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最易被替换的动保产品

最近,养殖户收到不少厂家开会的邀请函。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春佳节稍作歇息后,不少厂家重拾会议营销攻势。会议套路无非老三样:疾病的危害、解决的方法、某公司产品的独到之处。对于疫苗与兽药,哪些产品会令养殖户三心二意,容易更换?笔者深入猪场,探个究竟。
蓝耳疫苗因为一直都存在争议,在养殖场中的使用最不稳定。养户很容易受厂家病毒变异以及免疫机理理论的左右而更换品牌。“听多了介绍,加上周围朋友的使用,自然会有更换的意向。”
根据笔者随机调查的35家猪场的数据看来,质量稳定是养殖户选择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大家敏感的价格反而不是养殖户更换产品的主要因素。
在兽药中,氟苯尼考既是养殖场最常用的药物,也是更换频率最高的产品。厂家呈现遍地开花、你争我夺的鼎立架势。
蓝耳疫苗:
利润空间大理念混乱最易换
自2007年以来,蓝耳疫苗在争议中普及,不少养殖场因为害怕高热病高死亡率的洗劫而循规蹈矩地每年普免2次~3次,但也不乏坚持自己理念的佼佼者。“从去年起才免疫蓝耳疫苗。”广东省河源兴泰种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昌福告诉笔者说。该场的生产管理一直做得很细致,蓝耳病也很稳定,之所以免疫疫苗是因为被大环境所绑架:“卖出去的种猪如果不免疫,感染蓝耳病的风险会很高。”对于产品,种猪场的选择很谨慎,通常都会实验之后筛选出符合场内的最佳产品。“猪瘟、伪狂犬疫苗一直都没有变更过厂家,蓝耳筛选过几次。”据潘昌福介绍,在大型种猪场中蓝耳疫苗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兴泰当初筛选蓝耳疫苗的时候也曾经换过几次厂家,主要是前期的实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其次觉得产品的批次质量不稳定。
“以前使用上海海利的蓝耳苗,现在用勃林格的。”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金源养殖场老板苏志标认为,蓝耳疫苗因为免疫机制比较复杂,免疫程序需要适时更换,因此对厂家的技术服务水平要求比较高。“对养殖场一旦松懈指导或是出问题时处理不及时,产品的厂家就很容易更换。”
广西养殖户潘建初去年参加了6场不同厂家关于蓝耳疫苗的技术推广会议,之所以热衷于参加蓝耳疫苗的会议,用潘建初的话说是“给自己一个了解的平台。”据悉,2010年潘建初的场深受高热病的困扰,以前一直免疫Ch-1R株的蓝耳疫苗,但还是没有让猪场远离蓝耳病。死亡率高达40%的沉重损失让潘对疫苗直接产生了疑惑,因此去年只要有关于蓝耳病的技术推广会,他都应邀出席。“去年9月份开始下重本使用VR2332毒株的蓝耳苗,希望今年夏季能平安度过。”潘说。
根据笔者的调查,35家受访养殖场中有13家不使用蓝耳疫苗,占40%。这意味着有40%的市场属于空白。
广州某经销商认为,“现在蓝耳每头份的利润是猪瘟疫苗的4倍~7倍,当然我们会在养殖场中大力推广蓝耳疫苗。”猪场对该疫苗有不少的疑问,如果有自圆其说的一套理论或是产品有闪光点的话,养殖户很容易被打动。
据笔者了解,蓝耳疫苗从3元/头份~16.8元/头份不等,是猪瘟疫苗价格的10倍~20倍不等。高价格背后的高毛利驱动了商家神经。在“卖一瓶蓝耳苗等于一箱猪瘟苗”的诱惑下,经销商的关注点无疑会聚焦于蓝耳疫苗。
腹泻疫苗:
都在找有用又合法的产品
一场腹泻让整个养猪业乱了阵脚,许多从来不免疫腹泻苗的养殖场,从2011年开始在市场上疯狂地寻找能稳定疫情的疫苗以及有关产品。
“以前一直都打哈兽所的腹泻二联弱毒疫苗,自从2009年被取消批文后,我场也停用了该疫苗。”广州某养殖户告诉笔者说。2011年腹泻带来的巨大损失让他不敢怠慢,从市场中寻找白瓶的弱毒三联疫苗,免疫后,2011年底疫情依旧反复。焦头烂额的他无奈(他一直不认可腹泻灭活疫苗的效果)选择了四川某生物制品公司的灭活疫苗,普免2次后跟胎次免疫,没想到今年腹泻依旧。束手无策的他甚至想到了做自家苗。
虽然业内一直对腹泻灭活疫苗的效果报以怀疑的态度,但受制于产品的限制,不少养殖场只能从六大厂家中寻找效果相对较好的灭活疫苗。
“免疫过上海海利的灭活苗,也对比过普莱柯的产品。”广东博罗县养殖户梁老板告诉笔者,他依旧相信腹泻弱毒疫苗,虽然现在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但他会从可靠的熟人那边购买一定分量的产品免疫猪群,有备无患。
效果不理想是养殖户频繁更换腹泻疫苗的主要原因。“是一种主动寻找的心理,对于新的厂家都跃跃欲试。”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山田猪场老板陈家良认为,这两年只要跟腹泻沾上关系的产品,无论疫苗或是药物都能打动养殖户的心,但有效果的占极少数。
口蹄疫疫苗:
不管合不合法应激小是上品
对于不少养殖户而言,口蹄疫疫苗是刚性需求。根据在网上发表的论坛看来,疫苗养殖户问得最多的是“哪个厂家的口蹄疫疫苗效果好?”
