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大28名师生因实验染传布氏杆菌病

显微镜下的布鲁氏病菌(资料图片)
“关节疼痛以致行动不便,全身乏力、多汗,最严重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这便是我这几个月来的真实写照。”诉说这种症状的,并非是一位八旬老者,而是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人王永杰(化名)。
王永杰是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本应在新学期成为大四学生的他,却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准备考研、毕业、找工作,而是同时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这一切,都源于王永杰患上了一种名为布鲁氏菌病的乙类传染病。“我与其他26名同学便是在那几次动物实验的课程中,因为学校的过失,感染了此病。”王永杰说。
解剖实验后染上怪病
2010年12月19日下午,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畜禽生产教育0801班30名学生在动物医学学院实验室进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学校的实验室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干净整洁,反而是有些杂乱,甚至我感觉有些不卫生。我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始实验的。”王永杰说。
2011年1月,临近寒假,王永杰连续高烧很多天。由于是冬天,感冒发烧也属正常,所以他没有警觉。经过吃药、打针等治疗后,他终于有些好转,却总觉得不是那么舒服。2011年3月,王永杰再次回到学校时,发现与他症状一样的同学有好几个。
紧接着,学生中就出现了传言,称动物医学学院的同学因为做羊活体实验而得上了一种浑身无力的怪病,已经确诊为布鲁氏菌病。
传言很快得到了验证,据多名被感染学生回忆,校方很快便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检查,最终发现,共5个班级28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其中包括27名学生、1名老师,感染者被送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接受治疗。
学院院长书记被免职
对此,北京地坛医院的传染病防治专家告诉记者,布鲁氏菌病危害较大,“此种病为人畜共患病,以畜传染人为主,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最主要的途径是接触性传播,其他途径包括饮食、接触患病动物皮毛。急性的病人会发高烧,关节痛,出汗,这是普遍的比较典型的症状。另外,有一些病人有很多非典型的症状,如肌肉痛。此病菌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侵蚀骨骼,引起骨骼损伤,甚至让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在一份加盖黑龙江省教育厅公章的《指导意见》上,记者看到,“现就东北农大布病事故处置提出如下指导意见……通过对学生走访和现场实地调查,专家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学校相关责任人在实验教学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学校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而对于事故责任人,官方文件中写明,免去郑世民动物医学学院院长职务,免去魏萍动物医学学院党总支书记职务等。记者获悉,郑世民与魏萍确已不再担任原职务。
此外,官方文件中还提到,校方表示愿意承担治疗的全部费用,并“将根据患病学生三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结果,尽快拿出赔偿等善后问题的解决方案”。
学校:羊未被检疫学生:无消毒具体要求事情发生在去年(2010年)12月19日,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801班的学生进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小何记得那天的解剖课从上午一直上到下午:上午是解剖,就是把羊整个剖开看,所有的东西都打开看了,那只羊就是被我们解剖之后全都肢解了。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观察,就是观察羊的内脏。小何说用来试验、被染病的羊那天被几个班级的学生重复使用,他们解剖时羊的子宫里还有上一个班级同学留下来的纱布。小何:我们有一个动物医学学院的一个班级,他们之前用这只羊做剖腹产手术,他们做完之后我们后来又用了这只羊,当我们用这只羊的时候这只羊的子宫里面还有纱布呢,老师当时还开玩笑说他们怎么不留个剪子在里面!我们用了一次,当时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一个动物科学学院的一个学生来取的胃液,他们也用了一次。记者:到底什么原因被感染?小何:据学校说是羊没有被检疫。记者:你们之前做过这样的实验吗?小何:以前做过一些小的,就是一些鱼了鸡了之类的,在大二的时候。记者:准备工作是否规范呢?小何:还好吧,但是也没有那么严格的,就是怎么说的,但是反正就是感觉上不是太严谨的,你像戴手套啊什么的就是没有带,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消毒的什么都没有。原一、二把手被免校方电话无人接听今年6月,学校做出了对这一事件的《调查报告》。免去郑世民动物医学学院院长职务,免去魏萍动物医学学院党总支书记职务等。校方表示愿意承担治疗的全部费用,并“将根据患病学生三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结果,充分听取患病学生与家长的意见诉求,尽快拿出赔偿等善后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小何几天前被医院拒绝继续住院,问起未来他显得既迷茫又担忧:好像说这个菌是终身携带的,不能达到那种完全治愈吧,我们也非常迷茫,因为我们已经开学了,但是我们现在的身体条件坐着一个小时不到,就可能腰疼啊全身各关节疼得非常的严重。然后还不能治疗。学校老师也通知我们必须得来上课了,说学校有规定说不上课可能会开除我们怎么怎么的。记者拨通了因此事被免职的原动物学院院长郑世民的电话,对方以不再管理学院为由拒绝了采访,学校办公室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记者随后采访了我国布鲁氏菌权威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清民。吴清民:这个病它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发烧之后在一个月之内进行治疗,这个应该都属于急性期,在急性期进行治疗的话,它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90%的人是可以把体内的细菌杀死的,不会再反复的。我每年几万人感染信心是战胜病菌关键这次染病事件,做实验的学生一半染病一半没事,吴教授解释了布鲁士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吴清民:如果徒手去做的话,看着这个手臂上没有任何的伤口,但是它有微细的这种伤口的时候,细菌是可以侵入的。第二种途径是它在打开的时候,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这个气溶胶是可以传播的,通过口腔,通过眼睫膜它可以感染。另外,如果我们做完实验没有及时把手消毒、清洗干净,再吃东西,它也容易出现,最主要的是通过眼睫膜、鼻腔黏膜和口腔来感染,其次,它可以通过皮肤感染。吴清民教授说,我国每年有几万人感染布鲁氏杆菌,防控工作越来越严峻,但他同时也想通过广播给同学们鼓励,信心是战胜布鲁氏菌的关键。media_span_url(‘http://www.cnr.cn/china/xwwgf/201109/t20110904_508456713.shtml’)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544

(0)
上一篇 2011年9月5日
下一篇 2011年9月5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揭开疯牛病狰狞的“面纱”

    很长的潜伏期,异常的稳定和缺乏免疫应答反应等特性——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英国暴发疯牛病是高蛋白质补充饲料肉骨粉(MBM)被痒病朊病毒污染所致,因此肉骨粉是导致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专家指出,牛海绵状脑病在奶牛群的发病率高于哺乳牛群,这与品种的易感性无关,原因是两种牛的饲养方式不同。奶牛通常在断奶后头六个月饲喂含肉骨粉的混合饲料。而哺乳肉牛则很少饲喂这种饲料。病…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