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基础确保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局长手记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猪居六畜之首,是湖北省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值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猪肉消费也一直是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占全省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75%以上。“猪粮安天下”,确保全省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历来是国家的生猪主产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已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当前,湖北省养猪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生猪产业在全国全省的地位更加突出。一是从全国范围看,生猪生产实现快速进位。2009年全省生猪出栏3735.5万头,全国排名从2006年的第9位提高到第5位。二是在省内看,生猪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规模化养殖发展迅猛,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
生猪生产水平全国领先,种猪质量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全省年销售优质种猪约56万头,是全国购买种猪的首选省份。
生猪产业日趋专业化,抵御风险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生猪产业化发展提速。在生猪养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全省的生猪加工能力也日渐增强,除引进中粮、双汇等国内知名品牌外,本省的宜城襄大、恩施思乐、良友畜牧、仙桃绿生等也成长较快,生猪加工能力(已建和在建)达到2000万头左右,为生猪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约湖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良种繁育体系仍不够健全,种质资源需要优化。一是种猪生产优势地位面临严重冲击。近年来,以广东、河南、山东等为代表的其他省份高度重视并从资金与政策两方面重点扶持种业发展,而湖北由于缺少大型航母级的种业集团,加之投入政策不确定性,种猪生产大省的地位面临严重威胁。二是优良资源利用不够,优质地方良种猪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又不足。三是生猪商品生产的猪源缺乏,制约全省家庭式规模化养殖发展。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标准化生产需突破瓶颈制约。
疫病威胁仍然存在,防控机制和防控理念需不断完善。
生猪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亟须提升。一是作为养猪业重要支撑的饲料业与兽药产业发展滞后。全省1年所需的兽药、疫苗达60亿元左右,其中80%的市场份额被外省企业占领。二是作为产后的生猪加工业明显落后。
缺乏预警和应急机制,市场对生产的引导功能不灵敏。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
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如何巩固湖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础,充分体现特色,不断扩大优势,有效破解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始终坚持适度规模化的养殖方向,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全国生猪市场的份额。要以保障市场的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万头养殖场和家庭式规模养殖场相结合的规模养殖方式,实现资本、技术、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生猪生产力水平。建设大规模的万头养殖场600个左右,以保证生猪市场的有效供给和基本稳定,并带动农民饲养工增收;通过建设更多的家庭式小规模养殖场,提高养殖户的专业养殖水平,实现致富目标。
全面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全国性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推广模式化”的要求,建设一批生猪标准化示范场,重点发展农民家庭规模养殖,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高基地县(市)生猪生产水平,实现生猪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加快推进生猪的产业化进程,延伸加粗生猪产业链条,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引进知名生猪加工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实现价值双赢;二是要着力打造湖北生猪本土品牌,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三是提高加工档次,形成有湖北生猪产品特色的系列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特色和品牌打造,实现湖北生猪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四是加强、规范生猪专业合作社建设,使之成为龙头企业和养殖场户的重要中介,为企业提供稳定、安全的猪源供应,保障养殖户的合理利益。
提高生猪产业的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有效分散产业风险。一是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市场预警机制;二是开展生猪拍卖试点和远期合约交易;三是建立饲料原料交易市场。鼓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饲料原料批发市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保证省内饲料原料的供应。
建立完善对生猪产业的投入机制,增强生猪产业的造血功能。一是继续完善国家的政策性扶持措施。建议省级财政继续增加投入,重点支持现代化规模场父母代种源工程、规模场清洁工程、规模场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确保全省生猪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创新形式,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三是积极推进生猪保险。在继续落实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商品肥猪保险机制。四是鼓励和支持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上市直接融资。武汉丰泽公司去年6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我国第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和湖北省第一家农业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目前,全省正筹备上市的生猪养殖、加工企业有5家以上,并且有增加趋势。有关部门应提供辅导和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尽快实现上市融资。
(作者系: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2011-01-18http://www.moa.gov.cn/fwllm/jjps/201101/t20110118_1809003.htm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425

