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发布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内部审查核对程序

近日,为贯彻落实《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程序》(中监所(业务)〔2010〕58号)有关规定,我所制订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审查核对程序》(以下简称《程序》),明确了所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批签发审查工作中的职责和审查的主要内容,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按《程序》中的要求准备需要审核的文件,及时申报批签发,以便我所审核,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好批签发工作。
附件: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审查核对程序

1目的
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的批签发审查核对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内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和进口的兽用生物制品的批签发审查核对。
3人员职责
3.1质检管理员职责
3.1.1负责批签发申请的受理和签发结果的反馈。
3.1.2负责批签发申报单位及产品的信息备案。
3.1.2.1生产企业《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申请表》、代理机构《代理机构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申请表》的备案。
3.1.2.2生产企业《兽药生产许可证》、代理机构《兽药进口许可证》和《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备案。
3.1.2.3生产企业《兽药GMP证书》复印件的备案。
3.1.2.4生产企业申请批签发产品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复印件、代理机构申请批签发产品的《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复印件的备案。
3.1.2.5生产企业、代理机构申请批签发产品的质量标准的备案。
3.1.3负责审核企业日常申报批签发的申请资料。
3.1.3.1负责审核《批签发产品目录单》。
3.1.3.2负责审核《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样品抽样单》。
3.1.3.3负责审核《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与检验报告》中的第1项(批号或子批批号),第2项(检验报告编号),第3项(生产企业名称、印章及通信地址),第4项(生产日期),第5项(产品批准文号),第6项(有效期),第7项(页数),第8项(产品通用名称),第9项(检验依据),第11项(数量、规格、总量),第13项(质管部负责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名、企业负责人签名)。
3.1.4负责根据有关计划下达批签发抽查检验任务,并审核和编制检验报告。
3.1.5负责汇总检测室提出的书面审核意见或检验结果。
3.1.6负责代理机构申报进口产品批签发的样品的接收和保管。
3.1.7负责批签发资料的归档。
3.2检验员职责
3.2.1负责审核《兽用生物制品检验原始记录表》。
3.2.2负责审核《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与检验报告》中的第10项(检验数据)和第12项(质管部审核意见)。
3.2.3负责完成批签发抽查检验任务。
3.3检测室负责人职责
负责审核检测室检验员提出的审核意见。
3.4业务管理处负责人职责
负责审核检测室以及质检管理员提出的审核意见,提出最终审核意见。
3.5技术负责人职责
负责对提出技术复审申请的批签发资料的审核签发。
4批签发审核流程
4.1质检管理员受理批签发申请并进行初次审核,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4.2批签发申请通过初次审核后,由质检管理员分发至相关检测室,如需抽查检验的,由质检管理员下达检验任务。
4.3检验员和检测室负责人完成对批签发资料的审核,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4.4质检管理员汇总检测室提出的书面审核意见,进行抽查检验的,一并汇总检验结果,形成书面审核意见,报业务管理处负责人。
4.5业务管理处负责人根据以上审核意见形成最终审核意见。
4.6对予以签发的批签发资料,质检管理员将《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与检验报告》副本寄回申报单位;对不予签发的批签发资料,质检管理员将《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不符合规定通知单》寄回申报单位和申报单位所在地省级兽药监察检验机构。
5批签发审核时限
自收到批签发申请之日起,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审核及签发工作,如需对产品进行抽查检验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检验。
5.1各检测室检验员及检测室负责人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批签发资料的审核。
5.2业务管理处质检管理员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批签发资料的受理、流转和审核。
5.3业务管理处负责人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签发。
5.4企业若申请加急办理批签发,应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充分理由。
6归档
质检管理员对批签发资料进行专项归档,保存期3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608

(0)
上一篇 2011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11年1月14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