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疫苗乱象折射动物疫苗管理薄弱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免费发放疫苗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当前的疫苗乱象折射出了我国动物疫苗的管理依然薄弱。他们建议:一是在招标生产厂家时,应该公平、公正、透明,对厂家的资质及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定期抽查,防止以次充好;二是口蹄疫病毒变化较快,在招标时要认真听取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和养殖户的意见,保证中标的口蹄疫疫苗是最有效的疫苗;三是加大对疫苗运输链的投入,增加县和乡镇一级的疫苗冷藏设备。记者最近在各地采访了解到,由于招投标管理不到位、疫苗研发动力不足等原因,我国以财政资金购买免费发放的口蹄疫、蓝耳病等疫苗使用效果不佳,不少生猪养殖户直接扔掉免费发放的口蹄疫疫苗,转而寻求和购买市场销售的其他疫苗,甚至花高价购买走私的口蹄疫疫苗。
这样一来,不仅养殖户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而且也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去年我国生猪出栏量6亿多头,如果按口蹄疫疫苗每头猪每年两头份、每头份0.5元至0.7元的采购成本计算,仅仅这一项每年就有一笔巨额财政资金可能因此打了水漂。
免费疫苗质量难保证
记者近来在河南采访时遇到了一件怪事:一些养猪场不去领取国家免费发放的疫苗,而是寻求和购买市场销售的其他疫苗,甚至花高价购买走私的口蹄疫疫苗。
一位在养猪场从事技术工作将近10年的河南某大型养猪场技术总监告诉记者,当前养猪行业疫苗问题十分突出。以口蹄疫疫苗为例,对口蹄疫我国实施的是强制免疫制度,也就是说对口蹄疫疫苗,实施政府招标、政府采购、逐级免费发放,要求养猪户百分之百免疫。
“口蹄疫疫苗免费发放给养猪场,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是,我们对此却不”领情”,免费发放的疫苗要么不领,领了也是随便处理掉。”这位养猪场技术总监说“谁也不想把免费发放的疫苗白白扔掉啊!但关键是我们养猪场领到的口蹄疫疫苗质量不行,给猪注射后,保护力很差,副作用厉害,容易造成母猪流产,还有可能诱发蓝耳病。”
免费发放的口蹄疫疫苗质量应该得到保证,效果为何不行呢?据这位养猪场技术总监透露,一些企业为了中标,投标时故意压低价格,此时企业用来推介投标的疫苗质量还可以,但等到有关部门大规模采购时,由于采购价较低,中标企业便无利可图或者利润较低,他们就私自降低疫苗的成分含量,以次充好。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疫苗从生产厂家到养猪户手中经历的中间环节过多,导致药效下降等。
免费发放的口蹄疫疫苗效果不行,境外的疫苗又缺少进入境内的合法渠道,这便给口蹄疫疫苗走私留下了空间“我们私下向国内的疫苗企业购买,大约一头份(一头猪每次的用量)0.8元到1元,购买走私的口蹄疫疫苗一头份10元左右,这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贵还是其次,因为国内需求量大,没有门道的话你还买不到。”
这位养猪场技术总监表示,除口蹄疫疫苗外,蓝耳病疫苗也是我国疫苗浪费的重灾区。和口蹄疫疫苗一样,蓝耳病疫苗也是国家免费发放,但问题是免费蓝耳病疫苗效果甚微,国家花这么多的钱采购蓝耳病疫苗,实际上是巨大的财政浪费。
走私疫苗一夜暴富
一边把免费发放的疫苗丢掉,一边高价购买境外走私疫苗,发生在我国部分养猪场的怪象令人惊奇。围绕这位技术总监揭露的疫苗浪费现象,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其中造成的财政资金浪费和养猪业损失令人心痛。
在我国,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采取强制免疫措施,所用疫苗必须采用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产品,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逐级免费供应。
河南省一位养猪场的老板告诉记者,问题在于免费发放的口蹄疫疫苗效果不行,去年业内举行的一个会议上,一名养殖户曾号啕大哭,说他的猪天天病死,询问有没有有效的疫苗。
口蹄疫是养猪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因其传播能力很强,一旦疫情爆发,会给养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为担忧,不少养猪场不得不求助于高价走私疫苗。
“去年我购买走私疫苗花费近100万元,没有办法,免费发放的口蹄疫疫苗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多。据我了解,大部分养猪散户主要还是用免费发放的疫苗,但是不少大型养猪场选择走私疫苗,因为一旦发生口蹄疫疫情,对他们来说损失太大了。”北京一位养殖场的老板说。
部分养猪户向记者介绍,虽然境外走私过来的口蹄疫疫苗价格高出境内十几倍,因其对预防口蹄疫有一定作用,成为部分大中型养猪场的首选。
贵州全南州一位养殖大户说“走私口蹄疫疫苗使一些人迅速暴富。走私者会给养猪场打电话,询问需不需要疫苗,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会很快在圈内传开,因为大家都在打听哪个疫苗有效。虽然走私疫苗价格昂贵,但不少猪场想买还买不到。”
这位养殖户说,他一开始也半信半疑,担心买来的走私疫苗是假的,但是更担心疫情,只能有病乱投医,花了十几万元从广西买了一批走私疫苗,实际效果比免费疫苗明显要好。以后有需求,他就直接找这家代理公司购买。
一些养猪户反映,现在养猪业疫苗走私猖獗,来自境外的疫苗主要通过香港—广东—全国各地、越南—广西—全国各地和台湾—香港—珠海—全国各地这3条路线走私到境内。
整治乱象须出重拳
针对养猪户反映的情况,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部分疫苗生产企业。一家卫生部批准的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区域销售代表告诉记者,她没有听说过养猪户丢弃口蹄疫疫苗的情况,免费疫苗质量不佳可能是疫苗从生产环节到到养猪户手中经过的环节过多造成的“你们可以从我们这里直接买疫苗,一毫升2元,每头猪需要打2毫升。”这位区域销售代表说。
这家企业的区域销售代表还告诉记者,由于口蹄疫病毒复杂,口蹄疫疫苗可能也会出现有效性不理想的情况,但是去年12月底以来他们公司开发的新疫苗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针对免费发放的疫苗效果不佳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除了部分疫苗生产企业自身问题之外,还有诸多原因:一方面由于口蹄疫疫苗的国家标准相对滞后,即使中标企业的疫苗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其成分含量相对最新的病毒来说也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强制免疫制度的存在,国内疫苗生产企业旱涝保收,研究跟不上,之前的疫苗效果差强人意,但是面对新的口蹄疫疫情效果欠佳。
此外,疫苗从生产厂家到养猪户手上经过的中间环节过多也是造成疫苗质量下降的原因。广西某县动物疫情防治防控中心主任介绍,疫苗出厂后要首先到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再到市、县畜牧兽医部门,再到乡镇的兽医站,再到养猪场,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如果没有专业储存疫苗的设备和专业运输车,很容易造成疫苗效果打折扣“一些偏远山区乡镇兽医站连一台冰箱都没有,更别说冷库了。疫苗长期暴露在常温环境中,很容易变质。”有专家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331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1年5月9日
下一篇 2011年5月9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