疫苗有无效果不同的场有不同的答案,而应激大不大养殖户都有最直观的感触。“新出来的口蹄疫疫苗我都会想方设法去获得。”鼎湖区养殖户梁先生说,对于口蹄疫疫苗国家统发的应激大,而走私的又担心买到假苗。所以只能在有限的选择当中,挑选应激较小的产品。
“以前使用上海申联的合成肽疫苗,去年换成中农威特的缅甸98株。”博罗养殖户梁老板说,口蹄疫疫苗一直都是他的心头痛,不打怕疫情,打的话应激太大,无论工人或猪群都受累。现在他奢望的是有应激小一点的产品。在他看来,只要口蹄疫疫苗应激小,效果肯定好,因为厂家在生产工艺上加了除杂蛋白这道工序,自然会将抗原含量加足。
像梁老板一样在寻找口蹄疫疫苗的养殖户有很多,所以一旦六大生产厂家一宣布有新产品,受众度就会非常得高。“大家都在有限的空间与选择中,寻找有效果的产品嘛。”梁老板说。
口蹄疫疫苗市场巨大,但产品却稀少。体制原因造成的疫苗效果不佳,令养殖户不断地通过合法与非法的手段去尝试新产品。
“只要听说哪个厂家出了新产品,我都会买来试试。”鼎湖区养殖户梁先生说。
预防性中药:
效果难以评估易被人情公关
根据35家猪场的数据调查,目前将近70%的养殖场都会使用中兽药做保健,其中以中小型猪场使用较多。但目前国内中兽药占兽药市场份额仅20%左右。“每只鸡一年的平均兽药使用量约为1.5元,每只生猪每年的平均兽药使用费为5元。”广东省惠州市源茵畜牧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祺川认为,未来抗生素药物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逐步被中兽药、益生菌、益生肽等替代物抢占。
以中兽药为例,在我国现有的2586家兽药生产厂家中,2000多家生产各种中兽药制剂高达4000余种。“那么多的中兽药,主要是以保健类为主,有没有效果只能凭感觉。”陈老板说,中兽药的使用与人情关系密切联结,例如夏天用得比较多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换的频率就很高。“毕竟不是猪场使用的主流产品,朋友说有,而猪场又正在使用,难道不向他拿货吗?”
周祺川告诉笔者,抗菌消炎类的中兽药产品最容易换。“因为是治疗性中药,在猪场一试就知道有没有效果。”周祺川认为很少有纯中药制剂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的。
某中兽药厂总经理告诉笔者,因为中兽药的生产门槛低,养殖场很容易被忽悠,所以无论是业务员或是厂家都愿意卖中兽药。“纵观全国的中兽药厂家,产品都是以保健类的为主。”该总经理认为,之所以治疗性的中兽药产品少,是因为不少厂家都没有搞清楚用药的原理,加上养殖户一直都是用西药的理念去用中药的顽固思维,令治疗性中兽药的市场生命力并不强。
的确,在市场中所见到的中兽药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当高。养殖户在一边做“心理按摩”,一边也用这非主流的产品维系一些人际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049

(0)
上一篇 2012年4月27日 下午2:04
下一篇 2012年4月27日 下午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