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下降散养户退出加快

今年5月以来,一路走高的猪价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并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但进入10月以后,生猪价格开始从每斤10元以上的高位掉头向下,目前约在每斤8.5元。后市生猪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趋势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生猪养殖大县河北省安平县,希望一探究竟。
三因素促使猪价高位回落
安平年出栏生猪78万头,全县现分别有年出栏10万头以上和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1个和18个,是河北省15个生猪调出大县之一。
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阎恒普告诉记者,根据京安自己对市场的监测,2010年3月26日是京安本地猪价最低的时候,猪价每公斤7元~8元,持续不到一周,猪价开始上涨,一直涨到2011年7月的高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阎恒普认为,猪价低其实就是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高就是供不应求,这是市场规律。但是怎么造成的,一个就是散养户的退出,这次特别厉害。据他们调查,仅安平本地和周边地区,从去年5月份以来,散养户退出比例大约在15%以上。再一个就是疫病,2010年12月到今年4月,仔猪腹泻病发生率较高,尤其对7日龄的哺乳猪造成比较大的死亡率。猪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猪生产能力下降。散养户的退出,猪病的发生,导致猪价上涨。为什么现在价格下降?今年4月后猪病平息,不闹了,尤其是仔猪腹泻病减少,死亡率降低,生产走向正常,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得到恢复,供应市场的猪也就逐渐多了。从今年4月到10月正好是6个月,当时养的猪现在开始上市了。再加上2008年猪价高的时候,一部分资金流入养猪行业,当时建成的一些规模猪场,其中一部分生猪正好现在开始上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进口猪肉的增加。猪病减少,效率提高,一部分规模猪场投产,导致生猪产能提高,再加上猪肉进口增长,三个因素使市场供应能力增加,生猪价格下降。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本轮猪价下跌主因时也认为,一是一季度以后,以腹泻为主的猪病形势明显好转,仔猪成活率大幅提升,9月后大猪存、出栏量较5月~8月有一定回升;二是每年9月~10月份为猪肉需求从淡季向旺季过渡的时期,需求旺季并未真正到来,待南方开始做腊肉需求旺季才真正开始;三是进口猪肉开始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由于进口猪肉质优价廉,极具竞争力,随着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其对国内猪市的影响和冲击也将逐步加大。几个因素中,大猪存栏、出栏增加,加上养殖户恐慌性出栏,是目前价格持续走低的基础。
猪价渐趋合理价位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目前猪价已跌破每公斤17元大关,11月15日已跌至每公斤16.57元,创6月份以来新低;最近两个月以来,养猪赢利缩水每头近300元。
谈及未来一段时间猪价走势,阎恒普认为,现在京安公司一头猪赚200多块钱,应该是合理的水平,也是理性的回归,处于正常的赢利范围。但猪价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生产成本上涨较多。以人工成本来说,2006年工人平均月工资800多元,现在低的也得2400多元,就这还难以找到合适的饲养工人。再看饲料,玉米作为养猪业的主要原料,现在价格是每斤1.28元,而2006年每斤才0.58元,麸皮价格也上涨了五成。养猪总成本比2006年涨了一倍还多。当时一斤猪成本3元多,现在达到7.2元,一头200斤的猪每斤按8.5元算,利润也就260元。一方面猪价下跌,另一方面饲料价上涨,一跌一涨,养猪业利润已远不能和猪价最高时相比。今年全国玉米丰收,后市玉米价格会不会有所下跌?阎恒普说,虽然今年玉米丰收,但由于需求旺盛,加上农民惜售,后期玉米价格很难下降。在玉米保持高价位的情况下,猪价也难以大幅下降。
另外,进入冬季后,特别是从10月~12月,随着气温下降,猪病进入高发期,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多发,这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养殖户往往会提前抛售,这也是猪价下降的一个原因。从掌握的情况看,价格应该在目前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除非国家大批进口猪肉。
安平冀华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业杰也认为,价格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他估计这波行情可以持续到明年3月。原因是现在生猪存栏量并不大,今年上半年补栏的生猪要到明年4月~5月份才能出栏;进入冬季后,为减少猪病损失,许多养殖场(户)都已提前出栏,正常情况下200斤、230斤出栏的生猪,现在可能170斤、180斤就出栏,尤其是散户和小户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后市猪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
散养户退出频率加快
阎恒普认为,最近五六年以来,随着养猪业波动幅度加大,农民经济来源越来越多元,散户退出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是养猪对散户的诱惑力已经不大,养猪不再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挣钱的机会多了,养10头母猪1年挣个两三万元,还不如出去打工挣的钱多;再一个是养猪面临较大风险,头年辛辛苦苦挣的钱,第二年价格暴跌,损失严重,再加上现在猪病严重,一闹病就全赔进去了。这样反复几次就挫伤了散户信心,而且大的经营环境又给了养殖户退出的条件。
阎恒普说,养殖成本提高是散户退出的又一个原因。2000年以前,如果一个散养户建一个猪舍,一头母猪的固定资产投入加上流动资金,也就7000元~10000元,现在得两万多元,涨了一倍不止,门槛越来越高,而且还没有融资渠道,养殖场户没有担保,不能抵押,贷不到款,这也加速了散养户退出。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资金进入养猪业,一批规模养殖场陆续投产,规模养殖正逐渐替代散养。阎恒普说,一个散户养30头母猪,一个规模化猪场养500头母猪,就相当于17个散户了,完全能够替代。近两年到京安来引种的养猪企业规模都很大,甚至母猪规模达到1万多头,出栏猪就是20多万头。从2009年以来,到京安一次引种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到60%以上,以前都是30头~50头,大一点的百八十头,现在300头、500头是小户,一签合同都是上千头、几千头,虽然三五十头的引种户也有,但已经很少,小规模退出得快,大规模上得快,这是这几年市场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安平县畜牧局孙彦栋局长介绍,过去安平养猪业以散户养殖为主,但到去年底,安平县年出栏生猪49头以下的养殖户只剩535个,出栏50头~99头的养殖大户1260户,出栏生猪100头~499头的养殖企业670个,出栏500头~999头的养殖企业155个。现在全县规模养殖的比重占到70%以上。虽然养殖户数呈不断递减趋势,但全县养殖数量并没有减少,年出栏量仍然保持在80万头左右的水平。
据谢业杰介绍,安平冀华养殖有限公司是2008年8月才进入养猪业的,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目前公司共投资700多万元,占地40多亩,存栏母猪3000头,公司还计划明年再建一个占地80亩的新场。
规模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一些养殖场户也在改造升级。马店镇安泰养殖场场长张二动告诉记者,他从养殖6头母猪开始,现在养殖场共有19栋猪舍,存栏猪3000多头,其中基础母猪340多头。目前还有三栋猪舍正在建设中,明年还要对老旧猪舍陆续进行改造。
面对规模养殖的快速崛起,阎恒普提出,养猪业向规模化、工厂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是趋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规模化养殖场抗风险能力更强。冯永辉认为,以标准化推进为核心,提升规模养殖水平,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是畜牧业未来五年主要发展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356

(0)
上一篇 2011年12月8日
下一篇 2011年12月8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扼守动物源饲料安全,责任大于“天”

    尽管自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后,欧洲各国纷纷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1989年它还是攻破了英国近邻爱尔兰的大门。瑞士和葡萄牙1990年也相继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此后,疯牛病席卷整个欧洲,法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相继发现疯牛病。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再次暴发,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