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猪肉产量预提高2%创1.034亿吨最高纪录

中国和韩国推动世界猪肉产量反弹全球猪肉产量预计提高2%,创下1.034亿吨的最高纪录,大部分的增长将出现在中国和韩国。美国、俄罗斯和巴西预计也将表现中度增长。
灾难性的口蹄疫疾病(FMD)暴发造成韩国产量降低25%。随着养猪业的重建,韩国猪肉产量预计将提高21%至100万吨。创纪录的生猪与猪肉高价鼓励生产者迅速重建,尽管全价料的价格也涨得更高。母猪存栏迅速扩张,期初母猪存栏预计将达到口蹄疫暴发前存栏量的98%。整个2012年当中预计生产者都将扩张。然而,由于新的法规规定了最低空间要求,加上新的环境法规,2012年期末总存栏量不大可能达到FMD暴发前的水平。此外,最近与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将提高欧盟猪肉的相对竞争力,这反过来又会缓解韩国养猪生产的压力。
经历了养猪业的疾病以及生产者低回报的问题之后,中国的产量预计将恢复4%,达到5130万吨。极高的价格以及政府最近补贴繁殖母猪的措施又促进了这种反弹,但预计2012年生猪存栏将不会完全恢复。小型猪场仍然占养猪生产的主要比重,这些企业受到了饲料价格高涨和疾病威胁的限制。同时,大型企业在获得更多土地用于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美国预报产量增长2%,达到1050万吨。仔猪产量增加2%,但母猪期初存栏量仅有略微增长,生产者预计将继续盈利。有效供应量与竞争蛋白质相比呈现增加,预计将促进国内消费。
俄罗斯产量预计提高3%,达到200万吨,这种增长受到了生产者效益增长以及政府支持与投资的支撑。在饲料价格下降、进口配额减少造成进口竞争减轻,以及预期猪肉价格增长的情况下,生产者已经扩张了种猪群。产量增长预计将来自大型企业,因为小型生产者发现,与新的、现代化的猪场竞争是很困难的。
预计随着生产者的重建,日本的产量提高2%,达到130万吨。国内供应的成长预计将缓解对进口的需求。
加拿大养猪业经过七年连续下滑之后达到拐点。猪肉产量预计增加1%,达到180万吨,期初母猪存栏和仔猪产量将适度增长。相对较高的饲料成本以及猪肉价格和国际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预计将阻碍进一步的增长。
巴西养猪业大力促销,国内需求强劲,猪肉产量预计提高2%,达到330万吨。随着巴西中产阶级的增长,消费也出现扩张,因为猪肉与牛肉相比价格更有竞争力。
全球贸易受到进口条件的限制受到俄罗斯TRQ(关税配额)以及韩国进口需求降低的影响,进口量预计降低4%,达到600万吨。其它主要进口国的进口量预计保持不变,墨西哥和中国的进口量略增。
俄罗斯进口量预计降低25%,达到700,000吨,这主要因为俄罗斯为了促进国内生产,将进口配额削减了30%。然而,预计配额外进口将继续保持大量。进口减少,加上产量增长幅度一般,预计将造成消费量下降。
韩国进口量预计将降低20%,至500,000吨,然而将仍然显著高于2010年FMD影响之前的水平。预计2011年推出的特别的零TRQ将不会延续。
由于猪肉价格与其它肉品相比更具竞争力,墨西哥进口量预计提高3%,达到650,000吨。此外,预计墨西哥降低对火腿和肩肉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将使美国猪肉更具竞争力。
由于国内供应量的扩张无法满足增长的需求,中国进口量预计提高2%,达到560,000吨。
日本进口量预计保持在120万吨水平不变,因为国内供应量的增长将限制进口的增长。
美国出口量预计增长3%,达到230万吨,预计向中国和墨西哥的出口都将增长,增长的量超过向韩国和俄罗斯出口量减少的幅度。出口对与美国养猪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美国养猪业产量当中所占比例高达22%。
欧盟出口量预计下降5%,达到190万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供应紧张,而且一些重要进口国的需求也表现疲软。由于俄罗斯减少进口配额,预计对俄罗斯的出口将减少,而韩国国内供应量正在恢复,向韩国的出口量也将减少。
俄罗斯继续禁止从三个主要猪肉生产国进口猪肉,预计巴西的出口下降2%,至570,000吨。然而,预计巴西对香港、阿根廷以及其它市场的出口将会增长。
加拿大受到加元坚挺以及供应量有限的限制,出口量将保持在120万吨水平上不变。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735

(0)
上一篇 2011年12月1日
下一篇 2011年12月1日

相关推荐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2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