疫苗量不足等因素所导致,常出现非典型猪瘟。猪瘟潜伏期约7天…

    畜牧 2010年8月31日
  • 价格高企刺激出栏猪价走势出现震荡

    上周(12.3-12.9日)全国范围内生猪价格出现持续、快速、大范围的上涨。分析主要原因为:天气降温拉动部分终端猪肉消费;企业开始启动部分腊肉制作,促进了生猪需求;生猪价格上涨之后,形成猪价上涨预期,养户选择性压栏又会进一步促进猪价上涨。  四川区域生猪价格而言:四川本地生猪出栏量基本保持平稳,随着外省猪源到岸价格的持续上涨,四川生猪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在此基…

    畜牧 2012年12月12日
  • 猪前槽涨幅将近四成

    涨势将延至春节期间  元旦过后,沈城市场上的猪肉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势头,猪前槽已经接近30元/公斤。沈阳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3个月,初步预测,价格上涨将持续至春节期间。猪肉涨价进“快车道”  据沈阳市物价局监测数据显示,3个月前的2012年10月9日,沈阳市场上零售的猪肉价格平均为24元/公斤,其中猪腰盘24.4元/公斤、猪后…

    畜牧 2013年1月11日
  • 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举办家禽H7N9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

    3月18~20日,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广东省广州市联合举办了家禽H7N9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授课,指导各地科学开展H7N9流感防控工作。

    畜牧 2014年3月21日
  • 北京市出章程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

    15日,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与市交管局共同出台印发了《城市中心区鲜活农产品运输保障办法》及相关通知,规定向城中心运输鲜活农产品必须先取得相关运输保障企业资格,获得这一资格的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提供鲜活农产品运输服务,不得随意提高运输价格。据了解,新出台的“办法”是依据《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的,规定鲜活农产品运输保障企业须在近两年内未发生同等责任…

    畜牧 2011年6月17日
  • 昆明猪肉凭“身份证”进市场

    3月1日起,生猪进入屠宰场屠宰和销售, 必须凭“一标一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生猪二维码耳标。猪肉的这一“身份证”将让市民吃肉更放心。   3月1日起,昆明全面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场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生猪必须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生猪二维码耳标这“一标一证”才能进入定点屠宰场屠宰和销售。市民如购买到异常猪肉产品,可拨打电话3326913反映。   建立和实…

    畜牧 2011年3月10日
  • 大足黑山羊”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近日,农业部发布公告,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进行了修订,确定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重庆市的“大足黑山羊”作为全国27个国家级羊品种之一,被成功列入。

    畜牧 2014年3月18日
  • 黑龙江省生猪、鸡蛋价格微降

    据黑龙江省畜牧业监测预警系统对16个县(市)监测点的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2011.10.17-10.21,下同)主要畜产品及饲料价格2涨7平10降,其中,生猪、鸡蛋价格微降,继续呈小幅回落趋势,牛羊肉价格变化不大,生鲜乳价格稳定,饲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本周全省活猪平均价格17.72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87%,与去年同期相比(简称同比,…

    畜牧 2011年10月25日
  • 2012年5月份最后1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5月份最后1周(采集日为5月30日)生猪、生鲜乳价格下降,鸡蛋、牛羊肉和玉米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3.97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9%,与去年同期相比(简称同比,下同)下降16.2%。活猪价格上涨省份4个,持平省份1个,下降省份25个。西北地区活猪平均价格较高,为15.48元/公斤;东北地区…

    畜牧 2012年6月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