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畜禽产品污染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市场物质的不断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畜牧业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由数量需求改为质量需求,提出了食品安全即绿色食品的要求,不管是出口畜禽产品还是内销畜禽产品都要求做到绿色、自然、安全。因此,畜产品中有毒有害药品的滥用和残留,畜产品的生产环境、饲料中农药的残留等,己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畜禽产品;污染;因素;应对措施
1造成畜禽产品污染的因素
1.1饲料污染
1.1.1饲料种植过程中的化肥、农药污染
1.1.2饲料收割、加工、贮藏过程中因霉变产生毒素的污染
1.1.3工业有害物质如工业废水、重金属、二恶英等的污染
1.1.4环境中的杀虫剂、除草剂、消毒剂、灭鼠剂、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和汞、砷、铅等都可污染饲料、饮水、环境,进而污染或转移到肉食品中。
1.2药物残留
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以蓄积、贮存或其他方式保留在动物细胞、组织、器官中的现象。由于畜禽用药与人体大致相同,但用药量比人大得多,很容易在动物体体内残留,造成急性中毒、产生过敏反应、致突变、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细菌耐药性增加等等。许多人工合成的非自然存在的化合物、药材都是很难降解的,这些物质通过动物排泄物进入自然界而长期留在地球上,会随时对动物和人类构成威胁,一方面使动物基因突变,另一方面会使自然界的病毒、细菌以优胜劣汰的规律,产生一批又一批能耐受这些药物的病毒、细菌,并加速病毒、细菌的变异,使疾病更难治疗。主要的药物残留包括:
1.2.1药物类:如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氯霉素能引起人的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苯丙咪唑药物能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突变等。
1.2.2合成物质或激素类:“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由于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酮体品质,曾被广泛应用,结果引起许多人中毒。肉中含有雌烯二醇、黄体酮、睾酮等激素会扰乱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性早熟并使人致癌。
1.2.3过量使用有毒、有强力刺激性、腐蚀性、异味的非绿色环保消毒剂:如次氯酸钠不仅会腐蚀铁质的下水管道,大量进入自然水域会导致水中的盐含量增大,更会与自然界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起作用产生有毒的含氯化合物,如氯化氢等;甲醛、含氯化合物、过氧乙酸等会对人体呼吸道粘膜造成伤害。
1.2.4饲料添加剂类:如高铜、高砷等大量使用会污染畜产品,也污染环境。
1.3畜禽疾病
由于动物饲养过程中没有系统的进行疫病控制,使用劣质肉骨粉、羽毛粉作为饲料,更由于高密度集约化生产忽视生物安全,而使畜禽发病。动物疫病不仅危害畜禽而且会通过食品链危害人类,特别是人畜共患病。
1.4畜产品加工与贮藏的卫生
畜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生产布局不合理,环境消毒不彻底,容器、工具、包装材料不卫生,间接造成畜产品成品被污染。
2应对措施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0年第10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595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0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10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