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克隆牛奶非法流入市场消费者愤怒毫不知情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2日发表文章称,克隆牛后代所产牛奶正通过秘密且非法渠道在英国主要街道的店铺中进行销售。尽管消费者对克隆牛奶存在很多担心,但由于这种牛奶并未以任何方式进行标明,所以购买者并不知道自己喝的奶有什么不同。
报道称,涉及此事的奶农表示自己选择秘而不宣是因为英国公众并不认可克隆技术,消费者如果知情的话就不会再购买他的牛奶。英国食品标准局昨晚表示将就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并告诉记者销售克隆牛所产牛奶是不符合食品法规的。
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人们对克隆动物健康问题的关注,有证据表明克隆会导致早产、畸形和夭折。克隆牛用于生产牛奶始于美国,由克隆荷兰奶牛的卵子与普通公牛的精子相结合产生的胚胎被冷冻后送往英国,并在那里被植入母牛体内,由此产生的后代可以用于大量产奶和繁殖的目的。《每日邮报》记者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关注这种克隆奶牛养殖场,此后他们发现英国农场里出生了八只这种牛犊。目前来看,这其中至少有一只甚至更多所产牛奶被卖给消费者食用。《国际先驱论坛报》也对克隆牛奶进行了详细报道,称一名英国奶农已经承认每日牛奶产量中部分来自克隆牛后代,他还将同一只牛的受精胚胎出售给了加拿大的养殖户。
记者所披露的情况让对此一无所知的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和食品标准局大为震惊。随后,欧盟和欧洲食品安全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以决定如何处理这一有争议的技术。本月早些时候,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一项关于克隆动物及其后代所产肉和奶在未经批准情况下不得进入消费市场的禁令。不过,该议案尚未成为法律。
英国食品标准局发言人表示,自2007年以来该机构对相关法律的解释是,克隆动物及其后代产肉和其他产品是新型食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得到批准,而该机构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申请,也没有做出批准,他们将调查所有未经许可进入食品市场的相关报告。
欧洲专家尚未发现与克隆有关的食品安全风险,但部分活动家声称这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从农场动物传染给人类。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就是众多反对克隆动物食品组织中的两个,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首席政策顾问彼得-史蒂文森表示,“如果克隆牛奶真的进入英国食品市场的话,我会感到非常震惊。奶农知道民众对此非常担忧,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若果真如此,表明这个国家的食品生产监管存在严重漏洞。政府至少在3年前就知道这些克隆动物的存在,但似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以确保公众远离这些奶类或肉类”。
食品标准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英国公众普遍反对克隆农业和食品。负责这项研究的史蒂夫-格里格斯表示,“大多数人的结论是他们不想吃这种食物。”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497

(0)
上一篇 2010年8月4日 下午4:16
下一篇 2010年7月30日 上午10:43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