(0)
上一篇 2011年1月19日 上午10:33
下一篇 2011年1月19日 上午10:21

相关推荐

  • 日本发现一种无脊椎动物神经细胞生成机制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一种无脊椎动物——海鞘的神经细胞生成机制,该成果有助于研究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海鞘是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纲的总称,与脊椎动物亚门同属脊索动物门。日本筑波大学下田临海实验中心副教授笹仓靖德等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应用转基因技术,让海鞘幼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红光,然后观察海鞘幼体发育为成体的整个…

    行业 2011年1月11日
  • 2011年禽病防控关键点

    由于气候因素,玉米霉变现象已经呈常态化,2010年9月份,河南、东北等地的玉米仍然出现就地霉变,路边随处可见。另外,保存粗放也为潮湿霉变提供了方便。建议养殖户对玉米的收购和保存认真对待,防止霉变发生。定期对鸡群使用吸附肠道内霉菌毒素的药物,定期使用治疗性抑杀霉菌降解霉菌毒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做好新城疫、流感疫苗的科学预防新城疫是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一个重要…

    资讯 2011年3月21日
  • 河南省加强非洲猪瘟病毒相关实验活动生物安全监管

    ​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畜牧(农业农村)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各有关高校、科研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病毒相关实验活动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农办牧〔2019〕12号)要求,现将非洲猪瘟病毒相关实验活动生物安全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

    2019年5月7日
  • OIE猪瘟中国参考实验室王琴:中国猪瘟防控现状

    (《中国动物保健》周盼伊报道)2018年12月1日-2日,由南京农业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共同主办的2018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召开。 会上,OIE猪瘟中国参考实验室主任王琴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猪瘟防控现状》的报告。 目前世界上有33个国家或地区净化了猪瘟,今年10月8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和巴西重新爆发了猪瘟。 2017年,猪瘟在中国部分地区…

    2018年12月3日
  • 科普—狗是人类健身好伙伴

    《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针对英国社区的分析指出,养狗人士达到健康指南推荐活动量的可能性估计为不养狗成年人的4倍。研究结果突出了狗在帮助人类保持健康方面的潜在作用。 健康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然而,只有66%的英国男性和58%的英国女性能够做到这一点,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低于50%。养狗被认为能增加活动量,但研究人员尚不清…

    2019年4月23日
  • 首届中国畜牧产业创意文化节圆满闭幕

    四大主题活动精彩演绎猪文化首届中国畜牧产业创意文化节圆满闭幕   5月26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畜牧产业创意文化节(猪文化),在河南郑州雏鹰集团总部生态园中举行了盛大的主题活动暨闭幕典礼,此次活动盛况空前,得到了省市领导、媒体界人士、行业精英和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中新网、中广网、农民日报、中国畜…

    2013年5月26日 资讯
  • 吉林省政府发明电规范运输动物车辆备案监管和泔水养猪,将牛羊和生猪运输车辆一并纳入监管备案范围

    吉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胡斌科长对《通告》内容给予权威解读,31个问题解答。

    2018年12月7日
  • 2022第九届济南生物发酵展-虎力全开,跃进新征程!

    2022:新征程 新起航 2022第九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济南)-BIO CHINA 2022发酵展目前已成为生物发酵产业一年一度行业盛会,展会将围绕,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工程、生物医药(抗生素、疫苗等)、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化工、食品发酵、发酵产品(氨基酸及有机酸、淀粉及淀粉糖、酵母及衍生物、酶制剂、发酵功能制品…

    2022年2月12日 会讯
  • 我国生猪养殖业面临转型升级

    近期,我国生猪养殖业已经陷入深度亏损状态,养殖户可谓苦不堪言。“出栏一头猪,亏损近200元!”继续喂养,饲料成本负担沉重。相对来讲,大企业资金相对充足,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有望迎来猪价上涨的周期;规模小、实力弱的小企业、散户将面临“退市”的风险。我国生猪养殖周期大概在3年~4年,猪肉价格“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的现象十分明显,养殖户或许早有心理准备,近期发生…

    资讯 2013年4月2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